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日本为什么要选择在1937年侵略中国?

总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并没有做好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以致七七事变后只得匆忙抽调其在朝鲜的驻屯军,而淞沪会战又让日本只得全力以赴,把国内所有的军事力量全部调往上海,并且... 总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并没有做好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以致七七事变后只得匆忙抽调其在朝鲜的驻屯军,而淞沪会战又让日本只得全力以赴,把国内所有的军事力量全部调往上海,并且一直到占领南京后也没有一个完整而详尽的战略计划,那为什么日本要在1937年匆匆侵略中国呢?请有历史知识的人士予以解答,猜测和复制者勿进!
请联系当时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全面分析,七七事变只是一个引子,如果不是日本政府想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完全可以停留在一个军事冲突的层面上,所以说全面侵华的日本的既定方针,但日本政府为什么急于只在仅有一个指导方针却既无准备又无具体计划的情况下就匆匆发动了战争呢?要知道像七七事变那样的理由随时都可以制造出来,它为什么不等到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后再行动?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58562867d2
2012-08-14 · TA获得超过5.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85万
展开全部
七七事变本身有偶然性,但是日本的侵略性是必然的,看一看苏日中立条约双方的丑恶嘴脸

《苏日中立条约》,又称日苏中立条约、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指苏联与大日本帝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互相保证战事维持中立而于1941年4月13日所签订的条约,由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莫斯科签署,条约有效期为五年的条约,于同年4月25日起生效。
条约共有四款,主要内容包括苏日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对方之领土完整,不予侵犯;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战争对象,另一方应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保持中立。苏方同时承认满洲国的独立地位及领土完整,日方则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表示全力支持。
双方签署的原因与当时的形势有关。苏联方面,为了避免一方面要抵抗德军又要抵抗日军而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而安抚日本,希望阻止日本北上侵苏。而日本方面自1937年全面侵华后,虽占领了中国东部大片土地,但未能抵挡中国军队,战争陷入胶着状态。为了打破局面,当日军分为北进派与南进派。北进是指北上与德国共同攻打苏联;南进则是挥军南下侵袭东南亚。后来南进派占优,故放弃北侵苏联。

事变经过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民国26年)7月7日,日本中国驻屯军一部在中华民国北平附近的宛平县进行军事演习,夜间日军以有士兵失踪为借口(有些日籍平民谎称是中方发射实弹至日驻军内),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方拒绝后,日军于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抵抗。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1],也像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6/77shibian.png

事变发生后中日、国共各方都对事变的起因各执一词,当事人关于卢沟桥事变的回忆中也常有互不相符的细节。
根据蒋中正的传记《蒋中正》中收录的《何(应钦)上将军事报告》一文,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记录的秦德纯的证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夜十一时,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并之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当时驻扎在卢沟桥的是国民革命军第37师219团吉星文部队的一营,营长是金振中。由于时间已是深夜,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之后日军包围了卢沟桥,双方都同意天亮后派出代表去现场调查。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坚持日军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绝这一要求后,日军开始从东西两门外炮击城内,城内守军未予反击。在日军强化攻击后,中方守军以正当防卫为目的开始反击,双方互有伤亡。随后卢沟桥北方进入相持状态。”
而根据日本陆军1937年发表的消息,[5]
“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许,日本陆军中国驻扎步兵第一连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卢沟桥北侧,永定河左岸荒地进行了夜间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在河畔的龙王庙方向突然响了三发枪声。随后清水节郎中队长,野地第一小队长等人看到在河畔和卢沟桥城墙之间,有人用手电筒发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随即判断为中方军队士兵在用暗号互相联络。之后又有十几发子弹从龙王庙方向射出,日军未予以反击。清水中队长派遣岩谷曹长和两名传令兵马上向丰台驻军报告。收到报告的牟田口廉也第一连队长在联络北平特务机关后,决定在天亮后与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一同前往事发现场。
随后清水中队长率队向东面的西五里店转移,与从丰台赶来的第三大队在一文字山会合。凌晨3时25分,龙王庙方向又有3发射击。牟田口连队长认为频频出现的射击目的在于进攻日本军队,于是在4时20分下达了战斗命令。
此时之前由森田中佐带领的对中谈判代表到达了该地区,森田中佐作为代理连队长命令禁止装填子弹。日军代表随即要求中方将集结在卢沟桥周围的部队撤走,但该地区的中方部队已开始从龙王庙附近及长辛店高地方向开始对日军阵地进行迫击炮炮击。日军开始还击的时间是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30分。战斗开始后,日军歼灭了龙王庙附近的中方部队,进入永定河右岸,包围了卢沟桥。从被击毙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证件表明,该士兵属于二十九军正规军。至此中方战死20名,负伤60名左右。
5时30分,日军第8中队开始向中方军队进攻,双方进入全面冲突,战斗持续2个小时后逐渐沉静。
上午9点半,中方提出停战,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僵持阶段持续到7月9日凌晨2点左右,此间双方互有射击,但并无重大冲突。7月9日凌晨2点,中日交战双方对“日军占领永定河东岸,中方占领永定河西岸,日方撤走交战军队”达成一致,开始撤军,直到当日12时20分撤军完毕。
7月9日之后,交战双方开始进入谈判,主要围绕“相关地区撤军”,“今后的治安保障”,“中方对挑起事端道歉”以及“取缔当地抗日活动”展开争论。同时日军也开始加紧对华北地区派兵,以增加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压力。这一派兵的举动客观上增加了华北地区的反日情绪,为以后的大规模冲突埋下了伏笔。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7月17日在庐山上宣布准备应战和必要时守土抗战到底的决心。7月19日,蒋中正发表了《最后的关头》的演说,正式宣布开始全面抗战。随后,7月25日发生廊坊事件,7月26日发生广安门事件,7月29日、7月30日,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百度网友de2996b
2012-08-13 · TA获得超过902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6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18万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很大,首先,我想说的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必然和偶然的集合,而像ls所说可以在档案和当事人了解所有真相,我认为是不全面的。
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就像你所说,日本当时并没有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当时华北驻屯军仅5600人。而在事变后紧急向华北派兵也证实了这点。
其次,日本国内当时并不支持扩大对化战争:1.策划了9.18事变的石原莞尔当时也反对以搜索日军为借口挑起与中国的全面内战,而是以蚕食的方式逐步侵占。2.当时日本国内是以北上为基本论调,即经营东北对抗苏联。3.近卫文磨倾向与蒋介石谈判,进行劝降,而当时内阁中许多阁僚亦不赞成对华全面开战。4开战后,对主张发动战争的所谓“皇道派”进行了清洗。
再次,事变后扩大的原因。从历史看,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逐渐强大,直至影响政治。甚至多次发生暗杀内阁成员的“兵谏”,导致的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扩大。而在事变后近卫内阁召开的会议中,几乎是陆军相杉山向的一言堂,可以证明右翼势力的强大,而陆军相的决定也是全面开战的原因之一。而在日军中,少壮派当权,而少壮派热衷于所谓“开疆拓土”,这是上层做决定的基础。
总结一下,虽然日本没有做好准备,国内也并不倾向对华全面开战,但在拥有巨大能量的军国主义者的煽动下,没有阻止(或默许)全面战争的开启。
就如开始所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偶然与必然的结合所引发的事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decosong
电脑发烧友

