浅谈《道德经》第十五章:明道【连载十五】
展开全部
天地混沌的时候,是何种力量让天地分开,自成一体呢?一个生命诞生之后,是何种力量使人变得聪慧强壮呢?社会阶级的出现,是何种力量使之形成了呢?生长与衰老,是什么的力量促使的呢?
对于这些,我们或许模模糊糊的,也分不清楚个中因由。老子认为,人从道中来,终回道中去,而明道之人在身体的生命终结之后,可以坦然地回到道中去,不明道的人则会后悔自己的一生白白地度过了。正因为人的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每个人都不甘心自己就活这么几十年,生命就永远地消失了,但是明道之人真的能够没身不殆吗?而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明道之人呢?
《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这章就说明事物之间的微妙性,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正因为我们面临未知的东西,是很模糊的。所以就小心翼翼的。其实,这是就保持一个谨慎的心。一个人,如果能有一个谨慎的心,就会很少错误,也不会骄傲自大了。因为不知道前面的路会怎么样。如果狂妄自大,势必引火上身。所以,对任何事情处于未知或则模糊不清的时候,我们要“明道”,要探究事物内在的各种各种关系。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而且要不停的学习。 其实就是明事理,讲道理。只有知识变得非常的渊博了,我们看待任何问题,就会比较明了清楚。而不至于浑浑噩噩的。比如儒家,道家,以致佛家。他们都是主张“修道”。修道,就是一个人内心开始。而外部的躯壳,仅仅只是一只皮囊罢了。内心又如何修呢?就是修良心,这里前提带了一个“良”,“良”就是好的,是善的。我们常看见胸脯规则摸着良心做事。但是这个良心,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吗?事实上,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到它。这就是“道”,它的出现很模糊,有时候很难看清楚。所以,我们觉得很困惑,困惑于“道”是唯一的还是多样的。
道的本体叫做无为,所以叫微妙,玄通是道的作用,它是无不为,所以它很通,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什么是妙用无穷?就是妙它是本体,它就是一个道,但是它的变化是无穷的,万事万象,因此弄的我们人类感觉到什么,深不可识。太深远了,没有办法认识,所以很多人他身上明明有道,他就认不出来,在哪里?在哪里?因此,我们才要明道,做一个人,要明道,要修道,要行道,这才是我们一生永远做不完的功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