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虎式坦克
1.火力火炮
虎式坦克的弹种
虎式坦克配备的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L/56指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6倍)由克虏伯公司研发并生产,炮塔有一个圆型的底部。主炮的支撑及发射机制则发展自德国著名的88高射炮,其Flak 18 L/56衍生型被用作虎I坦克的主炮,虎Ⅱ坦克88毫米Kwk43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该系列高射炮(Flak 41 L/71)。是二战时杀伤效率最高的几款坦克炮之一,德国人还为它配置了极为精确的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精准度惊人。在一次试射时,坦克在1200码的距离外开火,而连续5发落在一个16英吋×18英吋的目标上。
(1)弹药
该炮可装载四种型号弹药:PzGr.39 弹道穿甲爆破弹、PzGr.40亚口径钨芯穿甲弹和HI. Gr.39型高爆弹、Sprgr.39曳光榴弹。而虎I坦克曾在大于1600米的距离外打中敌军的坦克,不过这作用并不太大,因为在二战中的战争距离是远比1600米近的。在战争前期,虎式坦克能有效在战斗距离击穿盟军坦克的正面装甲,但到了二战后期苏军T-34/85、SU-100、IS-2、ISU-122/152,美军M10狼獾、M36杰克逊、M26潘兴,英军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先后投入战场,虎式对付盟军的部分坦克已力不从心,在1000-1500米外距离无法有效的打击他们。
(2)弹种
1.PzGr39被帽穿甲榴弹[1]
2.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
3.Gr.HL空心装药高爆弹
4.Sprgr.39曳光榴弹[1]
(3)装甲
虎式坦克上的弹孔
虎式坦克的车体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炮盾装甲厚达135~150毫米(有资料称可能是间隙装甲),相较之下同时期的IV号坦克(G型)车身前方只有80毫米厚的装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装甲也只有50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两侧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厚度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挡绝大部分炮弹,尤其是来自正面的炮弹。
虎式坦克使用的是镍合金钢装甲,这是德国在二战质量最好的装甲钢,虎式其装甲生产采用冷轧锻造工艺而非铸造。相对于铸造钢,冷轧锻造钢的强度特性高出不少,其致密程度大约提高在6%左右。虽然虎式坦克的生产商在44年向军队建议:为节省工时,加快坦克生产速度,就必须改为铸造钢工艺,陆军经过慎重考虑,以必须保证装甲质量为理由,否决了这一建议。相比“黑豹”,虎式坦克在攻击性作战中综合防御能力更强。
虎式坦克大部分的装甲是垂直与其它结构相连接的,并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但焊接的车身和炮塔也大大增加了虎式的重量。[4]
(4)机动性
迈巴赫HL 230发动机
虎式坦克的设计概念不同于德国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设计强调机动性、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虽然德国早期的坦克火力以及防护性能往往不及其它对手,然而战术上的优势抵销这些不利条件。但虎式坦克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着重提升火力和装甲,适度牺牲机动性。事实上,虎I的机动性并非是没有提高,而是和之前的Ⅲ号、Ⅳ号相同(虎式采用了更大为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也就是仍然拥有德国中型坦克的机动性,虽然比不上M4和T-34等中型坦克(包括战争后期的M26潘兴,因为在朝鲜战争时被重新分为中型坦克)。
(5)动力系统
虎式坦克的引擎最初是设计使用一具21公升12汽缸迈巴赫HL210 P30汽油引擎650匹马力(实际测为641匹,478千瓦),虽然是一具好引擎,它提供的动力不敷使用,这很快被升级了到HL230 P45 23公升700匹马力(实际测为690匹,515千瓦),其最大时速可达38km/h。迈巴赫引擎为直列式汽缸,汽缸间角度约为60°,惯性启动器安置在右侧,也可穿过坦克后部的洞口透过链条驱动,引擎可透过车顶的舱口吊起。
