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怎么发射
展开全部
问题一:怎样把炮弹发射出去 一、炮弹发射过程的基本原理:
底火在引燃炮弹的弹体内的炸药爆炸以后,弹头在强大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飞出,对应的原理有:化学原理,炸药在合适的条件,急速、瞬间完成化学反应,生产高温、高压气体。物理原理: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加速,或者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能量转化,炸药的化学能,在爆炸以后转化为弹头的动能;
(3)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牛顿第三定律),炸药在爆炸后在对弹头的作用力的同时,对炮射也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
二、炮弹落地爆炸的原理:
炮弹落地爆炸是因为这个炮弹装的是触发式引信,也就是说,只要弹体受到一定的力的撞击就会爆炸。如果说炮弹一直在天空飞理论上说那是不会爆炸的,其实炮弹的引信有很多种,如定时(延时)引信、无线电引爆引信等,引信是使炮弹适时起爆以发挥其战斗作用的控制装置。
问题二:炮弹是怎么发射出去的呢?炮弹的杀伤原理是什么呢? 牵拉式火炮是这样发射的:首先会有牵引车将炮拉入炮阵地,将炮下架,把炮成战斗式(就是把炮后面二个架子分开固定)。然后听指挥员下口今装定诸元(也就是各种数据如距离等)。当听到装填炮弹时装填手将一发榴炮炮弹装入炮膛,关闭弹门。当听到放的口今后炮手拉炮闩拉索,击针击发炮弹底火,弹头出去,弹壳自动退出来,整个发射过程就是这样。 自行火炮是就拿我国05式自行榴弹炮来说:PLZ-05自行榴弹炮采用了俄罗斯2C一19 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自动装填技术。俄罗斯2C-19自行加榴炮的装填自动化程度较高。弹丸由自动弹丸装填机装填。弹丸贮存架的设计独特,可将各种不同种类的弹丸放在贮存架内。装填控制系统可以自动从贮存架内搜寻发射所需要的弹种,也可根据要求调整炮弹数量,并控制整个装填过程。一个活动的装弹盘可使火炮在任何方向和高低射角下以最高射速射击,而无需使火炮返回到装填位置。发射装药由半自动装填,空药筒自动退出,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使装填手操作方便、安全。值得一提的是,2C一19的炮塔后部右侧有一个弹丸传送装置;左侧有一个发射装药传送装置,这就缩短了弹丸和发射装药的装填时间,并可直接从发射车外补给弹药而不用消耗车载弹药。在火炮为非战斗状态时,弹丸传送装置折叠,并固定在炮塔上。而发射装药传送装置则折叠在炮塔内。该炮可进行间瞄射击和直瞄射击(包括在山地条件下和污染环境中进行直瞄射击)。由于采用了自动装填系统,2C一19自行加榴炮的射速也相当高,最大射速可达8发/分。
问题三:炮弹是怎么发射出去的 底火在引燃炮弹的弹体内的炸药爆炸以后,弹头在强大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飞出。
物理原理: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加速,或者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能量转化,炸药的化学能,在爆炸以后转化为弹头的动能;
(3)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牛顿第三定律),炸药在爆炸后在对弹头的作用力的同时,对炮射也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
问题四:炮弹是怎样从炮膛里发射出来的? 迫击炮弹是靠自带的发射药管和附加药包被点燃后产生的反冲力飞出炮膛的。是炮弹“主动”出去的,而里夫的发射是由发射装置内的燃气发生器产生的推力把它“推”出去的,也就是说是“被动”地出去的。其原理类似于淮海战役里我军的“飞雷炮”,确切地说,是弹射,而不是发射。怎么会一样? 这个东西对于我们应该不陌生,咱们的核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也是这个原理,只不过动力源有区别就是了。 弹射就是冷发射,用燃气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也有用压缩空气的,还有蒸气、燃-蒸联合、液压的、电磁的等等。这个里夫究竟用的什么,都是猜的,因为依我国的习惯是不会对外界公开这类东西的。但估计用燃气的面大,因为它是最简便的了。 在迫弹发射和弹射导弹的同时有个反作用力,对于这个反作用力,迫击炮是通过座钣传给地面了,而舰艇上的发射装置都是用加缓冲器的方法来抵消的,里夫之所以转着发射,一个是因为然气发生器是固定的,再一个就是只有这个发射管里是带缓冲装置的。而潜艇上的导弹是每个发射筒里都带缓冲装置的。
