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知多少:那些识字早的孩子,后来都怎么了?
大家好,我是余漫。
早教到底有多火爆呢?一打开网络,似乎扑天盖地的新闻就过来了,告诉你:想要孩子跑得比别人的孩子快,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甚至各个小区的电梯广告里,也贴满了关于“早教”的广告,好像哪家的孩子不弄点早教啥的,就要落后了似的。
但是,早教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有没有爸爸、妈妈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好像看起来早教是一件特别高大上的时间,所以许多家庭有条件,把孩子送到了早教中心;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比如自己亲身上阵。
于是,淘宝店里各种早教工具、早教书籍都出来了,五花八门,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你还不知道哪种东西好。
就在这个时候,你听到隔壁哪个邻居说:“你听说了吗,那个刘大姐家的孩子都认字了。”
然后你的脑子里出现了刘大姐家的孩子的样子:“不是吧?!才三岁就认字了?!”
不敢相信,再回头看看自家这个还大几个月的孩子,一个字不认识,只知道看动画片,叫嚷着出去玩,开始忧心了:完了!输在起跑线上了。
在你脑子里有了一个概念——好像哪家的孩子识字早,就比较聪明,未来一定会有出息似的。那么,那些识字早的孩子,最后到底怎么了呢?
李姐是一位老师,从小志出生开始,她就担心她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早就制定好了计划,要让他在什么时候认识多少字,什么时候可以独立看书。
小志小的时候还比较配合,也成了小区里有名的“小神童”,让做为老师的李姐特别骄傲。但是很快,小志上了学之后,慢慢的就没有李姐想得那么“天才”了。
在别的小朋友认识认字的时候,他早就学会了那些字,根本不想学。李姐发现后,就给他布置了很多任务。任务一多,小志就有了厌心理,不再那么喜欢看书了。一直到后面,李姐都为他不喜欢学习而头疼,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其实,胡姐没有那么早想教琪琪认字,可是这个小妞很喜欢听故事,但她妈妈每天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她讲,有时候就经不住念叨:“要是你自己会认字,那你就可以自己看了,不用老等妈妈给你讲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琪琪记在了那里,有事没事就问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自己将一本绘本故事给啃完了。
四岁的时候,琪琪的嘴皮子就特别利落,喜欢给别的小朋友讲故事。这下好了,讲完了总要有新的故事吧?琪琪就天天抱着绘本故事,要学新的东西。
胡姐开始发愁了:识字是没有关系,但要是在上学前把该学的字都学了,上学了怎么办?
显然胡姐想多了,琪琪喜欢看书,在别的小朋友还在认字的时候,她已经从绘本故事看到了童话故事,甚至往各种名著上奔了。
虽然胡姐不知道看那么多课外书有什么用处,但是琪琪的作文在班上确实算比较好的,从来没有让她担心过,反到是数学愁死了她,自己也搞不清楚,怎么讲?
小青姐算是一个比较“懒”的妈妈,她不喜欢“包办”孩子的事情,所以小的时候也没急着上什么早教中心,也没有想着赶紧让孩子认字,人家的孩子都学了什么什么了,自己家的娃是不是也要这样?
在别人忙着带孩子学这学那的时候,小青姐的计划是: (1)教会土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教会土豆说话算话;(3)教会土豆按计划做事。
她这样的算,自然是想要让孩子自己早点独立,做个“省心的懒妈妈”。当土豆露出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她就努力给土豆创造条件,让他自己吃饭;当土豆露出对自己穿衣服感觉到特别有趣的时候,绘本故事+实践,让土豆快速掌控这一本领;当土豆想要玩泥人的时候,她就带着他去玩各种关于泥、软陶瓷、橡皮泥的手工……
总之,土豆露出某个意图,她就带他去尝试。虽然经常虎头蛇尾,弄得一团糟,但是至少土豆尝试过了,下次不会再惦记;或者他喜欢上了,以后会继续做。
而在做这些尝试的时候,她尝试着让土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完一切收拾好东西,只有自己收拾好了,下次想玩的时候才能够拿出来。
不管玩什么,都要先跟土豆确定:“你要玩多少次?多长时间?会保护自己收好吗?你准备什么做?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
土豆做过很多事情,但没感觉学到了什么。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小青姐发现圈子里的好多小朋友已经识字了,而她家土豆貌似没有,也不是没有急过。但是很快她发现,只要她立好“学习的规矩”,土豆就会很好的执行,貌似也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
再大一点,土豆自己立学习计划,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完全不用小青姐插手。只需要在他立计划的时候盯一下,完成进度上督促一下就行了,非常省心。
最后他们都怎么了呢?
李姐家的孩子,她是盯了又盯,最后没有考入她想像中的北大清华,反而还不如邻居家的孩子。
胡姐的孩子到是还不错,虽然没有梦想过特别牛逼,但是在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后,琪琪靠扎实的文字功底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之余还能码自己喜欢的字。
小青姐的孩子则特别有主张,他已经计划考博士。小青姐虽然愁了一下他什么时候找女朋友、结婚,但很快丢开,找小区里的老姐妹跳广场舞去了。
人生似乎对他们各有安全,不能说太好,也不能说太差。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识字早的孩子,不一定是天才;识字晚的孩子,也不一定成不了才。一个是看大人的期待值是多少,另一个则是看孩子的主动性在哪里。
1、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早教的基础,应该缘于孩子的喜欢,天然的好奇心,源源不断的主动性,然后再顺着他的好奇心,给他创造条件,让他有机会把它无限放大。
李姐最初虽然是出于好心,但是在小志已经在为那么多书感觉压力的时候,并没有及时调整,最后让“看书”成了强迫式的“任务”,从而生出“厌学心理”。
2、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事半功倍。 小青姐虽然喜欢偷懒,但在最初土豆开始上学,培养和监督他的学习习惯上面却并没有偷懒。
设立一个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做事情,在执行的过程中查缺补漏,一次次调整,终至目标。
3、鼓励与支持,是孩子前行的动力。 虽说胡姐从来没想过那么早教琪琪识字,但在琪琪自己露出这种想法和欲望的时候,她并没有打击,而是给予支持和鼓励,提供更多的绘本故事做为琪琪讲故事的素材,也带她去认识更多喜欢听故事、看书的朋友,建立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的学习环境。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的时候孩子的学习进度会超过大人所学范围,这个时候就不能不懂装懂,反而要将“学习方法”教给他,再向他虚心求救,让他成为你的老师。
好的学习方法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不管他以后遇到任何不懂的东西,他都可以通过“自学”的方法掌控它。做为大人,也不用那么辛苦,为孩子的成长感觉到压力,怕教不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