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强迫症,求助
患者信息:男24岁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感觉自己有一点强迫症,且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下降,乏力;有时明明已经把门关了,刚下楼就突然觉得好像门没关好,也彻底忘记了...
患者信息:男 24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感觉自己有一点强迫症, 且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下降,乏力; 有时明明已经把门关了,刚下楼就突然觉得好像门没关好,也彻底忘记了刚才到底有没有关门,心里很急,不得不再爬上楼确认一遍;也有时一点点外来的声音就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也让我屡屡失眠,明明声音很小,但是强迫性的吸引着我,并在我这里放大了很多,好像全身被这个声音围绕着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的情况都是由强迫症引起的吗?如果不是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有没有什么相关的书籍可以让我边看边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慢慢改变,平时生活中能不能做什么为自己带来改观 谢谢!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没有治疗过 展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感觉自己有一点强迫症, 且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下降,乏力; 有时明明已经把门关了,刚下楼就突然觉得好像门没关好,也彻底忘记了刚才到底有没有关门,心里很急,不得不再爬上楼确认一遍;也有时一点点外来的声音就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也让我屡屡失眠,明明声音很小,但是强迫性的吸引着我,并在我这里放大了很多,好像全身被这个声音围绕着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的情况都是由强迫症引起的吗?如果不是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有没有什么相关的书籍可以让我边看边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慢慢改变,平时生活中能不能做什么为自己带来改观 谢谢!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没有治疗过 展开
10个回答
展开全部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看强迫症书,让你更强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强迫症,只是一个名词,你放大了这个名词,忽略了自己的优势。
固然,每个人生活当中都会有一些习惯动作和行为表现,包括敏感,但如果你非要给自己戴上这顶“强迫症”的大帽子,可能它会一直跟随着你、困扰着你。何不换一个积极角度想想,之所以失眠、重复去看门,是自己心灵深处对什么的提醒、对什么的启示,与其去探索“强迫症”,不如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正在成长、正在蜕变,因为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些未知、会带来一些恐慌,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没有这份恐慌,可能成长也就不完善了。如果你把这种探索当成一盏生命当中的灯,引导你去发现自己,是不是比戴着“强迫症”的大帽子要理性些、积极些、正向些?
根据你的描述,我觉得你至多有一些强迫情绪,这种情绪是我上述所说:“生命当中的积极、正向提醒”,你如果延着这个思路,可能单纯比你强行摘掉“强迫症”标签更符合你的心。只是这些情绪的出现,如果你自己不能够平复,可以找寻心理咨询师,有一份安全的陪伴,一份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你成长了,那些困扰你的,可能就会成为帮助你的精神动力。
祝福你!
固然,每个人生活当中都会有一些习惯动作和行为表现,包括敏感,但如果你非要给自己戴上这顶“强迫症”的大帽子,可能它会一直跟随着你、困扰着你。何不换一个积极角度想想,之所以失眠、重复去看门,是自己心灵深处对什么的提醒、对什么的启示,与其去探索“强迫症”,不如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正在成长、正在蜕变,因为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些未知、会带来一些恐慌,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没有这份恐慌,可能成长也就不完善了。如果你把这种探索当成一盏生命当中的灯,引导你去发现自己,是不是比戴着“强迫症”的大帽子要理性些、积极些、正向些?
根据你的描述,我觉得你至多有一些强迫情绪,这种情绪是我上述所说:“生命当中的积极、正向提醒”,你如果延着这个思路,可能单纯比你强行摘掉“强迫症”标签更符合你的心。只是这些情绪的出现,如果你自己不能够平复,可以找寻心理咨询师,有一份安全的陪伴,一份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你成长了,那些困扰你的,可能就会成为帮助你的精神动力。
祝福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达不到强迫症的强度。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强迫的症状,你的情况算不上病态,我的感觉你心里有事情或者什么经历让你感觉不舒服或者害怕了。是你把自己的注意力过于集中了,有个小办法,手腕戴个皮筋,每次有强迫观念的时候,拽一下皮筋,会转移你的思维,完后告诉自己是在无意义的瞎想,平时每天坚持跑步,或者骑车,每周最少5天,其余时间可以和朋友聚聚多释放自己的情绪。爬山呀散步。多一些户外活动。失眠严重偶尔可以服用安眠药,最好不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