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的COD,55的氨氮,35的硫化物,这时聚合氯化铝的加量应是多少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聚合氯化铝的加量应根据实验来确定,单纯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情况。例如,色度、悬浮物、胶体等诸多因素。
实验一 混凝沉淀实验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2) 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3) 了解影响混凝条件的相关因素。二、 实验原理混凝阶段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混凝过程的完善程度对后续处理,如沉淀、过滤影响很大,所以,它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知道,天然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悬浮物,悬浮物的形态是不同的,有些大颗粒悬浮物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而另一种是胶体颗粒,是使水产生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胶体颗粒靠自然沉降是不能除去的,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胶粒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学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转变为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粒的吸附凝聚。水化摸中的水分与胶粒有固定关系,有些水化摸的存在决定双层状态。若投加混凝剂降低电位有可使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直接加入水中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态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作用,即使 电位没有降低或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通过高分子链态物吸附胶粒,也能形成絮凝体。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过程叫脱稳。脱稳后的胶体,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直径较大且较密的矾花容易下沉,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矾花的过程叫混凝。混凝过程最关键的是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因混凝剂的种类较多,例如,有机混凝剂、无机混凝剂、人工合成混凝剂(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天然高分混凝,(淀粉、树胶、动物胶)等,所以,混凝条件也很难确定;要选择某种混凝剂的投加量,还需考虑PH值的影响,如PH值过低(小于4)则所投的混凝剂的水解受到限制,其主要产物中没有足够的羟基(OH)进行桥联作用,也就不容易生成高分子物质,絮凝作用较差;如果PH较高(大于9时),它又会出现溶解生成带负电荷的络合离子而不能很好地挥发混凝体作用的情况。另外,加了混凝剂的胶体颗粒,在逐步形成大的絮凝体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如水流速度(搅拌速度)、PH值及沉淀时间等等,所以相关因素也需加以考虑。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在此,搅拌速度及时间拟定,不加考虑。三、 实验设备及用具1、 无极调速六联搅拌机一台。2、1000ml烧杯12个。3、200ml烧杯14个。4、100ml注射器2个,移取沉淀水上清泡。5、100ml洗耳球1个,配合移液管移药用。6、1ml移液管1根。7、5ml移液管1根。8、10ml移液管1根。9、温度计一个,测水温用。10、秒表1块测转速用。11、1000ml量筒1个,量原水体积。12、1%浓度的硫酸铝(或其他混凝剂)一瓶。13、PHS-3型光电式浑浊度仪1台。14、GDS-3型光电式浑浊度仪1台。四、实验步骤1、测原水水温,浑浊度及PH值。2、用1000ml量筒 量取个水样,置于12个1000ml烧杯中。3、设最小投药量和最大投药量,利用均分法确定第一实验其它四个水样的混凝剂透加量。4、将第一组水样置于搅拌机中,水样置于搅拌机中,开动机器,调整转速,中速运转数分钟,同时将计算好的投药量,用移液管分别移取至加药试管中,加药试管中的药液少时,可掺入蒸馏水,以减小药液残留在试管上产生的误差。5、将搅拌机快速的运转(例如300—500转/分),大手笔 不要超过搅拌机的最高允许转速,待转机稳定后,将药液加入水样的烧杯中,同时开始记时,快速搅拌30秒钟。6、30秒钟后,迅速将转速调到中速运转(例如120转/分)。然后用少量(数毫升)蒸馏水洗加药试管,并将这些水加到水样杯中 。搅拌5分钟后,迅速将转速调至慢速(例如80转/分)搅拌10分钟。7、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絮凝体形成的过程,絮凝体饿外观、大小、密度等,并记入表1-1中。8、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将水样杯取出,置一旁静沉15分钟,并观察记录絮凝体沉淀的过程。与此同时,再将第二组六个水样置于搅拌机下。9、第一组六个水样,静沉 15分钟后,用注射器每次汲取水样杯中上清液约130ml(够测浊度,PH即可),置于六个洗净的200ml烧杯中,测浊度及PH值,并记入表1-1中。10、鳔胶第一组实验结果。根据六个水样所分别测得的剩余浊度,以及水样混凝沉淀所观察的对象,对最佳投药量所在的区间,做出判断。缩小实验范围(加药量范围),重新设定第二组实验最大和最小投药量a和b,重复上述实验。五、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1、原水水温 ℃ 浊度 mg/L PH 使用混凝剂名称浓度水样编号123456混凝剂加入量(mg/L)絮凝体形成时间(min)沉淀水浊度(mg/L)沉淀水浊度(mg/L)备注1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 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2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3人工配水情况其他六、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应稳定,如有条件,电源上宜一台稳压装置(例如614系列电子交流稳压器)。 2、取水样时,所取水样要搅拌均匀,要一次量取的尽量减少所取水样浓度上的差别。 3、移取烧杯中沉淀水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 下取上清液,不要把沉淀下去的絮凝体搅起来。七、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 2、为什么最大投药量时混凝的效果不一定好? 3、测量 搅拌机搅拌叶片尺寸、计算中速、慢速搅拌时的G值及GT值。计算整个反应器的平均G值。