问题五:炮是如何发射的呢? 中国古代一种口径和重量都较大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由身管、药室、炮尾等部分构成,滑膛多为前装,可发射石弹、铅弹、铁弹和爆炸弹等,大多配有专用炮架或炮车。明朝丘撰《大学衍义补》中记载:“今之制,用铜或铁为具,如筒状,中实以药,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线,用火发之”,“亦谓之,又谓之铳”。自元朝以后,古代火炮开始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装备,主要用于攻守城塞,也用于野战和水战。
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 中国发明和使用火炮不迟于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产和装备部队。元末明初使用火铳作战的记载在《元史》、《明史》及其他历史文献中已经屡见,元朝和明洪武年间制造的火炮在中国各地博物馆中亦有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一门铭文为元“至顺三年”(1332)的盏口铜铳,其盏口口径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米,全长35.3厘米,重6.94千克。铳身镌有“至顺三年二月吉日寇第叁佰山” 三行铭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一门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铜铳,碗口口径110毫米,身管直径58毫米,全长36.5厘米,重15.75千克。铳身镌有“水左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 重二十六斤 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造”铭文。山东省冠县出土的大碗口铜铳,碗口口径119毫米,全长36.4厘米,重15.5千克。铳身镌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铭文。这 3门铳均为铜质,形制也类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个大于身管的敞口,身管后部为药室,有装引线的点火孔。但至顺三年铳管壁较薄,工艺较粗糙,明碗口铳管壁加厚,药室部有较明显的隆起,身管加铸数道箍,表明后者已能承受较大膛压。据《明会典》记载,弘治(1488~1505) 以胆,明 *** 军器局所制造的各种火炮中,大碗口铳的数量为每3年造3000门。
大碗口铳的敞口虽大于身管口径,但实际上并不能增加火炮的威力。明初,又制造了身管较长的直筒形火炮。河北省宽城县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门直筒形铜火炮,口径 108毫米,全长52厘米,重26.5千克,药室处有宽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馆还收藏有3门洪武十年(1377)造的铁炮,口径210毫米,全长100厘米,两侧有双炮耳,用于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炮身铸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铭文(见彩图[明朝洪武十年(1377)造铁炮])。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带有炮耳的铁铸火炮。这种大口径直筒形火炮,显然会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火炮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明朝前期,火炮已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军器局和兵仗局所制造的火炮,有盏口炮、碗口炮、神机炮、旋风铜炮、将军炮(“将军”一词常作为具有较大威力火炮的封号)等十余种。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第二次征漠北,曾用火炮击溃敌军;正统十四年(1449),于谦守卫北京,曾用火炮和其他火器大败瓦军的进攻。
明朝后期的火炮 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火炮仍有发展。嘉靖年间制造的虎蹲炮,长1尺9寸(约合0.6米),重36斤(约合21.5千克),配有铁爪、铁绊,发射前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这种炮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明会典・工部》记载,嘉靖四年(1525)制造的“毒火飞”,炮筒用熟铁制成,装火药十多两,炮弹由生铁熔铸,弹内装“砒硫毒药五两”,点火后“将飞打于二百步(约330米)外,暴碎伤人”。这是中国古代以火炮发射爆炸弹的最早记载。万历年间还大量制造了身管较长的火炮。万历二十年(1592)在杭州制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号大将军”铁炮,口径113毫米,全长143厘米,身管的长度同直径的比值明显增大。......>>
问题六:坦克如何发射炮弹? 坦克一般通过手动或自动装单机向炮尾装弹,然后炮尾关闭,完成击发。炮弹可以是前苏联T系列的分装弹或西方坦克像M1或豹2那样的定装弹。
