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环境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2.1.1 自然地理条件
我国地域广阔,山地纵横,自然地理复杂多样。大陆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部青藏高原,中部的山地、丘陵和盆地,再到东部的平原及低山丘陵。高原、山地和丘陵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 79%,盆地和平原约占 21%。
我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 1000km2以上的河流就有 1500 多条。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等水系顺地势向东或向东南流入太平洋; 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等向南出国境后流入北部湾和印度洋。我国西部和北部多发育内流河,主要源于高山冰川、冰雪融水,流向下游洼地积水成湖或消失于荒漠中。塔里木河是最大的内流河。
我国湖泊众多,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最多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淡水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等。青藏高原主要分布着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湖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 7%,为陆地国土面积的 14%,且 20% 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35%的国土受到土壤侵蚀或荒漠化的影响。长江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的35.2%,人口占全国的53.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4%,属人多地少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长江以北耕地约占全国的 59.2%,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 14.7%,人口占44.4% ,属水资源短缺的地区。
以全国性分水岭或雪线为界,考虑长时间周期、大空间尺度,初步考虑全国地理环境可划分为 7 个大区( 图 2.1) :
Ⅰ.东北山地平原区;
Ⅱ.华北平原区;
Ⅲ.中南山地丘陵区;
Ⅳ.西南中高山区;
Ⅴ.黄土高原区;
Ⅵ.北方干旱沙漠区;
Ⅶ.青藏高原区。
图 2.1 中国地形地势分区示意图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约 70%的国土面积受东南风及西南季风的影响,是一个明显受季风影响的国家。东南地区多雨潮湿,西北地区少雨干旱( 图 2.2) 。
我国季风区的冬夏季风都很盛行。四川及滇东一带是我国季风区中季风指数最小的区域,因为那里是东亚季风区与印度季风区的转换区域。其东部的东亚季风区,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季风雨属于极锋雨性质; 其西部的印度季风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降水主要在夏季风控制区内。
由于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国平均年降水量 650mm左右,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南沿海多年平均降水量可达 1500mm 以上,西北地区却低于 50mm。在时间上年降水量的 70% ~80%集中在每年的 6 ~9 月份,按正常年降水量,可划为 5 个降水量带。
1) 年降水量大于 1600mm 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包括台、闽、粤、琼的大部分,浙、赣、湘、桂的一部分,以及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东南坡等地。其中,台湾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 2000mm,有“雨港”之称的基隆 2910mm,台湾省山地达 3000 ~4000mm,台北东南不远的火烧寮( 海拔 420m) 在 1906 ~ 1944 年间平均年降水量 6557.8mm,最多的一年( 1912年) 达 8409mm,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的巴昔卡,1931 ~1960 年平均年降水量 4095mm,是大陆上多雨之地。
2) 年降水量 800 ~ 1600mm 带,主要分布在淮河、汉水之南,包括长江中下游和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大部分地区。
图 2.2 中国多年平均降雨量区划图( 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3) 年降水量 400 ~ 800mm 带,一般指淮河、汉水以北的秦岭山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边缘山地丘陵,并包括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
4) 年降水量 200 ~ 400mm 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草原带,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天山、阿尔泰山迎风坡低山带。
5) 年降水量 200mm 以下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沙漠或盆地中部。其中,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在 50mm 以下,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的且末年降水量 18.3mm,若羌 15.6mm。吐鲁番盆地西缘的托克逊,年降水量 5.9mm,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2.1.2 区域地质环境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构造带汇聚部位,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挤压碰撞是中国大陆最主要的地球动力源。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边界上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两种岩石圈活动构造带的汇聚作用造就了中国的大地构造格架和地势的基本轮廓,也决定了中国大陆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多样性和频发性。
中国的大地构造单元基本是古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所奠定,一级构造单元划分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系、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塔里木地台、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华南地槽褶皱系、滇藏地槽褶皱系、喜马拉雅地槽褶皱系、台湾地槽褶皱系和南海地台等。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形迹是在这些构造单元基础上发展演化的,可以说这些构造单元也控制了中国的地貌、地层和岩性分布。
我国的冲积平原、黄土梁峁、沙漠戈壁、岩溶石山、青藏高原和峡谷地貌形态是有其深刻的地质构造背景的。在地层方面,我国的太古宇(Ar)变质杂岩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如太行山、泰山、嵩山、燕山、阴山和辽东等地;元古宇(Pt)轻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华北、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地;古生界(Pz)以海相沉积为主,主要分布在华北、扬子沉积区、华南、天山内蒙古、昆仑秦岭、西藏滇西、喜马拉雅山脉和台湾岛等地;中生界(Mz)发生沉积分异,三叠纪时南方为海相,北方为陆相,到侏罗纪时整体转为陆相为主,白垩纪—第三纪(古、新近纪)时基本为陆相沉积,东部地区多分布火山堆积。
我国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在闽、粤沿海和东北北部;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华北和长江流域,多以小规模与前寒武纪地层相伴出露。
中国大陆东西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的交叉,使中国的山脉和盆地形成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分区特点,地质灾害的区域空间分布同样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
在东西方向上,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和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雪峰山两条线为界,西区高原山地海拔高,切割深度大,地壳变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干燥,风化强烈,岩石破碎,主要发育地震、冻融、泥石流和沙漠化等地质灾害;中区为高原、平原过渡地带,地形陡峻,切割剧烈,地层复杂,风化严重,活动断裂发育,主要发育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面变形、黄土湿陷和矿井灾害等地质灾害;东区为平原及海岸和大陆架,地形起伏不大,气候潮湿且降雨量丰富,主要发育地震、地面变形、崩塌、泥石流、滑坡、河湖灾害、海岸侵蚀、盐碱(渍)化和冷浸田等地质灾害。
在南北方向上,天山—阴山、昆仑—秦岭和南岭等巨大山系横贯中国大陆,这些山系分布区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灾害严重。它们的相间地带(大河流域),土地沙化、盐碱化、黄土湿陷及水土流失、地面变形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
从自然属性而论,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也是地质灾害严重区。中国地质灾害的区域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带性,主要集中在构造活动剧烈地区,如南北向构造地震带,既是地势剧烈变化地带,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集中发育区,其次是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山地地带。
从社会属性或灾害属性层面分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居民的生存安全;平原或盆地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和重大损失,尤其是经济社会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华北平原和环渤海地区,山间断陷盆地城市如太原、大同和西安等。
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城镇及大型工矿企业、骨干工程密布,人类活动频繁剧烈,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小规模崩塌、滑坡或泥石流也会造成重大灾害。调查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地区的地质灾害正由自然动力型向人为动力型发展,由点状向带状、树枝状、片状发展。
2024-10-2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