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哲学的认识
展开全部
儿童哲学教育,可以简称为“儿哲教育”。儿哲教育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在于儿童具有参与哲学活动的兴趣和意愿,同时,教师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并用心开发儿童多方面的哲学潜质。儿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就其实践要领而言,主要在于熟练整体活动的基本步骤,掌握相关活动的基本特征。儿哲教育具有特定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要领,但与之相应还要有比较明确的评价标准,知道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检测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性、差异性,才能够确认相关活动有没有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一、儿童哲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追求。从教育之于个人发展的多元价值来看,在我国公共教育学中探讨最多的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至于哲学教育与“五育”的关系,或者说,哲学教育在“五育”中的位置以及它之于儿童成长的特殊价值,至今缺比较系统而充分的论证。众所周知,德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德,智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智,体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体,美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美,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各种劳动技能。而且,正因为每一个儿童都需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所以学校才会在“五育”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另外,正因为每一个儿童都需要懂一些科学、学一些文学、掌握一些数学,所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才会在科学教育、文学教育、数学教育等方面投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反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有教师给学生讲科学、讲文学、讲数学,也有老师给学生讲政治、讲历史、讲地理,课程表中的每一门学科都在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获得了公认的合法地位。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作为独认的学科课程设置,还是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哲学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实践探索以及理论研究依然不尽人意。鉴于我国儿哲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为什么一定要在中小学开展儿哲教育?儿哲教育的价值究竟何在?中小学生如何才能在哲学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如何才能得到一生受用的哲学启蒙?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经过近50年的不断探索,儿哲教育已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实践价值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识和传播。一般而言,儿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让儿童拥有开放的头脑和开放的心灵,从而提高价值判断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我国儿哲教育的总体状况来看,目前大致有三种价值取向:一是思维训练;二是文化熏陶;三是智慧探求。而且研究表明,它之于个人的实际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认知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儿童在对话中的推断力、批判力和表达能力;三是可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自制力和交往技能。就中外儿哲教育的实际成效来看,它确实可以呵护儿童好思、好学、好问的哲学天性,能够提升儿童的哲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哲学人生奠基。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动中小学儿哲教育,有必要从活动的基本形式卜对其核心价值取向作进一步梳理和阐释。(望采纳)
一、儿童哲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追求。从教育之于个人发展的多元价值来看,在我国公共教育学中探讨最多的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至于哲学教育与“五育”的关系,或者说,哲学教育在“五育”中的位置以及它之于儿童成长的特殊价值,至今缺比较系统而充分的论证。众所周知,德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德,智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智,体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体,美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美,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各种劳动技能。而且,正因为每一个儿童都需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所以学校才会在“五育”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另外,正因为每一个儿童都需要懂一些科学、学一些文学、掌握一些数学,所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才会在科学教育、文学教育、数学教育等方面投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反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有教师给学生讲科学、讲文学、讲数学,也有老师给学生讲政治、讲历史、讲地理,课程表中的每一门学科都在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获得了公认的合法地位。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作为独认的学科课程设置,还是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哲学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实践探索以及理论研究依然不尽人意。鉴于我国儿哲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为什么一定要在中小学开展儿哲教育?儿哲教育的价值究竟何在?中小学生如何才能在哲学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如何才能得到一生受用的哲学启蒙?