牵引力公式[7]
虎式采用迈巴赫HL230 P45高速汽油发动机、最大马力690(实际)匹,此时转速高达3000转/分,动轮半径0.3米,牵引力有不足的问题
虎式坦克有两个可对流隔舱,置于车体两侧,每个隔舱都有油箱、散热鳍片、散热风扇。迈巴赫汽油引擎在后部下方并连结前方的齿轮箱,11吨炮塔使用由引擎供给动力的液压驱动系统推动,即使如此,自转一圈仍需要45秒。悬吊系统使用了十六组扭力杆,为节省空间,负重轮摆臂一侧向前而另一侧向后,每只负重轮摆臂装有三个负重轮,提供更好的乘驾。[8]
(6)悬挂
虎式坦克动力系统布局
虎式坦克采用液压控制可变速齿轮箱和半自动传动系统。坦克的重量增大意味着需要新的操控系统,衍生型的英国Merritt 布朗单齿轮系统被设计者使用,用于替代轻型车辆的离合器和刹车设计。虎式坦克的操控系统是双斜齿轮类型,有两个不同且固定的轴藉由不同斜齿轮相互扭动,它配有有八段速度齿轮箱,有十六种斜齿轮运作。在必要情况下,最小半径旋转要透过单边煞车来进行旋转。虎式的操控系统在它的时代来说是易于使用的。
虎式安装了两种履带,520毫米窄履带(行军时用)和720毫米宽履带(战斗时用)。为了铁路运输,每根轮轴上外负重轮都被拿下来,并且安装运输履带。这样虎式坦克就可以装上轨道车并且能够卸下来。这项工作主要是在能通铁路的区域进行,但不常在野外运输的过程中进行。而且德国人制造了铁路平板车,以使运输和卸载虎式更加快捷。一个经验丰富的坦克乘员能够在半个小时内更换履带。余下的时间要完成取下并装上外板轮和侧挡泥板,折叠并展开外板部件和后挡泥板等工作。[9]
(7)乘员和布局
虎式坦克布局
虎式坦克车体前方是开放乘员组隔间,驾驶和无线电操作员分别坐于前方齿轮箱两侧。在他们后面地盘区绕着炮塔底部围拢成连续的平实表面,这可以帮助装弹手检查放在履带上方隔间内的弹药。二个人坐在炮塔内,射手在炮的左边,车长的后面,装弹手坐在一个折叠的位子在上,从炮塔底板到车顶仅有157公分高。总而言之,虎式的内部布局是——司机隔间、炮手/无线电操作员隔间、作战隔间(炮塔)和引擎隔间。司机隔间以及炮手/无线电操作员隔间实际上是一个隔间,只不过是被变速器和最终驱动单元给隔开来了。司机通过转向轮来控制坦克转向,它控制着液压转向系统。为了防止故障,安装了两个手动转向杆。转向杆控制着转向刹,同时也充当“手刹”的作用。
2.缺陷
虎式坦克的装甲虽然厚重,但采用了传统的垂直装甲,没有使用当时更为先进的倾斜式装甲的设计,使得其防护能力,与重量并不相当。虎式坦克正面防护力并不尽如人意,正面防护能力甚至不如重量比它轻的多的豹式坦克。虽然虎式坦克,在41年、42年,都算的上是当时最强悍的坦克,但当1943年T34-85与IS-2逐步投入战场后,虎式就变得对战场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也就是44年之后,虎式停产的重要原因。
虎式坦克没有采用后世坦克普遍采用的柴油发动机,而是使用了迈巴赫700马力汽油发动机,平心而论,迈巴赫发动机也是当时非常出色的发动机,功率非常强劲,比苏联、美国的同级别坦克的发动机都要强悍不少。但使用汽油发动机使得德国坦克往往比苏联坦克更容易被打着,加满油可行驶里程也是大大低于苏联的坦克,不过这个显然是无奈的情况,当时汽油机,还是坦克主流,如美国也是使用汽油机,而制造柴油机的稀有金属材料,德国当时是相当缺乏,德国柴油产量不高,合成燃料也是汽油,选择汽油发动机,可能是当时德国唯一能做选择。
公平地说,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传动和悬挂都是一流的,虎式坦克机动性并不算差。发动机是迈巴赫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700马力,推重比是每吨12.5马力,这自然比不上T-34的每吨19马力和M4谢尔曼的每吨16马力,但至少和IV号坦克一个水平。事实上虎式坦克的公路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8公里,一点也不慢。问题出在油耗和重量。虎式坦克油耗惊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160公里,如果是越野航程至少减半。也就是说,一辆虎式坦克每推进两、三个小时就得后撤加油,经常在战斗白热化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战场,战斗效能大打折扣。在后勤运输线遭到苏联红军的毁灭性打击以及严酷的作战环境面前,许多“虎”式重型坦克由于缺乏燃料而变成一堆废铁。
其次虎式坦克56吨的重量,在东线作战时,苏联南部草原到处是洼地沼泽,对虎式坦克来说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会深陷泥潭,苏军缴获的第一辆虎式就是因为陷入沼泽而被俘获。而当时欧洲绝大多数桥梁承重极限是36吨,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处,都必须有工兵在前开路,测试路面,加固桥梁。但由于虎式坦克对多数桥梁而言依然过重,因此它被设计可以涉水四米深。这要求特殊的机制来透气和冷却。潜水需有30分钟准备。炮塔和枪必须被固定于前方位置并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后部需高高升起一只大型呼吸管。只有初期495辆虎I坦克装有潜水系统,所有的后期型虎I坦克都只能涉水两米。