实验一 混凝沉淀实验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2) 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3) 了解影响混凝条件的相关因素。二、 实验原理混凝阶段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混凝过程的完善程度对后续处理,如沉淀、过滤影响很大,所以,它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知道,天然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悬浮物,悬浮物的形态是不同的,有些大颗粒悬浮物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而另一种是胶体颗粒,是使水产生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胶体颗粒靠自然沉降是不能除去的,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胶粒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学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转变为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粒的吸附凝聚。水化摸中的水分与胶粒有固定关系,有些水化摸的存在决定双层状态。若投加混凝剂降低电位有可使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直接加入水中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态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作用,即使 电位没有降低或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通过高分子链态物吸附胶粒,也能形成絮凝体。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过程叫脱稳。脱稳后的胶体,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直径较大且较密的矾花容易下沉,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矾花的过程叫混凝。混凝过程最关键的是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因混凝剂的种类较多,例如,有机混凝剂、无机混凝剂、人工合成混凝剂(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天然高分混凝,(淀粉、树胶、动物胶)等,所以,混凝条件也很难确定;要选择某种混凝剂的投加量,还需考虑PH值的影响,如PH值过低(小于4)则所投的混凝剂的水解受到限制,其主要产物中没有足够的羟基(OH)进行桥联作用,也就不容易生成高分子物质,絮凝作用较差;如果PH较高(大于9时),它又会出现溶解生成带负电荷的络合离子而不能很好地挥发混凝体作用的情况。另外,加了混凝剂的胶体颗粒,在逐步形成大的絮凝体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如水流速度(搅拌速度)、PH值及沉淀时间等等,所以相关因素也需加以考虑。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在此,搅拌速度及时间拟定,不加考虑。三、 实验设备及用具1、 无极调速六联搅拌机一台。2、1000ml烧杯12个。3、200ml烧杯14个。4、100ml注射器2个,移取沉淀水上清泡。5、100ml洗耳球1个,配合移液管移药用。6、1ml移液管1根。7、5ml移液管1根。8、10ml移液管1根。9、温度计一个,测水温用。10、秒表1块测转速用。11、1000ml量筒1个,量原水体积。12、1%浓度的硫酸铝(或其他混凝剂)一瓶。13、PHS-3型光电式浑浊度仪1台。14、GDS-3型光电式浑浊度仪1台。四、实验步骤1、测原水水温,浑浊度及PH值。2、用1000ml量筒 量取个水样,置于12个1000ml烧杯中。3、设最小投药量和最大投药量,利用均分法确定第一实验其它四个水样的混凝剂透加量。4、将第一组水样置于搅拌机中,水样置于搅拌机中,开动机器,调整转速,中速运转数分钟,同时将计算好的投药量,用移液管分别移取至加药试管中,加药试管中的药液少时,可掺入蒸馏水,以减小药液残留在试管上产生的误差。5、将搅拌机快速的运转(例如300—500转/分),大手笔 不要超过搅拌机的最高允许转速,待转机稳定后,将药液加入水样的烧杯中,同时开始记时,快速搅拌30秒钟。6、30秒钟后,迅速将转速调到中速运转(例如120转/分)。然后用少量(数毫升)蒸馏水洗加药试管,并将这些水加到水样杯中 。搅拌5分钟后,迅速将转速调至慢速(例如80转/分)搅拌10分钟。7、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絮凝体形成的过程,絮凝体饿外观、大小、密度等,并记入表1-1中。8、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将水样杯取出,置一旁静沉15分钟,并观察记录絮凝体沉淀的过程。与此同时,再将第二组六个水样置于搅拌机下。9、第一组六个水样,静沉 15分钟后,用注射器每次汲取水样杯中上清液约130ml(够测浊度,PH即可),置于六个洗净的200ml烧杯中,测浊度及PH值,并记入表1-1中。10、鳔胶第一组实验结果。根据六个水样所分别测得的剩余浊度,以及水样混凝沉淀所观察的对象,对最佳投药量所在的区间,做出判断。缩小实验范围(加药量范围),重新设定第二组实验最大和最小投药量a和b,重复上述实验。五、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1、原水水温 ℃ 浊度 mg/L PH 使用混凝剂名称浓度水样编号123456混凝剂加入量(mg/L)絮凝体形成时间(min)沉淀水浊度(mg/L)沉淀水浊度(mg/L)备注1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 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2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快速搅拌(min)转速(r/min)3人工配水情况其他六、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应稳定,如有条件,电源上宜一台稳压装置(例如614系列电子交流稳压器)。 2、取水样时,所取水样要搅拌均匀,要一次量取的尽量减少所取水样浓度上的差别。 3、移取烧杯中沉淀水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 下取上清液,不要把沉淀下去的絮凝体搅起来。七、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 2、为什么最大投药量时混凝的效果不一定好? 3、测量 搅拌机搅拌叶片尺寸、计算中速、慢速搅拌时的G值及GT值。计算整个反应器的平均G值。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