底火在引燃炮弹的弹体内的炸药爆炸以后,弹头在强大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飞出,对应的原理有:化学原理,炸药在合适的条件,急速、瞬间完成化学反应,生产高温、高压气体。物理原理: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加速,或者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能量转化,炸药的化学能,在爆炸以后转化为弹头的动能;
(3)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牛顿第三定律),炸药在爆炸后在对弹头的作用力的同时,对炮射也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
二、炮弹落地爆炸的原理:
炮弹落地爆炸是因为这个炮弹装的是触发式引信,也就是说,只要弹体受到一定的力的撞击就会爆炸。如果说炮弹一直在天空飞理论上说那是不会爆炸的,其实炮弹的引信有很多种,如定时(延时)引信、无线电引爆引信等,引信是使炮弹适时起爆以发挥其战斗作用的控制装置。
问题二:炮弹是怎么发射出去的呢?炮弹的杀伤原理是什么呢? 牵拉式火炮是这样发射的:首先会有牵引车将炮拉入炮阵地,将炮下架,把炮成战斗式(就是把炮后面二个架子分开固定)。然后听指挥员下口今装定诸元(也就是各种数据如距离等)。当听到装填炮弹时装填手将一发榴炮炮弹装入炮膛,关闭弹门。当听到放的口今后炮手拉炮闩拉索,击针击发炮弹底火,弹头出去,弹壳自动退出来,整个发射过程就是这样。 自行火炮是就拿我国05式自行榴弹炮来说:PLZ-05自行榴弹炮采用了俄罗斯2C一19 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自动装填技术。俄罗斯2C-19自行加榴炮的装填自动化程度较高。弹丸由自动弹丸装填机装填。弹丸贮存架的设计独特,可将各种不同种类的弹丸放在贮存架内。装填控制系统可以自动从贮存架内搜寻发射所需要的弹种,也可根据要求调整炮弹数量,并控制整个装填过程。一个活动的装弹盘可使火炮在任何方向和高低射角下以最高射速射击,而无需使火炮返回到装填位置。发射装药由半自动装填,空药筒自动退出,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使装填手操作方便、安全。值得一提的是,2C一19的炮塔后部右侧有一个弹丸传送装置;左侧有一个发射装药传送装置,这就缩短了弹丸和发射装药的装填时间,并可直接从发射车外补给弹药而不用消耗车载弹药。在火炮为非战斗状态时,弹丸传送装置折叠,并固定在炮塔上。而发射装药传送装置则折叠在炮塔内。该炮可进行间瞄射击和直瞄射击(包括在山地条件下和污染环境中进行直瞄射击)。由于采用了自动装填系统,2C一19自行加榴炮的射速也相当高,最大射速可达8发/分。
问题三:炮弹是怎么发射出去的 底火在引燃炮弹的弹体内的炸药爆炸以后,弹头在强大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飞出。
物理原理: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加速,或者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能量转化,炸药的化学能,在爆炸以后转化为弹头的动能;
(3)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牛顿第三定律),炸药在爆炸后在对弹头的作用力的同时,对炮射也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
问题四:炮弹是怎样从炮膛里发射出来的? 迫击炮弹是靠自带的发射药管和附加药包被点燃后产生的反冲力飞出炮膛的。是炮弹“主动”出去的,而里夫的发射是由发射装置内的燃气发生器产生的推力把它“推”出去的,也就是说是“被动”地出去的。其原理类似于淮海战役里我军的“飞雷炮”,确切地说,是弹射,而不是发射。怎么会一样? 这个东西对于我们应该不陌生,咱们的核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也是这个原理,只不过动力源有区别就是了。 弹射就是冷发射,用燃气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也有用压缩空气的,还有蒸气、燃-蒸联合、液压的、电磁的等等。这个里夫究竟用的什么,都是猜的,因为依我国的习惯是不会对外界公开这类东西的。但估计用燃气的面大,因为它是最简便的了。 在迫弹发射和弹射导弹的同时有个反作用力,对于这个反作用力,迫击炮是通过座钣传给地面了,而舰艇上的发射装置都是用加缓冲器的方法来抵消的,里夫之所以转着发射,一个是因为然气发生器是固定的,再一个就是只有这个发射管里是带缓冲装置的。而潜艇上的导弹是每个发射筒里都带缓冲装置的。
问题五:炮是如何发射的呢? 中国古代一种口径和重量都较大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由身管、药室、炮尾等部分构成,滑膛多为前装,可发射石弹、铅弹、铁弹和爆炸弹等,大多配有专用炮架或炮车。明朝丘撰《大学衍义补》中记载:“今之制,用铜或铁为具,如筒状,中实以药,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线,用火发之”,“亦谓之,又谓之铳”。自元朝以后,古代火炮开始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装备,主要用于攻守城塞,也用于野战和水战。