还有就是虎式坦克的悬挂,虎式的负重轮直径为800毫米并且相互交错,虽然行驶起来非常舒适,但如果要拆除内侧损失橡皮胎(这经常发生)的负重轮,得一并卸下数个外侧负重轮,非常麻烦。同时,坦克的重量紧密压在悬吊系统上,导致后期维修困难,再耐用的悬吊系统也不堪如此使用。这复杂系统还有一个缺点,负重轮间的间隙因下雪或泥土因为结冰而无法动弹。一次苏军于凌晨的攻击时,德军坦克兵偶然发现此时虎式坦克的负重轮处于无法移动状态。之后,新的全钢制负重轮设计出来,橡皮胎制于内部,最终全面取代旧式负重轮。
迈巴赫发动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一辆虎式坦克拖曳另一辆抛锚的虎式坦克时,引擎经常过热,这有时会导致引擎故障或起火,因为这些原因虎式坦克被禁止用来拖另一辆抛锚的虎式坦克。如果履带发生故障,经常需要两辆虎式坦克拉拖动一辆。故障的履带对坦克自身也是很大的问题,由于履带是高度绷紧的,不能单靠移除履带插销来拆除履带,有时甚至是用炸药包来炸开几段,或者不得不使用氧气切割的方式来将其熔断。单辆德国Sdkfz 9 Famo半履带拖车无法拖曳虎式坦克,需增加到三辆Sdkfz 9 Famo 半履带拖车才能拖曳一辆虎式坦克。
高昂的成本也是一直困扰虎式坦克的问题,这种坦克在制造时间、原材料和建造费用(帝国马克)都非常昂贵,虎式坦克的成本相当于当时Ⅳ号坦克的两倍(IV号的工时按Hartmut Knittel的书是两千小时而且从未有资料给出过可信的虎式的工时)和Ⅲ号突击炮的四倍,相当于T-34坦克的三倍和IS-2(斯大林-2)坦克的两倍。
需要注意的是德国的军工生产受过晚的总动员(43年2月开始)必须建造大量潜艇和本土防空力量,并不能像苏联一样把所有力量投入到陆军和前线空军的生产中去。[1]
3.性能数据
重量:56吨(早期)57 吨(后期)
乘员:5 人(车长,炮长,司机,装填手,无线电操作手)
发动机:Maybach HL 210 P30-12 65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后期)功率 700马力
最大时速:38公里(公路)/15~21公里(越野)
行程:110-160 km(公路)80km(越野)
每百公里耗油量:公路 450L 越野 650L
油箱容量 540L
越壕宽 2.3m越障高 0.79m爬坡度 35°
全长:8.45m 炮管指向前方 8.451m 炮管指向后方 8.379m 不带炮管车体长 6.280m
高:2.86m 火炮中轴线高度 2.195m 地面至底盘高 0.470m 带车长指挥塔时炮塔高度 1.200m
宽:3.4-3.7m 用战斗履带车体宽度 3.560m 到外侧轮盘车体宽度 2.822m 战斗履带宽度 0.725m(附:使用运输履带车体宽度 3.230米)
武器:88mm KwK 36 L/56坦克炮 2 X 7.92 MG34(早) 3 X 7.92 MG34(后) 6 X NbK39 90mm 高爆榴弹发射器(S雷)
火炮俯仰角:俯仰角 +18°~-9°
火炮旋转方向:旋转方向 360°
弹药:88mm——87发 7.92mm——4500-5700发
装甲:(57吨型)
炮盾 135-150毫米 0度镍铬锰高压铸钢(非重叠部分)
炮塔正面 102毫米 9度 PP7182 镍铬锰钼轧制钢(被炮盾完全遮挡)
炮塔侧面 82毫米 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炮塔背面 82毫米 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炮塔顶部 40毫米 9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首上 102毫米 9度 PP7182 镍铬锰钼轧制钢
车体首中 63毫米 8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首下 102毫米-25度 PP7182 镍铬锰钼轧制钢(有时外挂附加履带)
车体侧上 82毫米 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侧下 63毫米 0度钢种E22 镍铬锰轧制钢(被负重轮遮挡)
车体后部 82毫米-15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前顶部 40毫米 9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后顶部 25毫米 90度 E32 铬锰轧制钢
车体底部 25毫米 90度 E32 铬锰轧制钢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 50%概率穿过率高质量靶板
