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不算强迫症
我是不是有强迫症。今天到医院拿病理报告单,医生叫自己找,完了后突然觉得自己碰了别人的报告单,特别恶心,恐惧,一直特别后悔。没有分了,还请专业人士解答,谢了。...
我是不是有强迫症。今天到医院拿病理报告单,医生叫自己找,完了后突然觉得自己碰了别人的报告单,特别恶心,恐惧,一直特别后悔。没有分了,还请专业人士解答,谢了。
展开
346个回答
展开全部
社交恐惧症,但比起其他的心理疾病来,你算是幸运的了。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SAD),是焦虑症的一种。此症最早起源于西元1985年,当时被认为是忽略性焦虑失协症(Neglect anxiety disorder),经过14年后才渐渐被重视。 ★★关于治疗: 面对自己这样的心理症状,大多数人会有两种相反的极端的心理期望,一种是认为自己的症状有来自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童年经历,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要想彻底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得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改工程”,才可能完全的焕然一新;另一种则是期望能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心理学大师,给自己一种非常独特的立竿见影的启示或治疗方法,让自己能像发烧时打个退烧针就能立刻退烧一样,发生即刻的突变,变成自己心中所期望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表现——这两种想法与事实的真相都是不相符合的。 就你的症状而言,我们需要放弃一切烦琐的顾虑,放弃想要改变它必须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和一个所谓非常系统的治疗方法的想法。解决你的这种情况的整个核心就是我们如何正确面对内心的恐惧、不安、害羞等情感体验的问题。这完全是一个如何正确按客观心理反应规律办事的问题,完全是一个“心理操作”上的小技巧或心理学上的小训练。 无论面对一个怎样的社交场合,当我们内心出现恐惧、紧张、不安、害羞等情感,我们对待它只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 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我想甚至也是你二十年一贯的已经“老掉牙”反应。——我们内心有一个期望,有一个理想,希望自己能在任何的社交场合与别人接触时都能做到内心镇定自若,表情自然生动,事情顺利,心情舒畅。这是我们内心时刻存在的一种理想和渴望,有这样的渴望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往往采取了错误的心理反应方式。当自己每次在社交场合或和别人接触时出现害羞的感觉,出现恐惧、不安、紧张等感觉,还有随之而来的表情上的不自然,而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镇定、安然、平和、洒脱的表现。我们习惯立刻去用一种错误的心理反应态度去应对,我们立刻地谴责自己、诅咒自己,立刻想用自己的意志力去遏制和扼杀这些令人讨厌的心理情感的出现,立刻在内心或在外表上拿出一副和它决斗的架势。斗争的结果,我想你现在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是和这些情感斗争,这样的情感就越是在自己的内心激烈起来。弄得自己最终面部肌肉越来越不可控制地不自然。这种心理反应方式就是我们过去所犯的唯一的错误,注意我说的是“唯一的错误”。 二、那么我们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方式来面对这些情形的出现呢?其实很简洁: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承认和接纳自己的表情不自然,承认和接纳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承认它—接纳它—感觉它—吸收它。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当我们遭遇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交场合,我们内心感到了恐惧和不安,我们担心自己的表情会害羞会恐慌会不自然。越是重要的场合越想表现得镇定自若,而对负面表现的担心和恐惧也就越强烈。我们以前的错误就是一直认为,要想表现得自然镇定就必须先将自己内心任何的恐惧和不安驱赶走、扼杀掉。于是你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控制和扼杀自己内心的恐惧上,集中在如何用意志力控制住自己紧张的表情而显得镇定自若上。但恐惧是伴随着你的欲望而出现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客观能量,是不能被扼杀的,于是形成你所说的自我角斗的恶性循环。正是由于这种一贯的长期的错误心理反应方式,使本来自然的恐惧感受,使本来偶尔才出现的面部表情不自然的情形超过了它一般的、“正常的”的程度和范围——最后形成一种“固着的”社交恐怖症状。现在,当我们内心出现任何的恐惧、紧张和不安情绪,我们首先承认它的合理性,然后接纳它。就让自己的内心是充满恐惧的,我们可以内心充满着恐惧而尽量表面上若无其事的去社交。即使自己的表情偶尔有一些失态,我们也接纳它是一枚硬币的另一面,有镇定自若就会有局促不安,只有这样习惯去接纳和吸收恐惧的能量,习惯允许自己的表情不自然,我们才能逐渐打破那个自我角斗的恶性循环,而获得自如的社交表现和自然的社交能力。 这里最大的难点就是为什么我们接纳自己“不好的”表情,接纳内心的恐惧和紧张,紧张和恐惧怎么就能蜕变消失。让自己恐惧就能不恐惧?!允许自己表情不自然就能变得表情自然?!这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得想一个办法将任何的恐惧杀掉才行;我们必须控制住自己的“不好的”面部表情,才可能有好的面部表情。只是接纳它们,它们就能消失,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奥秘,只有东方心理学承认这个奥秘,或者别说得那么玄乎,那么上纲上线,它就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上事实。你在另一条路上已经碰了壁,已经努力了20年,已经碰得头破血流了,为什么不试一试另一个方向另一条路呢?其实这是解决你的情况和解决任何社交恐怖症的唯一途径。至于这里面的更为深入一些“哲学”道理我们会在神经症患者的心理修养里有比较详细阐述和探讨。 为了帮助你能更明确的去“心理操作”,我们再设想一个具体的社交情景:今天你必须去给学生上一堂课或去和领导商量汇报一件事情。由于自己的社交恐怖问题,你甚至想找一个理由推脱和逃避。我们说逃避是绝对不允许的,以前你不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表情恐怖,一次次的努力带来的是一次次的失败,所以你想到了逃避。但是现在你明白了不是去抗拒,而是去接纳,而这种接纳的艺术和技巧必须在不断的实践和体验中去把握,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彻底知道它的奥秘,彻底认识到“接纳就能蜕变”的心理规律。现在我们将每一次这样的情况当成一个机会,一个以全新的心理态度来面对它的机会。——还没有出门以前或者还没有到达教室,以前的你就已经开始担心了,我想你每次都要下决心,自己一定要镇定而自然,自己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并且在心中一遍遍地预演。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技巧就是有意识的改变自己总是预演的习惯,让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到时候自己去做出反应。这是一个需要有意识养成的重要的社交心理习惯,不要去预演。我们的手不注意靠近了火,手会立刻做出躲开的反应,其中并没有头脑参与的过程存在:火是烫的——我的手感觉到了疼痛——我必须让自己的手离开——不然我的手会被烧坏——所以我决定做让自己的手离开火的动作,这样的烦琐思维预演过程是不存在的,相信我们的身体自己会做出适当的反应,你自己的过多参与反而阻碍了那个自发性。