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算病句吗?是否鲁迅的笔误?
孔乙己在鲁迅笔下,是一个善良而可悲的形象,人不是坏人,读书也不是坏事,但偏偏在那个腐朽的封建思想和黑暗的科举制度下,孔乙己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窃书不算偷”来自我安慰的旁人眼中的“迂腐穷书生”,着实可悲。
在《孔乙己》故事的结尾,鲁迅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句子中有“大约”,也有“的确”,于此,也有朋友指出,鲁迅的这句话是不是病句,存在笔误?
其实,就颜小二搜集的资料和分析来看,从绍兴方言的角度来说,这句话可能是方言中的一种表达,算不得是所谓“病句”或者说“笔误”;而从情感上看,鲁迅的这句话中的“大约”和“的确”倒是生动展现了鲁迅对孔乙己这类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同情”和“悲哀”。
或者这么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抵便是鲁迅写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的情感了吧。
1、鲁迅与绍兴方言鲁迅写文章,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是喜欢用绍兴方言的。关于这一点,从鲁迅的女弟子萧红对于他的相关回忆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萧红曾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用了大量绍兴方言以及习惯语行文,整篇文章充满生活气息吗,让人十分亲切,至于萧红为什么这么做,主流说法有两种。
其一,有朋友指出,萧红之所以用绍兴方言行文,大抵是受鲁迅先生的影响,毕竟萧红是鲁迅的得意弟子,耳濡目染之下,萧红便继承了鲁迅先生行文贴近真实社会的习惯,而文章中的绍兴方言,或许便是萧红有意无意用这种方式给文章注入生命活力。
其二,也有朋友指出,萧红之所以在行文中使用绍兴方言,更多是为了表达自己对鲁迅先生的尊敬与怀念,特地模仿鲁迅先生的行文特色。
不管理由是什么,我们大抵也能从侧面看出鲁迅先生对绍兴方言的“衷情”。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于日常生活中和人交谈,许多时候说的也是绍兴话,这一点他曾在《南腔北调集》中提到:
“据说,我极喜欢演说,但讲话的时候是口吃的,至于用语,则是南腔北调。”
而鲁迅自己是绍兴人,绍兴境内南山北海,而那里的方言素有“十里不同音”雅号,于此,鲁迅可不就是“南腔北调”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绍兴方言中,存在四个音节的词,当两个词语连用时,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可能发现但不确定的“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孔乙己》中最后一句里的“大约的确”可能便是绍兴方言的习惯。那么鲁迅先生于《孔乙己》中写的最后一句话,也说不上错。
2、鲁迅的“哀”和“怒”除了方言,鲁迅先生在最后一句话用了“大约”又用“的确”,还隐藏了他对“孔乙己”这类人的态度,他既“哀”也“怒”。
在颜小二看来,对于故事中的孔乙己,鲁迅并非是全盘否定的一种态度,他的态度,以故事中“我”的视角展现出来,是一种掺杂着同情,又有点“怒”其不争气的复杂情感。
我们单从《孔乙己》的故事情节来看,可以看到孔乙己虽迂腐,但却善良。
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没能获得功名,但也没有另谋出路的打算,甚至在填不饱肚子的境况下,还是“端着读书人”的架子,成为馆子里唯一一个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在故事的背景中,穿长衫的一般是中上层社会的人,而站着喝酒的人,一般都是靠劳力营生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
而孔乙己的经济状况甚至还比不上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他靠帮人抄书赚点微薄收入,但又吃不了抄书的苦,继而有了窃书卖掉换钱的“行为”。这无疑是知识分子的“堕落”。
当他“之乎者也”的时候,人们嘲笑他“偷书”,他又以“窃书不叫偷”来自欺欺人,这是孔乙己的“迂腐”和悲哀。
但是,在那个物资紧缺的时代,他一个没有正经活计、赚钱困难的落魄读书人,可以将自己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吃,耐心教故事中的“我”写“茴”字,也足见他天性善良。
因为孔乙己的迂腐,孔乙己的自欺欺人和自甘堕落,鲁迅“怒”,但鲁迅亦同情孔乙己,因为他善良。
至于为何那个社会会出现善良而又迂腐、甚至在自欺欺人中自甘堕落的“孔乙己”呢?这才是鲁迅《孔乙己》这篇文章的重点:因为那个时代下黑暗的封建制度以及科举制度,也因为那个时代对穷苦人的凉薄,凉薄到“穷人不同情穷人”,亦因为那个时代下的“功利”氛围。
读书,早已不再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而是“加官进爵”和“荣华富贵”。
正是因为这种被扭曲的“读书观”,这种功利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制度科举制的黑暗,也最终“养成”了无数善良而迂腐且自欺欺人的穷书生“孔乙己”。这是一类人的不幸,亦是一个时代的可悲。
所以,在颜小二看来,鲁迅在《孔乙己》末尾的那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里面蕴含了他的两种感情。
“大约孔乙己死了”,是鲁迅的一种感情表达,表达了他对孔乙己这类读书人的同情。
“孔乙己的确死了”则是鲁迅另一种情绪的表达,即明明满腹圣贤书,却以“窃书不是偷”来自欺欺人,自甘堕落,如何不叫鲁迅“怒”呢?