弹药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Pzgr39穿甲弹 120mm 110mm 100mm 91mm 84mm
Pzgr40穿甲弹 171mm 156mm 138mm 123mm 110mm
无线电设备:超短波Fu.2接受器超短波Fu.5发射器及接受器
瞄准镜:卡尔·蔡司T.Z.F.9b瞄准镜
二.T34
1.性能
发动机功力:810马力
最大速度:35千米/小时
转弯速度:22度/秒
车身装甲
前方:102毫米;两侧:76毫米;后方:51毫米
炮塔装甲
前方:279毫米;两侧:127毫米;后方:102毫米
武器信息
主炮:120MM;炮 T53
重量:65.1吨
同轴机枪:2 x.50(12.7mm)
成员:6员(驾驶员,车长,炮手,无线电操作员兼前部机枪手,右装填手,左装填手)
最大行程:100 英里(160 公里)[1]
2.设计方案
1945年5月17日,兵器委员会提议在两辆T30坦克上安装T53,命名为T34。T34坦克原先计划采用艾力逊V-1710航空汽油机,但为了减少成本,还是采用了大陆AV-1790汽油机。[1]
1.火力火炮
虎式坦克的弹种
虎式坦克配备的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L/56指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6倍)由克虏伯公司研发并生产,炮塔有一个圆型的底部。主炮的支撑及发射机制则发展自德国著名的88高射炮,其Flak 18 L/56衍生型被用作虎I坦克的主炮,虎Ⅱ坦克88毫米Kwk43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该系列高射炮(Flak 41 L/71)。是二战时杀伤效率最高的几款坦克炮之一,德国人还为它配置了极为精确的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精准度惊人。在一次试射时,坦克在1200码的距离外开火,而连续5发落在一个16英吋×18英吋的目标上。
(1)弹药
该炮可装载四种型号弹药:PzGr.39 弹道穿甲爆破弹、PzGr.40亚口径钨芯穿甲弹和HI. Gr.39型高爆弹、Sprgr.39曳光榴弹。而虎I坦克曾在大于1600米的距离外打中敌军的坦克,不过这作用并不太大,因为在二战中的战争距离是远比1600米近的。在战争前期,虎式坦克能有效在战斗距离击穿盟军坦克的正面装甲,但到了二战后期苏军T-34/85、SU-100、IS-2、ISU-122/152,美军M10狼獾、M36杰克逊、M26潘兴,英军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先后投入战场,虎式对付盟军的部分坦克已力不从心,在1000-1500米外距离无法有效的打击他们。
(2)弹种
1.PzGr39被帽穿甲榴弹[1]
2.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
3.Gr.HL空心装药高爆弹
4.Sprgr.39曳光榴弹[1]
(3)装甲
虎式坦克上的弹孔
虎式坦克的车体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炮盾装甲厚达135~150毫米(有资料称可能是间隙装甲),相较之下同时期的IV号坦克(G型)车身前方只有80毫米厚的装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装甲也只有50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两侧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厚度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挡绝大部分炮弹,尤其是来自正面的炮弹。
虎式坦克使用的是镍合金钢装甲,这是德国在二战质量最好的装甲钢,虎式其装甲生产采用冷轧锻造工艺而非铸造。相对于铸造钢,冷轧锻造钢的强度特性高出不少,其致密程度大约提高在6%左右。虽然虎式坦克的生产商在44年向军队建议:为节省工时,加快坦克生产速度,就必须改为铸造钢工艺,陆军经过慎重考虑,以必须保证装甲质量为理由,否决了这一建议。相比“黑豹”,虎式坦克在攻击性作战中综合防御能力更强。
虎式坦克大部分的装甲是垂直与其它结构相连接的,并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但焊接的车身和炮塔也大大增加了虎式的重量。[4]
(4)机动性
迈巴赫HL 230发动机