当你和讲课或和别人谈话时又意识到自己的表情“不自然……窘迫……害羞”等等自认为非常不好的表情时,这时你以前的心理反应就是“哎呀,怎么又这样?必须控制它,别人会怎么看?必须立刻克制住它!必须立刻改变它!”而当你发现无论如何也克制不住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时候,就只有盼着赶快结束谈话和讲课,赶快逃离了。现在我让你做的是就让自己是表情不好的,不管出现任何不好的表情,不要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对它做任何事情。你知道别人好像看到了自己的表情,你也看出了别人对你的表情的反应,但是你可以允许自己镇定自若地继续谈要谈的工作和话题,可以镇定自若地起码是“装作镇定自若”继续讲课,而不管自己内心忍受着如何巨大的恐惧紧张的波澜!要理解,要在实践中反复体会这个要领:我们内心恐惧,我们表情不自然,我们怎么又能镇定自若呢?你能!你完全允许自己面部表情的不自然,你完全允许自己内心存在着恐惧,你完全忍受着别人的眼神而继续谈你的工作,讲你的课,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克制和摆脱自己不好的表情和内心的紧张就是镇定自若。 完全允许自己表情不自然地继续与人交谈,就是镇定自若。而你持续以这样的心理态度去反应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自如的社交和越来越少的表情不自然的发生。而如果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扼杀不好的表情和内心的恐惧,你就会永远被它们死死纠缠。你想我必须完全摆脱和扼杀掉我的内心的害羞和恐惧,才能去社交去工作,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这些情况只有用正确的心理反应方式不断在实践中去体会前进才能最终彻底蜕变,没有任何其它途径。 我知道在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但是需要你仔细的阅读和领会我所说的,不要求自己立刻就做得非常绝对,会有一个过程,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甚至是磕磕绊绊的过程,但是永远不要偏离航道,永远不要再回到错误的道路上。深刻理解和把握“接纳就能蜕变”的核心。你通过这条路的走出是永远的走出,当你体会到了接纳的奥秘,则会对自己生活中的许多其它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勇敢和勇气是需要的。 但我们是勇敢地承认和允许自己内心怀着恐惧去坚持正常的行动和生活呢?还是勇敢地和自己内心的恐惧做殊死的斗争?躲到一个角落里斤斤计较于内心任何恐惧和不安的存在,那才是真正的胆小鬼。 洒脱自如是需要的。 小心翼翼地去掩饰和控制自己任何不好的表情和表现,不是潇洒自如;慨然包容自己和他人偶尔不当和不理想的社交表现,才是真正的潇洒自如。 那些处心积虑地克制和掩饰自己的神经质的人,都掉进了神经症的泥潭。 那些善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释然表现自己的神经质的人,却摆脱了任何神经症的困扰。 深刻理解和把握——勇敢实践——循序渐进、耐心、一定的过程、一定的时间——渐变——最终彻底的蜕变
展开全部
不是。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可以说人人都可能会有强迫现象,如果一般来说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强迫症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精神疾病的分类中看,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属于轻的精神疾病,但实际上,强迫症的治疗比抑郁症、焦虑症都要困难一些,症状改善可能比较慢,服药剂量一般也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我曾经见过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4小时,手都被洗破了;还有一位患者出门前要反复检查,3个小时都出不去门,为此就整日不出门.可以说强迫症患者非常痛苦,因患强迫症而造成无法工作的患者并不少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强迫症的治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应该不算吧。 强迫症状一般包括:①强迫观念 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②强迫行为 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
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强迫症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对但无法控制,因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会出现紧张,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的发生,患者
只好去想、去做。这个特点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2. 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强迫症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对但无法控制,因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会出现紧张,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的发生,患者
只好去想、去做。这个特点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2. 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这种症状有点像单一洁癖和强轻度强迫症。临床分类
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编辑]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编辑]强迫动作
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编辑]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编辑]强迫情绪(obsessive emotion)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编辑]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编辑]强迫动作
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编辑]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编辑]强迫情绪(obsessive emotion)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强迫症是在人的头脑里,不由自主地、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些念头、幻象、情绪、冲动、意图。这些症状扰乱了他们正常的思想过程和情绪活动,或者使他们不情愿地做某些动作。也就是说,这些病状是强行侵入病人的精神活动中,强迫病人接受的。你那只是在无法预料的情况下不小心碰了别人的报告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情况不一样,你并没有强迫症。其实也没必要感到恶心或是恐惧后悔的,希望你能想通,早点恢复健康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