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我心安处是吾乡”的出处吗?

 我来答
Ryanzhu
高粉答主

2018-10-29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句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扩展资料: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过得也是心灰意冷的生活,即使他写过赤壁赋看起来轻松自在,他能劝慰客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最终客喜而笑,餐饮娱乐,不知东方之既白。

但是这样的欢笑也掩盖不了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流露的心绪,“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每每读起这首词,总是不忍心去看这最后一句,我不知道怎样的隐忧才能让他在豪情满溢的词中克制情绪,说出这样的话来。于他来讲,被贬的生活是痛苦的,人生也是如梦般起起伏伏,跌宕汹涌。男儿已是如此,柔弱的女子,当更甚吧。随口一问,却不料柔奴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随意的东坡不能随意了,柔奴的话让他心灵倍感震惊。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何必说那么多,一首词足以表现他的震惊与感慨,赞许和了悟。

或许,因为这个从容优雅的女子,苏轼也不禁羡慕起了定国。本身已是如玉般雕琢丰神俊朗的优秀男儿,上天却又赐予他这般从容睿智的红袖馨香,人们都夸她歌声幽扬,宛若清风拂面,雪花飘落,吹散心灵的燥热。同是被贬,从万里之外的苦海归来,你的容貌却愈发的俊逸。

嘴角轻扬,脉脉含情,爽朗的笑声似乎带着岭南的梅子香,感染着在场的诸位同僚。岭南那般辛苦,你却如此闲适舒畅,好像那里的辛苦与你没什么关系。我随意问问柔奴,岭南是不是不好?这个柔弱的女孩儿却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是呀,此心安处,即是吾乡。生活太过奔波,以为只有记忆里魂牵梦绕的地方才是故乡,兜兜绕绕于尘世间,追逐着过眼云烟,执着于扰扰俗尘,到头来,却不如一个歌女活的明白。心安即可,其他的又有什么关系?

不知道这样的心态是否真的让他震撼,看淡了之前执着的功成名就,还是多年的起起伏伏让他更加明白要怎样去生活,但不论事实如何,元丰六年之后的官场生涯,却再也不见了如黄州那般不忍蹙读的情绪。无论重返京城,还是自请出京,他的人生反而愈发的精彩。心安了,其他的都无所谓了,反而更用心的做自己了。

一直寻觅这种感觉,却不明白原来它叫心安。曾经觉得这座城市很孤单,万家灯火也与我无关。而今,我想,我明白了。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Dilraba学长
高粉答主

2018-11-02 · 听从你心 爱你所爱 无问西东
Dilraba学长
采纳数:1107 获赞数:41100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句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

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彤燕珺8L
2018-11-01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7
展开全部

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注释译文编辑

注释

1、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2、天应(yīnɡ):上天的感应、显应。

3、皓齿:雪白的牙齿。

4、炎海:喻酷热。

5、岭:这里指岭南,即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梅香:梅花的香气。

6、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应:应该。

7、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颗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扩展资料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

全词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卿夕凡
2018-09-12 · TA获得超过94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万
展开全部

出自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苏轼元丰七年(1084)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礼部侍郎召还,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席创作此词。

扩展资料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栗可
2018-11-09 · TA获得超过151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37
展开全部

不是“我心安处是吾乡”,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白话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扩展资料:

苏轼的好友王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遇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寓娘毅然随行到了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定国北归,唤出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寓娘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