3、如何品读鲁迅的文章既然谈论到鲁迅《孔乙己》这篇文章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不是病句这个话题,颜小二虽不才,但也希望自己品读鲁迅文章的“心得”可以给各位提供一些帮助,来谈谈“如何品读鲁迅文章”这个问题。
喜欢鲁迅的朋友应该知道,鲁迅的行文特色和我们现代不一样,与古代亦有差别。比起白话文,他的一些表达略显晦涩,比起古代的文言文,鲁迅的表达又太过通俗。
其实,就和《孔乙己》这篇文章类似,鲁迅的文字里面,有许多一语双关,只要我们了解鲁迅行文的时代背景,了解故事核心背后在暗指什么,我们便能多少体会到鲁迅文字里面的那些“小批判”、“小暗示”了。至于“所谓病句”,只要我们结合鲁迅文章主体思想,能够获得一个“说得通”的理由,又何尝不可呢?
毕竟,鲁迅先生不是“语文老师”,而是“心灵医生”,品读鲁迅文章的时候,因本末倒置下而顾此失彼,就太可惜鲁迅先生的好文章了。
另外,像鲁迅《孔乙己》这类发表在《新青年》刊物上的文章,除了鲁迅自己撰写并校对外,也会有编辑进行校对,所以,对于鲁迅文章中的措辞,我们在表达上纠结,着实没有太大意义。毕竟,就鲁迅先生略显严肃的性格,以及那个时代中发表这类刊物背后工作者的“严肃”,纠结所谓病句,意义不大。毕竟,能发现“人性弱点”且经久不衰的鲁迅先生,大抵比我们严谨得多。
同时,鲁迅先生打动我们的,从来不是华丽的措辞,而是文字背后,一针见血的犀利,各位觉得呢?
参考资料:《孔乙己》、《回忆鲁迅先生》、《南腔北调集》等。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在《孔乙己》的结尾,鲁迅没有明确地告诉人们孔乙己究竟有没有死和怎样死去的,篇末只是以小伙计的一句话作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可能性,“的确”则是完全确定。表面看来,这在逻辑上有些矛盾,是病句,其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这一句话不仅是合乎逻辑的断定,而正是鲁迅独具匠心之处,并非鲁迅笔误。
01 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来看,这句话并不矛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里的“孔乙己的确死了”,从反映事物的模态看是实然性判断,断定孔乙己确实死了。“的确”是限制“死”的,“大约”是或然性判断的逻辑标志,在这句话里作句首状语,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
由此可知,“大约”和“的确”不是同时限制“死”的,所以,从形式逻辑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判断并不存在什么自相矛盾。
从辩证逻辑角度来看,鲁迅为何通过小伙计“我”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又为何用“大约”予以限制说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呢?
小伙计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合乎作品所反映当时的客观实际的真判断。这是因为:
第一,从作品反映孔乙己所处的经济地位看,孔乙己的“死”是势在必然,是“的确”的。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书,换一碗饭吃,但由于染上了 “好吃懒做”的恶习,“坐不到几天,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后来因生活所逼和为满足喝酒嗜好,“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结果被“打折腿”,以致只能“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手当脚“慢慢地走”。
很显然,孔乙己已濒于死亡的边缘了。在封建社会里,孔乙己以穷愁潦倒而悲惨地了结一生是必然的结局。因此,小伙计作“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判断是合乎客观事理的,是实在的。
第二,从作品反映孔乙己所处的地位看,说“孔乙己的确死了”也是必然的。
孔乙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是密切关联的。他是一个深受封建教育制度残害的典型形象,曾“读过书”,一度角逐于仕途,梦想“进学”挤进“长衫帮”的行列,成为人上人,但“终于没有进学”成了一个跌落到下层的知识分子,“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他在政治上自然也就陷于绝望的深渊,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最后在被人们遗忘中死去。因此,小伙计断定他“的确死了”也是在事理之中的。
第三,从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亭酒店身体已经不能支撑的惨状:被打断了腿,用手走路,话声“极低”,“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直至翌年年关小伙计“终于没有见”,作出“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实然性判断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小伙计为什么在“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句首用“大约”予以修饰?我们又为什么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也是合乎逻辑的断定呢?
