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随着曹操的东征西讨,到后来基本统一北方,地位越来越高,权利越来越大,欺压天子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是荀彧所不愿看到的。
后来曹操有尊为魏公到魏王,荀彧觉得曹操这样不合规制,是欺压天子的情况。
汉高祖刘邦立下非刘氏不得为王,非有功者不得为侯的盟约,曹操自立为王,直接打破了这一根本政策,取而代之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荀彧作为汉室忠臣,开始走向曹操的对立面,反对曹操。
荀彧生平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魏咸熙二年(265年)被赠为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荀彧反对曹操的“魏公”,有两个缘故,一个是和荀彧“匡扶汉室,忠贞不二”的思想有关,当时的环境,曹操不断进位“魏公”,“魏王”,其实对曹操后世风评来说,是很不利的,相当于“授后世之人认为曹操是奸雄之话柄”,而在后世的儒家为主的封建王朝,曹操确实被描绘成一个“大奸雄”。
汉高祖刘邦立下非刘氏不得为王,非有功者不得为侯的盟约,曹操自立为王,直接打破了这一根本政策,取而代之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荀彧作为汉室忠臣,开始走向曹操的对立面,反对曹操。
主要影响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他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
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因为荀彧想要匡扶汉室的思想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而他当初之所以会全心全意的帮助曹操,其实也是希望曹操可以匡扶汉室。并且荀彧认为自己可以改变曹操的想法,让曹操能够帮助汉室,只不过曹操的野心比较大,而荀彧也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东汉末年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各路军阀割据,汉献帝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所以后来直接被曹操当作傀儡。而荀彧对汉献帝是非常重视的,同时也很尊重汉献帝。荀彧之所以会帮曹操,其实也是因为希望曹操可以匡扶汉室,让天下回归正统。
荀彧的主要成就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他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