虎式坦克的设计概念不同于德国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设计强调机动性、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虽然德国早期的坦克火力以及防护性能往往不及其它对手,然而战术上的优势抵销这些不利条件。但虎式坦克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着重提升火力和装甲,适度牺牲机动性。事实上,虎I的机动性并非是没有提高,而是和之前的Ⅲ号、Ⅳ号相同(虎式采用了更大为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也就是仍然拥有德国中型坦克的机动性,虽然比不上M4和T-34等中型坦克(包括战争后期的M26潘兴,因为在朝鲜战争时被重新分为中型坦克)。
(5)动力系统
虎式坦克的引擎最初是设计使用一具21公升12汽缸迈巴赫HL210 P30汽油引擎650匹马力(实际测为641匹,478千瓦),虽然是一具好引擎,它提供的动力不敷使用,这很快被升级了到HL230 P45 23公升700匹马力(实际测为690匹,515千瓦),其最大时速可达38km/h。迈巴赫引擎为直列式汽缸,汽缸间角度约为60°,惯性启动器安置在右侧,也可穿过坦克后部的洞口透过链条驱动,引擎可透过车顶的舱口吊起。
牵引力公式[7]
虎式采用迈巴赫HL230 P45高速汽油发动机、最大马力690(实际)匹,此时转速高达3000转/分,动轮半径0.3米,牵引力有不足的问题
虎式坦克有两个可对流隔舱,置于车体两侧,每个隔舱都有油箱、散热鳍片、散热风扇。迈巴赫汽油引擎在后部下方并连结前方的齿轮箱,11吨炮塔使用由引擎供给动力的液压驱动系统推动,即使如此,自转一圈仍需要45秒。悬吊系统使用了十六组扭力杆,为节省空间,负重轮摆臂一侧向前而另一侧向后,每只负重轮摆臂装有三个负重轮,提供更好的乘驾。[8]
(6)悬挂
虎式坦克动力系统布局
虎式坦克采用液压控制可变速齿轮箱和半自动传动系统。坦克的重量增大意味着需要新的操控系统,衍生型的英国Merritt 布朗单齿轮系统被设计者使用,用于替代轻型车辆的离合器和刹车设计。虎式坦克的操控系统是双斜齿轮类型,有两个不同且固定的轴藉由不同斜齿轮相互扭动,它配有有八段速度齿轮箱,有十六种斜齿轮运作。在必要情况下,最小半径旋转要透过单边煞车来进行旋转。虎式的操控系统在它的时代来说是易于使用的。
虎式安装了两种履带,520毫米窄履带(行军时用)和720毫米宽履带(战斗时用)。为了铁路运输,每根轮轴上外负重轮都被拿下来,并且安装运输履带。这样虎式坦克就可以装上轨道车并且能够卸下来。这项工作主要是在能通铁路的区域进行,但不常在野外运输的过程中进行。而且德国人制造了铁路平板车,以使运输和卸载虎式更加快捷。一个经验丰富的坦克乘员能够在半个小时内更换履带。余下的时间要完成取下并装上外板轮和侧挡泥板,折叠并展开外板部件和后挡泥板等工作。[9]
(7)乘员和布局
虎式坦克布局
虎式坦克车体前方是开放乘员组隔间,驾驶和无线电操作员分别坐于前方齿轮箱两侧。在他们后面地盘区绕着炮塔底部围拢成连续的平实表面,这可以帮助装弹手检查放在履带上方隔间内的弹药。二个人坐在炮塔内,射手在炮的左边,车长的后面,装弹手坐在一个折叠的位子在上,从炮塔底板到车顶仅有157公分高。总而言之,虎式的内部布局是——司机隔间、炮手/无线电操作员隔间、作战隔间(炮塔)和引擎隔间。司机隔间以及炮手/无线电操作员隔间实际上是一个隔间,只不过是被变速器和最终驱动单元给隔开来了。司机通过转向轮来控制坦克转向,它控制着液压转向系统。为了防止故障,安装了两个手动转向杆。转向杆控制着转向刹,同时也充当“手刹”的作用。
2.缺陷
虎式坦克的装甲虽然厚重,但采用了传统的垂直装甲,没有使用当时更为先进的倾斜式装甲的设计,使得其防护能力,与重量并不相当。虎式坦克正面防护力并不尽如人意,正面防护能力甚至不如重量比它轻的多的豹式坦克。虽然虎式坦克,在41年、42年,都算的上是当时最强悍的坦克,但当1943年T34-85与IS-2逐步投入战场后,虎式就变得对战场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也就是44年之后,虎式停产的重要原因。
虎式坦克没有采用后世坦克普遍采用的柴油发动机,而是使用了迈巴赫700马力汽油发动机,平心而论,迈巴赫发动机也是当时非常出色的发动机,功率非常强劲,比苏联、美国的同级别坦克的发动机都要强悍不少。但使用汽油发动机使得德国坦克往往比苏联坦克更容易被打着,加满油可行驶里程也是大大低于苏联的坦克,不过这个显然是无奈的情况,当时汽油机,还是坦克主流,如美国也是使用汽油机,而制造柴油机的稀有金属材料,德国当时是相当缺乏,德国柴油产量不高,合成燃料也是汽油,选择汽油发动机,可能是当时德国唯一能做选择。
公平地说,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传动和悬挂都是一流的,虎式坦克机动性并不算差。发动机是迈巴赫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700马力,推重比是每吨12.5马力,这自然比不上T-34的每吨19马力和M4谢尔曼的每吨16马力,但至少和IV号坦克一个水平。事实上虎式坦克的公路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8公里,一点也不慢。问题出在油耗和重量。虎式坦克油耗惊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160公里,如果是越野航程至少减半。也就是说,一辆虎式坦克每推进两、三个小时就得后撤加油,经常在战斗白热化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战场,战斗效能大打折扣。在后勤运输线遭到苏联红军的毁灭性打击以及严酷的作战环境面前,许多“虎”式重型坦克由于缺乏燃料而变成一堆废铁。