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经过近50年的不断探索,儿哲教育已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实践价值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识和传播。一般而言,儿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让儿童拥有开放的头脑和开放的心灵,从而提高价值判断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我国儿哲教育的总体状况来看,目前大致有三种价值取向:一是思维训练;二是文化熏陶;三是智慧探求。而且研究表明,它之于个人的实际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认知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儿童在对话中的推断力、批判力和表达能力;三是可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自制力和交往技能。就中外儿哲教育的实际成效来看,它确实可以呵护儿童好思、好学、好问的哲学天性,能够提升儿童的哲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哲学人生奠基。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动中小学儿哲教育,有必要从活动的基本形式卜对其核心价值取向作进一步梳理和阐释。(望采纳)
展开全部
儿童哲学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在教育界和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不仅预示了儿童与哲学之间天然的姻缘关系,也强调了在现行非高等教育体系中引入哲学教育的大胆设想,而这些理念一直遭到学界有关人士的批判和质疑。
如果儿童哲学在西方这样一片自古以来就强调理性思辨的区域尚且引起如此热议,那么在东方这样一个更注重情感熏陶与道德感召的地域,其所引发的争论势必更为激烈。为了解这些争议的种种方面及各自的理论依据,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儿童哲学的起源及其走过的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详述中外学者在各个基本维度上的论述与争辩,及它在全球各地实施的历史与现状,才能获得一幅关于儿童哲学的完整图像。
儿童哲学的创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那正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当时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逻辑课,他对美国教育进行了以下三点系统反思,促使他萌生了开发儿童哲学的念头。首先,他在教授逻辑学时,发现许多大学生的思想已然僵化,缺乏周全辩证的思考能力,变得毫无生气,丧失了最基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完全沉溺于那些受舆论倡导而未经自己消化的“美丽言辞”之中,李普曼称他们为“the Woodstock Generation”(榆木脑袋的一代)。李普曼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未曾得到良好的训练。那么对这些学生进行补救性逻辑教育来得及吗?李普曼坚信这很难,因为在大学之前的漫长时期中所积累的谬误以及种种不当思考的习惯已经把他们的心灵牢牢束缚住。所以最好的解救之法就是把推理能力的训练推广到中学乃至小学阶段,使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优质思维的培育,这样他们才能够最终成长为一名良好的思考者。李普曼设计儿童哲学的最直接动机即在于此。
其次,李普曼意识到当时对教育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充其量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为此必须依据使教育具有最大限度的内在价值、意义、合理性及教学法的统一等标准重新设计教育。他特别关注教育中的“意义缺席”现象,认为孩子们在学校中无法找到那些与自己相关的意义,儿童以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步入校园,出来时这些元素却统统离他们远去了。然而毫无疑问,孩子们不仅天然地希望并且有权利从一切教育过程中获得意义,所以学校必须根据意义来重新界定,新的教育计划只有使儿童的校内外生活经历都富于意义才是合理的。
为了设计他理想中的教育方案,他提出了以下5点建议:1.生活的意义只能由每个儿童自己去独立发现,而不是采取打包的办法统一分配给所有儿童,为此他强调探究的必要性,而这种探究又最好被置于一种探奇冒险的历程之中,因为它能提供大量产生惊奇的机会,是孩子们幻想中的理想生活场景,最能激发儿童去主动探寻意义,这就为后来李普曼设计新型的哲学文本埋下了伏笔。2.教育应该以教会儿童思考特别是独立思考作为重要目的,因为思考是能够帮助儿童获得事物意义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但思维有优劣之分,它也能通过一定的训练而日臻完善,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要使儿童更有思想、更富创见、考虑周全,最重要的是,使其判断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李普曼认为逻辑最能达此目的,因此新的教育方案必须容纳大量的逻辑元素,系统地提升儿童的推理能力。3.阅读和思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借助阅读,儿童更能有效地获取生活中的意义,但要使儿童对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又必须确保阅读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即围绕儿童所关心的问题展开;同时文本自身有浅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之分,要想揭示后者,则必须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推理天然地具有从字面意思中推断出隐含意义的功能,而这一点能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4.思维活动可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前者只是个人的自我对话,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后者是一种与他人的对话,最能引起广泛持久且深刻的思考,李普曼借用维果斯基(Vygotsky)和米德(G.H.Mead)的观点,强调课堂讨论的积极作用,认为在同伴和成人的协助之下,儿童更能有效地获取生活的意义,但是既有的教育计划不仅没有创造出一个智力和情感上安全的探究共同体,而且严重低估了课堂讨论的作用。5.积极引入哲学的常见概念,如真、善、美、宇宙、自由、友谊等,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概念覆盖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儿童更全面认识自我及所处的社会;另一方面,当时教育系统中流行一种过度分化或专业化的倾向,把人类知识的完整图景分隔得支离破碎,难以满足儿童对所学知识之完整性的正常需求和兴趣,而哲学课程恰恰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大量的分支,对伦理道德、知识的本质、存在的本性等研究超越于各门学科之上,但同时又与各学科自身所探讨的问题息息相关,故能较好地发挥综合课程的作用。