2012-08-13 · 不会修电脑,但是你问我的我都知道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4万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1.9亿
展开全部
日本自昭和天皇以来一直政局动荡,这里有个著名的历史现象,下克上。下克上的氛围由来已久,如刺杀首相的兵变者被群众视为楷模,无罪释放;上层一直缺乏战略眼光和执行力。说起来鬼子极端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扇耳光是家常便饭;但临危处事却常常是上级受下级的挟持不得不为,如九一八,1万多人的关东军在没有参谋本部的命令,甚至没有司令官的命令的情况下,只靠几个参谋大佐就敢发动对几十万东北军的入侵;而驻朝司令官也敢于在没有上司命令的情况下直接调兵入侵中国;从根源上讲,以天皇为首的,日本年轻一代精英的主流氛围已经被渲染为武力夺取整个东亚是正当的、至高无上的,虽然日军中不乏清醒者如石原莞尔、山本五十六,但明知挑战整个世界必将导致灭亡也无法挽回这种大势。37年也是一样,日本上层不想立刻发动战争,他一直以苏联为目标,中国根本不是他的主要考虑对象,只想蚕食和逼迫使得中国成为他的附庸;但华北方面军(中国派遣军)是跟关东军并立的日本在华的又一大山头,因为中国派遣军资历老,看到这几年当年的晚辈关东军因为发动了9.18由万余人膨胀为几十万人,霸占了东三省,在国内声望暴涨,当然很不顺眼,也很想仿效,所以一出摩擦就想借机挑战,中国的一味忍让也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这些中下层军官才不管上头怎么想呢,武力解决,武运长久是他们心中唯一的信仰。打大了之后,蒋介石召开庐山会议,真正下决心抗战,日本上层因事态扩大,也决定应战,特别是在上海地区,起先鬼子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8-14
展开全部
居然有敏感词限制,汗!拼音代替

历史事件是偶然性和必然性联合作用的结果,必然性在于rb对zg的侵略不可避免,偶然性在于发动于1937年。
必然性:rb军国资本主义;国小,资源不足;1929到1933年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尤其关东大地震和股票巨跌加剧了危机,对外掠夺有欲望;rb社会md突出,如抢米风波,政府需要以战争转嫁md;中国jf混战,实力不足;欧洲战争危险迫在眉睫,无暇东顾。
偶然性:rb抢占东北太过容易,军队滋生骄傲情绪,在初步消化东北后急切侵占华北,1937年以前以开展了一系列蚕食侵略,但主体要求被中国抵挡住,rb未能达成以极小代价侵占华北的企图,产生了一个引起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矛盾:中国不能舍弃华北和rb极其希望占领华北的矛盾,矛盾不可调和,战争一触即发,时间点大约在1937年附近;具体到该年该日则是偶然事件引起,rb下层军官挑起一个可以以之为借口的事件(日本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本中层军官直接决定进攻(好狂妄),初期进攻受挫后,rb高层被迫增兵,zg被迫自卫,战争不可避免。纵观初期日本参战,好像就是添油战术,随着事态不断失控而一步一步增兵,扩大事件规模,最终达成中日全面战争,zg被动应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henmo3228
证券观察员

2012-08-13 · TA获得超过77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74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64万
展开全部
  1931年九一八事件是关东军的阴谋,但是日本政府看到形势对己有利,于是毫不含糊的承认了关东军的作为,这等于是鼓励下层挑起事端。

  次年又爆发一二八事件,十九路军抵抗,国民革命军奉命打酱油。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三十年代又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激发了各种矛盾,以至于1936年2月26日,标志着日本法西斯化的“二二六事件”爆发。上层军人的统制派借此清洗了对立的皇道派和其他挡路的力量。
  
  次年就是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

  918和77都是日本军部甚至只是中下层军官擅自行动,日本本国政府只是在事后接收战果,毕竟胜利者是不需要被谴责的。要知道日本最后一个枭雄伊藤博文可是连直接吞并朝鲜都反对的。在他看来,时机还没到。但是后来,伊藤博文被安重根刺杀以后,没有人有足够的威望控制住权力越来越大,最后绑架整个国家的陆军和海军。经过515和226兵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再也不可能回头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