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24式的名称是什么?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扩展资料:
太极拳分很多流派,又分传统套路和竞赛套路,每个套路都有它们的特点和规律。太极拳爱好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和练习不同的节奏和速度。
不同太极拳有其适合的锻炼时长:打一套简化太极拳,一般4~7分钟较为合适;
四十二式可练8~10分钟;陈、杨、武、吴、孙等式传统套路以10~25分钟较为合适;陈、杨、武、吴、孙各家规定竞赛套路时间为5~6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拳
1、起势
2、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抝步
5、手挥琵琶
6、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穿梭, 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扩展资料: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元末明初,武当道人张三丰开中国“内家拳”之先河。其后发展出“太极十三势”,为太极拳的原型,后发展成为武当太极拳。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式简化太极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拳
1.起势
2.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抝步
5.手挥琵琶
6.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穿梭,
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3.
4.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封贯耳
15.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谢谢啊
24式太极拳动作艺术命名的方法主要有比拟、比喻、夸张、借代、双关、象征以及用典命名、用成语命名等;传统武术动作艺术命名折射的文化信息有"四字格"文化和动作名称的语言美学等;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一是模仿动物形象取名,生动,让人一目了然,动作也简单通俗,易于理解。如;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拦雀尾
。二是直接描述动作,如;右蹬脚
、双峰贯耳等等。太极拳传统动作名称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形思维的影响.采用最精炼的语言展现新颖的形象来描绘整个动作。使每个动作名称都可以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像。
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拦雀尾
8、右拦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锤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