其次虎式坦克56吨的重量,在东线作战时,苏联南部草原到处是洼地沼泽,对虎式坦克来说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会深陷泥潭,苏军缴获的第一辆虎式就是因为陷入沼泽而被俘获。而当时欧洲绝大多数桥梁承重极限是36吨,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处,都必须有工兵在前开路,测试路面,加固桥梁。但由于虎式坦克对多数桥梁而言依然过重,因此它被设计可以涉水四米深。这要求特殊的机制来透气和冷却。潜水需有30分钟准备。炮塔和枪必须被固定于前方位置并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后部需高高升起一只大型呼吸管。只有初期495辆虎I坦克装有潜水系统,所有的后期型虎I坦克都只能涉水两米。
还有就是虎式坦克的悬挂,虎式的负重轮直径为800毫米并且相互交错,虽然行驶起来非常舒适,但如果要拆除内侧损失橡皮胎(这经常发生)的负重轮,得一并卸下数个外侧负重轮,非常麻烦。同时,坦克的重量紧密压在悬吊系统上,导致后期维修困难,再耐用的悬吊系统也不堪如此使用。这复杂系统还有一个缺点,负重轮间的间隙因下雪或泥土因为结冰而无法动弹。一次苏军于凌晨的攻击时,德军坦克兵偶然发现此时虎式坦克的负重轮处于无法移动状态。之后,新的全钢制负重轮设计出来,橡皮胎制于内部,最终全面取代旧式负重轮。
迈巴赫发动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一辆虎式坦克拖曳另一辆抛锚的虎式坦克时,引擎经常过热,这有时会导致引擎故障或起火,因为这些原因虎式坦克被禁止用来拖另一辆抛锚的虎式坦克。如果履带发生故障,经常需要两辆虎式坦克拉拖动一辆。故障的履带对坦克自身也是很大的问题,由于履带是高度绷紧的,不能单靠移除履带插销来拆除履带,有时甚至是用炸药包来炸开几段,或者不得不使用氧气切割的方式来将其熔断。单辆德国Sdkfz 9 Famo半履带拖车无法拖曳虎式坦克,需增加到三辆Sdkfz 9 Famo 半履带拖车才能拖曳一辆虎式坦克。
高昂的成本也是一直困扰虎式坦克的问题,这种坦克在制造时间、原材料和建造费用(帝国马克)都非常昂贵,虎式坦克的成本相当于当时Ⅳ号坦克的两倍(IV号的工时按Hartmut Knittel的书是两千小时而且从未有资料给出过可信的虎式的工时)和Ⅲ号突击炮的四倍,相当于T-34坦克的三倍和IS-2(斯大林-2)坦克的两倍。
需要注意的是德国的军工生产受过晚的总动员(43年2月开始)必须建造大量潜艇和本土防空力量,并不能像苏联一样把所有力量投入到陆军和前线空军的生产中去。[1]
3.性能数据
重量:56吨(早期)57 吨(后期)
乘员:5 人(车长,炮长,司机,装填手,无线电操作手)
发动机:Maybach HL 210 P30-12 65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后期)功率 700马力
最大时速:38公里(公路)/15~21公里(越野)
行程:110-160 km(公路)80km(越野)
每百公里耗油量:公路 450L 越野 650L
油箱容量 540L
越壕宽 2.3m越障高 0.79m爬坡度 35°
全长:8.45m 炮管指向前方 8.451m 炮管指向后方 8.379m 不带炮管车体长 6.280m
高:2.86m 火炮中轴线高度 2.195m 地面至底盘高 0.470m 带车长指挥塔时炮塔高度 1.200m
宽:3.4-3.7m 用战斗履带车体宽度 3.560m 到外侧轮盘车体宽度 2.822m 战斗履带宽度 0.725m(附:使用运输履带车体宽度 3.230米)
武器:88mm KwK 36 L/56坦克炮 2 X 7.92 MG34(早) 3 X 7.92 MG34(后) 6 X NbK39 90mm 高爆榴弹发射器(S雷)
火炮俯仰角:俯仰角 +18°~-9°
火炮旋转方向:旋转方向 360°
弹药:88mm——87发 7.92mm——4500-5700发
装甲:(57吨型)
炮盾 135-150毫米 0度镍铬锰高压铸钢(非重叠部分)
炮塔正面 102毫米 9度 PP7182 镍铬锰钼轧制钢(被炮盾完全遮挡)
炮塔侧面 82毫米 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炮塔背面 82毫米 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炮塔顶部 40毫米 9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首上 102毫米 9度 PP7182 镍铬锰钼轧制钢