再次是对在童年阶段实施哲学教育之可行性的思考。李普曼将反对儿童学习哲学的理论称为旧教育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生至少要到高中以后才能学习哲学,鼓励小学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尝试哲学思考是不可思议的,且哲学本身自有其复杂性,只会使儿童觉得枯燥乏味、望而却步,更进一步来说,严肃的思考本身会扼杀儿童的形象思维和拥有审美特性的想象力。但新的教育理论则不同,它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是完全可能的,一是由于适当的哲学教育必定会产生适当的哲学思考能力,而这种素养的达成与儿童的年龄大小无关;二是哲学教育不仅包含了对哲学概念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更重要地是对思想见解、逻辑论争及系列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它本身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主要是思维的训练;三是儿童学习哲学的方式理应多种多样,把哲学思考融入通俗的故事文本中,儿童不仅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觉得津津有味;四是新的哲学教育力图避开传统的令人生畏的哲学术语,尽可能利用儿童所熟悉的日常词汇或概念来进行哲学思考。
如果儿童哲学在西方这样一片自古以来就强调理性思辨的区域尚且引起如此热议,那么在东方这样一个更注重情感熏陶与道德感召的地域,其所引发的争论势必更为激烈。为了解这些争议的种种方面及各自的理论依据,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儿童哲学的起源及其走过的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详述中外学者在各个基本维度上的论述与争辩,及它在全球各地实施的历史与现状,才能获得一幅关于儿童哲学的完整图像。
儿童哲学的创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那正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当时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逻辑课,他对美国教育进行了以下三点系统反思,促使他萌生了开发儿童哲学的念头。首先,他在教授逻辑学时,发现许多大学生的思想已然僵化,缺乏周全辩证的思考能力,变得毫无生气,丧失了最基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完全沉溺于那些受舆论倡导而未经自己消化的“美丽言辞”之中,李普曼称他们为“the Woodstock Generation”(榆木脑袋的一代)。李普曼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未曾得到良好的训练。那么对这些学生进行补救性逻辑教育来得及吗?李普曼坚信这很难,因为在大学之前的漫长时期中所积累的谬误以及种种不当思考的习惯已经把他们的心灵牢牢束缚住。所以最好的解救之法就是把推理能力的训练推广到中学乃至小学阶段,使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优质思维的培育,这样他们才能够最终成长为一名良好的思考者。李普曼设计儿童哲学的最直接动机即在于此。
其次,李普曼意识到当时对教育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充其量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为此必须依据使教育具有最大限度的内在价值、意义、合理性及教学法的统一等标准重新设计教育。他特别关注教育中的“意义缺席”现象,认为孩子们在学校中无法找到那些与自己相关的意义,儿童以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步入校园,出来时这些元素却统统离他们远去了。然而毫无疑问,孩子们不仅天然地希望并且有权利从一切教育过程中获得意义,所以学校必须根据意义来重新界定,新的教育计划只有使儿童的校内外生活经历都富于意义才是合理的。
为了设计他理想中的教育方案,他提出了以下5点建议:1.生活的意义只能由每个儿童自己去独立发现,而不是采取打包的办法统一分配给所有儿童,为此他强调探究的必要性,而这种探究又最好被置于一种探奇冒险的历程之中,因为它能提供大量产生惊奇的机会,是孩子们幻想中的理想生活场景,最能激发儿童去主动探寻意义,这就为后来李普曼设计新型的哲学文本埋下了伏笔。2.教育应该以教会儿童思考特别是独立思考作为重要目的,因为思考是能够帮助儿童获得事物意义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但思维有优劣之分,它也能通过一定的训练而日臻完善,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要使儿童更有思想、更富创见、考虑周全,最重要的是,使其判断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李普曼认为逻辑最能达此目的,因此新的教育方案必须容纳大量的逻辑元素,系统地提升儿童的推理能力。3.阅读和思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借助阅读,儿童更能有效地获取生活中的意义,但要使儿童对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又必须确保阅读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即围绕儿童所关心的问题展开;同时文本自身有浅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之分,要想揭示后者,则必须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推理天然地具有从字面意思中推断出隐含意义的功能,而这一点能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4.思维活动可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前者只是个人的自我对话,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后者是一种与他人的对话,最能引起广泛持久且深刻的思考,李普曼借用维果斯基(Vygotsky)和米德(G.H.Mead)的观点,强调课堂讨论的积极作用,认为在同伴和成人的协助之下,儿童更能有效地获取生活的意义,但是既有的教育计划不仅没有创造出一个智力和情感上安全的探究共同体,而且严重低估了课堂讨论的作用。5.积极引入哲学的常见概念,如真、善、美、宇宙、自由、友谊等,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概念覆盖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儿童更全面认识自我及所处的社会;另一方面,当时教育系统中流行一种过度分化或专业化的倾向,把人类知识的完整图景分隔得支离破碎,难以满足儿童对所学知识之完整性的正常需求和兴趣,而哲学课程恰恰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大量的分支,对伦理道德、知识的本质、存在的本性等研究超越于各门学科之上,但同时又与各学科自身所探讨的问题息息相关,故能较好地发挥综合课程的作用。
再次是对在童年阶段实施哲学教育之可行性的思考。李普曼将反对儿童学习哲学的理论称为旧教育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生至少要到高中以后才能学习哲学,鼓励小学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尝试哲学思考是不可思议的,且哲学本身自有其复杂性,只会使儿童觉得枯燥乏味、望而却步,更进一步来说,严肃的思考本身会扼杀儿童的形象思维和拥有审美特性的想象力。但新的教育理论则不同,它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是完全可能的,一是由于适当的哲学教育必定会产生适当的哲学思考能力,而这种素养的达成与儿童的年龄大小无关;二是哲学教育不仅包含了对哲学概念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更重要地是对思想见解、逻辑论争及系列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它本身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主要是思维的训练;三是儿童学习哲学的方式理应多种多样,把哲学思考融入通俗的故事文本中,儿童不仅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觉得津津有味;四是新的哲学教育力图避开传统的令人生畏的哲学术语,尽可能利用儿童所熟悉的日常词汇或概念来进行哲学思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