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 中国发明和使用火炮不迟于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产和装备部队。元末明初使用火铳作战的记载在《元史》、《明史》及其他历史文献中已经屡见,元朝和明洪武年间制造的火炮在中国各地博物馆中亦有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一门铭文为元“至顺三年”(1332)的盏口铜铳,其盏口口径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米,全长35.3厘米,重6.94千克。铳身镌有“至顺三年二月吉日寇第叁佰山” 三行铭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一门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铜铳,碗口口径110毫米,身管直径58毫米,全长36.5厘米,重15.75千克。铳身镌有“水左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 重二十六斤 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造”铭文。山东省冠县出土的大碗口铜铳,碗口口径119毫米,全长36.4厘米,重15.5千克。铳身镌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铭文。这 3门铳均为铜质,形制也类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个大于身管的敞口,身管后部为药室,有装引线的点火孔。但至顺三年铳管壁较薄,工艺较粗糙,明碗口铳管壁加厚,药室部有较明显的隆起,身管加铸数道箍,表明后者已能承受较大膛压。据《明会典》记载,弘治(1488~1505) 以胆,明 *** 军器局所制造的各种火炮中,大碗口铳的数量为每3年造3000门。
大碗口铳的敞口虽大于身管口径,但实际上并不能增加火炮的威力。明初,又制造了身管较长的直筒形火炮。河北省宽城县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门直筒形铜火炮,口径 108毫米,全长52厘米,重26.5千克,药室处有宽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馆还收藏有3门洪武十年(1377)造的铁炮,口径210毫米,全长100厘米,两侧有双炮耳,用于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炮身铸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铭文(见彩图[明朝洪武十年(1377)造铁炮])。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带有炮耳的铁铸火炮。这种大口径直筒形火炮,显然会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火炮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明朝前期,火炮已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军器局和兵仗局所制造的火炮,有盏口炮、碗口炮、神机炮、旋风铜炮、将军炮(“将军”一词常作为具有较大威力火炮的封号)等十余种。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第二次征漠北,曾用火炮击溃敌军;正统十四年(1449),于谦守卫北京,曾用火炮和其他火器大败瓦军的进攻。
明朝后期的火炮 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火炮仍有发展。嘉靖年间制造的虎蹲炮,长1尺9寸(约合0.6米),重36斤(约合21.5千克),配有铁爪、铁绊,发射前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这种炮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明会典・工部》记载,嘉靖四年(1525)制造的“毒火飞”,炮筒用熟铁制成,装火药十多两,炮弹由生铁熔铸,弹内装“砒硫毒药五两”,点火后“将飞打于二百步(约330米)外,暴碎伤人”。这是中国古代以火炮发射爆炸弹的最早记载。万历年间还大量制造了身管较长的火炮。万历二十年(1592)在杭州制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号大将军”铁炮,口径113毫米,全长143厘米,身管的长度同直径的比值明显增大。......>>
问题六:坦克如何发射炮弹? 坦克一般通过手动或自动装单机向炮尾装弹,然后炮尾关闭,完成击发。炮弹可以是前苏联T系列的分装弹或西方坦克像M1或豹2那样的定装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