车体首中 63毫米 8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首下 102毫米-25度 PP7182 镍铬锰钼轧制钢(有时外挂附加履带)
车体侧上 82毫米 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侧下 63毫米 0度钢种E22 镍铬锰轧制钢(被负重轮遮挡)
车体后部 82毫米-15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前顶部 40毫米 90度 E22 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后顶部 25毫米 90度 E32 铬锰轧制钢
车体底部 25毫米 90度 E32 铬锰轧制钢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 50%概率穿过率高质量靶板
弹药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Pzgr39穿甲弹 120mm 110mm 100mm 91mm 84mm
Pzgr40穿甲弹 171mm 156mm 138mm 123mm 110mm
无线电设备:超短波Fu.2接受器超短波Fu.5发射器及接受器
瞄准镜:卡尔·蔡司T.Z.F.9b瞄准镜
二.T34
1.性能
发动机功力:810马力
最大速度:35千米/小时
转弯速度:22度/秒
车身装甲
前方:102毫米;两侧:76毫米;后方:51毫米
炮塔装甲
前方:279毫米;两侧:127毫米;后方:102毫米
武器信息
主炮:120MM;炮 T53
重量:65.1吨
同轴机枪:2 x.50(12.7mm)
成员:6员(驾驶员,车长,炮手,无线电操作员兼前部机枪手,右装填手,左装填手)
最大行程:100 英里(160 公里)[1]
2.设计方案
1945年5月17日,兵器委员会提议在两辆T30坦克上安装T53,命名为T34。T34坦克原先计划采用艾力逊V-1710航空汽油机,但为了减少成本,还是采用了大陆AV-1790汽油机。[1]
kbk轨道起重机厂家
2024-10-21 广告
2024-10-21 广告
丹巴顿平衡吊,作为我们江苏三起机械有限公司引以为傲的产品之一,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赢得了广泛赞誉。该平衡吊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实现精准负载平衡,大幅降低操作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与安全性。其灵活的操作性、强大的承载...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kbk轨道起重机厂家提供
展开全部
首先这两种坦克都是各自双方胜利的象征。T34是世界上第一款斜装甲坦克,它的整体构造从正面看呈梯形,受敌方攻击时很容易使炮弹及反坦克炮弹弹飞,加大了战场生存能力。加上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维修便利。战争早期虽曾损失大量装甲车辆,但一夜之间苏军又涌出更多的T34,其实大量是后勤修理,及工厂赶制的,有的坦克甚至从装配线上下来,配上弹药,直接就由工人预备队员开上前线。但缺点是火力不足,二战后期被苏联IS系列重型及超重型坦克取代!
而虎式坦克原先的设计重量是45吨,前装甲厚度是80毫米。但被T—34和KB型坦克弄晕了头的希特勒觉的不够,下令提高到110毫米。结果重量达到了56吨。虎式坦克安装有一门威力巨大的88毫米坦克炮。但因炮克太重又没有液压助动系统,炮手需要摇720圈才能使炮炮转动一圈,所以其反映速度很慢。虎式坦克可谓二战火力最猛的装甲车辆,单炮可击穿包括T34(苏),M4谢尔曼(美),十字军(英)等装甲车辆。成为二战盟军装甲兵闻风丧胆的钢铁怪,但其装甲防护,特别是发动机后盖,侧装甲较弱,而且机动力太差,甚至有些虎式装甲车乘员自己都抱怨马力太差,经常因发动机拖不动而熄火。
两车大交锋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在此战上,虎式坦克在开战初期就显现出高威力,但因开战之前,苏联情报部门充分掌握了包括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象式自行火炮等德军新型武器机密。T34坦克在随后的战斗中充分利用其高机动力,及数量优势。与虎式打运动战。甚至勇敢的苏军驾驶员直接利用速度用T34高速撞向虎式的侧面,将其位置卡死甚至直接撞翻。步兵上前利用反坦克手雷攻击其发动机盖及侧面,或将虎式驾驶员俘虏。