首先,孔乙己社会地位不足轻重,他的死活不会引起社会上人们的关注,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过是个逗趣的笑料,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因而他的死当然是无声无息的,不会给人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其次,从咸亨酒店拿柜对孔乙己的态度来看,孔乙己只是他们借以逗趣,“引人发笑”的玩物,在端午和年关,掌柜的念念不忘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对于孔乙己的死活自然是毫不关心的。
而小伙计对孔乙己却是不乏同情之心的,因为过了一个年关到又一个年关都“没有看见他”,所以用“大约”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很自然的,这一判断表示“孔乙己的确死了”具有很大可能性,是合乎论理的真实判断的。
鲁迅先生巧妙地把两个表面上有逻辑矛盾的“大约”、“的确”,用于一个判断。这是辩证矛盾的统一,总结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从而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罪恶。这正是鲁迅的神来之笔。
02 孔乙己的死是偶然还是必然,是社会原因还是个人性格悲剧?凶手是谁?小说前三段为我们展现了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环境——咸亨酒店。这里有站着喝酒的短衣帮,有慢慢坐喝的长衫主顾,有一副凶脸孔的掌柜,有专管温酒的伙计,短短的三段为读者描画了江南小镇的社会风情图:等级森严、贫富悬殊、富者不劳而获,贫者生活艰辛。
这一环境为孔乙己的人生命运笼上一层悲剧色彩,预示着其不幸命运是必然的。
孔乙己的周围人物,对孔乙己,他们做了些什么?是否是置孔乙己于死地的元凶?孔乙己偷人家的东西,被吊着打,脸上又添新伤疤,是他在肉体上被人欺凌践踏却又无力反击的痛苦,那么作为一个读书人,死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金科玉律,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只能忍受任人践踏的命运,这是他心灵、精神上的伤疤。
这个伤疤是致命的,是最怕人触及,可是却屡屡被短衣帮故意击痛、刺破,然后见其流血,穿心的疼痛,短衣帮在这种难忍的剧痛中获得变态的快乐:“哄笑”。这一无聊、麻木、冷漠的人际环境,是孔乙己走向死亡的重要推手。
再看看酒店的掌柜,这一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一副凶脸孔,在孔乙己“已经不成样子”,成为一个将死的人,他仍然同平常一样,依然极尽嘲笑轻蔑之能事,没有一点人性的温情,却依然将脚踩在极度痛苦的灵魂上。他是孔乙己走向死亡的又一双无形推手。
最后是不曾显山露水的丁举人。孔乙己竟偷到丁举人家,我认为是作者有意而为,是让孔乙己与另一个读书人见见面,看看这个读书人的真面目,谁知:
“先是写服辩,然后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既在思想上羞辱孔乙己,又在肉体上残害孔乙己,让人目不忍睹,心惊肉跳,最终将孔乙己的精神和肉体猛烈地击碎。丁举人是击中孔乙己生命要害的那根棍棒!
丁举人、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不同的是,丁举人有幸爬上浪尖的人,成为统治阶级的权贵人物,凶残、冷酷、鱼肉百姓;孔乙己,被无情的浪潮所湮没的不幸者,卑微、善良、可笑,成为统治阶级愚弄、凌辱、而又不自觉的可怜而又可气的悲剧人物。
孔乙己,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最后悄然离开生命的舞台,被人遗忘,但是致其死的不是丁举人,也不是掌柜、短衣帮,他们都是整个封建制度、封建文化的畸形儿,他们只能是一双推手、一根棍棒,真正的元凶是孔乙已赖以生存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所以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无可置疑的,是“的确”死了。
同时,在如此黑暗、凶残的人吃人的社会,没有人去关注孔乙己,去关心、帮助孔乙己,所以孔乙己如同一片枯叶在寒风瑟瑟中悄然辞枝,谁也不会介意,谁都不会知道。所以,他的死又是“大约”死了。
针对“‘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算病句吗?是否鲁迅的笔误?”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不是病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从字义上来说“大约”是时间副词,表示对所说的事情不能确定;而“的确”是程度副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而“的确”的反义词有:好像、貌似、大概、或许,而这些词与“大约”都是近义词。那么,这样一来,“大约”与“的确”就是一对反义词,鲁迅在文章中写“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一看,确实是一病句。但是,这正是鲁迅先生独特的文风,他这样用是有他的深层次的意义。
孔乙己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十分可怜的文化人,隐喻了当时黑暗环境里的弱势群体,是广大受压迫人群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你越是弱小就越是被人欺负,你越是孤苦无助,就越会被人瞧不起,鲁迅先生想通过自己的笔来为那些弱势群体呐喊,给他们一丝生的希望,所以他不希望孔乙己死,只想通过孔乙己来向世人展现生活在黑暗环境里的那些弱者,想告诉世人在那个黑暗的环境里还生活着那样一群孤苦无助的人。
鲁迅先生痛恨黑暗的环境,同时对那些生活在黑暗环境里的弱小群体,不思进取,不肯抗争的病态心理,感到失望,就如孔乙己一样,本来是一名读书人,现在连自己都无法养活了,还不愿意出力谋生来养活自己,仍沉睡在自己黑暗的生活里,被人耻笑仍不以为辱,最后被打断了腿,也不能觉醒,在那个社会里,没人在乎像孔乙己这样一群人的死活,所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想通过孔乙己的死,来唤醒那些沉睡在黑暗环境里,已经麻木的弱小人群,为了生活,为了生存而敢于抗争。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或见解,欢迎关注我或在下方留言,非常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
