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口头流传的历法知识有什么?
还有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天文历法知识只能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
最初就有纪日方法。独龙族曾经以结绳来纪日,在一根绳子上,过一天打一结,数多少结就知道过了多少天。鄂伦春族以30天为1月,他们在一根皮条上穿30个兽骨,过一天拨下一个骨板,以此来计算日子。苗族有些地区以石块记日、月,往一个竹筒里放石子,每天放一枚,每月圆一次放一枚大石子,表示过了1月。开筒数石,便可以知道过了多少天或几个月。佤族的纪日法稍有些进步,它有9或10的名称,9或10日一循环,3个循环为1个月,这种方法同汉族古代的1月分3旬可能有些联系。
四川、云南的彝族人民把一年分为四季:春月、夏月、秋月、冬月,每季又有三个月,世世相传,一直保留到今天。还有一些口头流传的歌谣、谚语、故事传说中也都包含一些天文历法知识。根据民间传说加工整理而成的《西南彝志卜书,共26卷,第1卷和第4卷都有天文历法的内容。
还有许多民族有他们本民族特色的各种历法知识。水族、白族、赫哲族、黎族、拉祜族、哈尼族、瑶族、壮族以及云南的基诺人,他们的历法知识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文化科学水平不同,历法知识的深浅程度也不同。这些各有特点的历法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天文历法发展史的一幅活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