而虎式坦克原先的设计重量是45吨,前装甲厚度是80毫米。但被T—34和KB型坦克弄晕了头的希特勒觉的不够,下令提高到110毫米。结果重量达到了56吨。虎式坦克安装有一门威力巨大的88毫米坦克炮。但因炮克太重又没有液压助动系统,炮手需要摇720圈才能使炮炮转动一圈,所以其反映速度很慢。虎式坦克可谓二战火力最猛的装甲车辆,单炮可击穿包括T34(苏),M4谢尔曼(美),十字军(英)等装甲车辆。成为二战盟军装甲兵闻风丧胆的钢铁怪,但其装甲防护,特别是发动机后盖,侧装甲较弱,而且机动力太差,甚至有些虎式装甲车乘员自己都抱怨马力太差,经常因发动机拖不动而熄火。
两车大交锋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在此战上,虎式坦克在开战初期就显现出高威力,但因开战之前,苏联情报部门充分掌握了包括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象式自行火炮等德军新型武器机密。T34坦克在随后的战斗中充分利用其高机动力,及数量优势。与虎式打运动战。甚至勇敢的苏军驾驶员直接利用速度用T34高速撞向虎式的侧面,将其位置卡死甚至直接撞翻。步兵上前利用反坦克手雷攻击其发动机盖及侧面,或将虎式驾驶员俘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然虎式厉害,T34击毁虎式只有可能在侧面,虎式侧装甲80毫米厚,而且没有倾角,炮弹不会弹开,而T34是倾斜装甲,虎式远程射击炮弹肯定会被弹开。 虎式是重坦,T34是中坦,火力配备(如主炮口径)就有很大差异。 坦克战还要看战术的。 T34靠坦克海战术冲破敌军防御工事,虎式集群碾压过敌军阵地,虎式正面装甲(加上炮盾)200毫米,无视苏军坦克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t34的资料:
主要设定
乘员 4
长度 6.75 米
阔度 3.00 米
高度 2.45 米
重量 30.9 吨
装甲与武器
装甲 70 毫米
主要武器 76.2毫米 F-34坦克炮(T-34/76)
85毫米 ZiS-S-53坦克炮,备弹56发(T-34/85)
次要武器 2 x 7.62毫米 DP/DT机枪,备弹1890发
机动性
发动机 12汽缸.水冷式柴油V-2引擎
500匹 (373 千瓦)
悬挂系统 克里斯蒂悬吊系统
平地时速 55 公里/小时(铺装路面)
30公里/小时(越野状态)
马力/重量 16.2 匹/吨
行动距离 465 公里
虎式的资料:
主要设定
乘员 5人(坦克长、火炮手、装填手、
驾驶员、通讯员/机枪手)
长度 6.3米
阔度 3.7米
高度 3米
重量 57吨
装甲与武器
装甲 100毫米
主要武器 88毫米KwK 36 L/56
次要武器 2×7.92毫米MG34
机动性
发动机 梅巴赫HL230 P45 V-12汽油
700匹 ( 520千瓦)
悬挂系统 扭力棒
平地时速 38公里/小时
马力/重量 12匹/吨
行动距离 125公里
以上是两种坦克的对比~~~你可以看出~虎式坦克在火力和护甲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机动性在略差~~~所以说单独战斗1v1的话~~T34或许能靠机动性胜出~~当双方集群战斗时~~虎式优势明显~~~
主要设定
乘员 4
长度 6.75 米
阔度 3.00 米
高度 2.45 米
重量 30.9 吨
装甲与武器
装甲 70 毫米
主要武器 76.2毫米 F-34坦克炮(T-34/76)
85毫米 ZiS-S-53坦克炮,备弹56发(T-34/85)
次要武器 2 x 7.62毫米 DP/DT机枪,备弹1890发
机动性
发动机 12汽缸.水冷式柴油V-2引擎
500匹 (373 千瓦)
悬挂系统 克里斯蒂悬吊系统
平地时速 55 公里/小时(铺装路面)
30公里/小时(越野状态)
马力/重量 16.2 匹/吨
行动距离 465 公里
虎式的资料:
主要设定
乘员 5人(坦克长、火炮手、装填手、
驾驶员、通讯员/机枪手)
长度 6.3米
阔度 3.7米
高度 3米
重量 57吨
装甲与武器
装甲 100毫米
主要武器 88毫米KwK 36 L/56
次要武器 2×7.92毫米MG34
机动性
发动机 梅巴赫HL230 P45 V-12汽油
700匹 ( 520千瓦)
悬挂系统 扭力棒
平地时速 38公里/小时
马力/重量 12匹/吨
行动距离 125公里
以上是两种坦克的对比~~~你可以看出~虎式坦克在火力和护甲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机动性在略差~~~所以说单独战斗1v1的话~~T34或许能靠机动性胜出~~当双方集群战斗时~~虎式优势明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虎式坦克可以说是二战中最厉害的坦克,他所配备的88毫米主炮,可以从正面击毁一台T34,从有一台虎式坦克把T34的主炮炸飞到15米之外!而且一台虎式坦克曾身受几十发炮弹而不毁!但是虎式坦克太娇气了,故障率很高,而且工艺复杂,数量上远没有T34产量高!而且苏联的T34产量超高,坦克海战术很猛,数量上起了绝对性的优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