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到底是怎样的人?
相信对于马谡,大家知道的最多的是马谡军事上的一个大错,由此导致失了街亭。
那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是为何会犯下这么大的错误呢?
首先,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Q太守。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
马谡真的如刘备所说,言过其实吗?我相信马谡不是赵括。注意,在建安六年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让赵云与邓芝吸引魏军,而却让马谡去镇守街亭,当时有魏延等身经百战的将领,为什么诸葛亮力排众议,让马谡去呢?诸葛亮大家都知道,不会是傻瓜。这说明,诸葛亮对马谡的才学是充分肯定的,在大军即将北伐时,马谡曾向诸葛亮建议方案来平定南蛮,诸葛亮采纳了,并且平定了,这又说明马谡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那为什么马谡会失败,个人认为原因是,太过自负,不听劝谏。诸葛亮给马谡策略或许是可以守住街亭的,但马谡有自己的想法,在跟随马谡出征的部将中,王平反对马谡的策略,注意哦,反对的只有这一个。那王平是个怎样的人,王平后期也是非常受诸葛亮器重的,并且也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马谡之前会不知道吗?如果知道,为什么不听呢?不难推断出,马谡知道期间的利弊,但马谡不愿听关平的,因为他如果听了关平的,会让人觉得马谡无才,马谡第一次带兵,急需建立威望,如果这时改变策略,在马谡看来可能不妥,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在马谡看来他的策略是上策,占尽地利,进可攻退可守,马谡驻扎在山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由上往下扑杀凶猛。就像刘备因为炎热联营四百里在树林里。最终酿成大错。结局看似突兀,又事出必然,马谡失了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首先,诸葛亮在历史上本身就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大多数历史学家人物他是个优秀的政治家,而非最优秀的军事家。以诸葛亮和马谡这种彼此欣赏敬慕交往的态度来看,马谡也绝对算不上优秀的军事将领,毕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马谡带兵打仗的本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做个参谋,出出点子还好。真正上阵杀敌的时候,就不行了。
其次,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据资料记载,当时街亭是有个小城(或者旧军寨)的,诸葛亮派他去之前,也知道这里当道有险可守,便命其当道据守。据资料作者所说,他去街亭那里看过,一马平川的一个地方,当时马谡带2万人,而张?(这字念:霞)和司马懿的部队是解救整个西北危局的,人数数倍于马谡。在一个无险可守的地方,怎么抵挡那么多军队呢。那个现有的小破城或着旧军寨,估计早已经破败,重建维修需要相当长时间,军情紧急,马谡除了据守山头险地,没别的选择。唯一的错误,就是忽视了这山上没有水源(哪怕有一个泉眼也行啊)导致了最后的失败。其实街亭之败基本是个定局,换谁,谁也受不住。
假如马谡早死一年。
马谡卒年三十九
郭嘉卒年三十八
马谡参军
郭嘉祭酒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马谡献计平南中
郭嘉遗计定辽东
马谡“攻心为上”
郭嘉“兵贵神速”
马谡纸上谈兵的代表人物
郭嘉大神(诸葛亮都要避其锋芒,等到他死后才敢出山)
结论:有时候多活一年远不如早死一年!
如果马谡识趣点在三十八岁就病逝历史又会有什么变化?
诸葛亮:痛哉幼常,惜哉幼常。假使幼常在此,亮何至于此
易中天:天纵奇才马谡的病逝,使蜀国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
网民:诸葛亮只是政治高手,论军事马谡完爆诸葛亮
马谡到底是不是诸葛亮杀的?来看易中天的解析!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