这句话听起来是一个病句,但是从鲁迅基于同情的角度来说的话,这只是他用来表示不乐于听到孔乙己独自死去的悲惨情景的一种情感抒发罢了,这才在一句话当中用了“大约”跟“的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并不能的确是鲁迅的笔误。
鲁迅是谁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来改名周树人。他不但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民国时期的文学家,同时还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跟随其他人一同前往日本学医的时候,发现治病救人并不能改变国人悲惨的命运。特别是在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的时候深受刺激,发现不少国人的愚昧,决定弃医从文,希望以此来唤醒众多国人。
鲁迅这个名字是他在回到中国后,在《新青年》上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随着《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爆火之后,鲁迅这个名字很快就被文学界的文人知晓,这个名字同样伴随着周树人一生,比他的真实名字更出名。
鲁迅的一生写过不少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都是对旧社会的一种批判,但也有不少是对文学的研究,所以他才会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方面有重大的影响,就连韩国跟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思想文化领域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短篇白话小说《孔乙己》鲁迅写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出自他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这也是他在五四”运动之前,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虽说写的是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小人物孔乙己,在众人的嘲笑下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依然没有放弃作为读书人的自尊,即便如此依然看不起默默劳作的劳苦大众。从侧面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一级封建制度下“吃人”的本质。
为何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虽说当时已经是20世纪初,科举制度也已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依然在当事人的心里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当初的传统,不少封建教育依然盛行,所以鲁迅才以孔乙己为主人公,写下这个让人深思的短片小说。特别是最后那句看起来像病句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是对那些依然处昏迂腐、麻木不仁的底层劳动人民的一种可怜跟惋惜之情。
与其说写的是孔乙己这个人,倒不如说写的是处于旧社会生活下的众多老百姓。孔乙己只不过是他们众多人当中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孔乙己这样的人。他们一直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却依然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真正成为人上人,从处于剥削阶级的最底层摇身一变成为剥削者。
“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句中虽然在出现了“大约”这样模糊词汇的同时还出现了“的确”这样肯定的词汇,但它肯定不是一句病句,原因有二。
其一,《孔乙己》是鲁迅早期作品,校稿严格。
鲁迅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其后,鲁迅便以一位绰号为“孟夫子”的老乡创造了“孔乙己”这一不朽的文学形象,《孔乙己》也成为二十世纪最受好评的短篇小说。鲁迅早期创作,都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约稿人为钱玄同,钱玄同的文学素养极高,对稿子的要求很高,而鲁迅对作品的要求也很高,因此,二人对稿子的校订,一定是非常严格的,更何况,当时的出版业也不像现在的新媒体行业,是有多重把关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的病句,故而,以鲁迅创作的严格要求和当时的出版环境来看,作品中不可能出现明显的病句。
其二,“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类似于现代汉语口语中“可能他真死了”,是汉语的惯常表达。
读者对“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感到别扭,并不是因为此句中既有“大约”又有“的确”,而是对“是”字感到别扭,现代汉语中同样有表模糊的词汇和表确定的词汇连用的,比如“可能他真死了”,当我们听到“可能他真死了”时,我们并不会感到别扭,那是因为这句话里没有“是”字,加上一个“是”字,就变得欧化了,不中国,所以我们会感到别扭,如果鲁迅当时写的是“可能孔乙己真的死了”,我们就会觉得很舒服了。
“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中,“大约”表达的是一种模糊的态度,是作者的态度,而“的确”表达的是肯定的态度,是其他人的态度,作者将“大约”和的确连用,表达的是作者对他人态度的态度,既作者不确定,他人那么肯定的事情,是否是真的。
总之,“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一方面违反读者眼中的作者拥有上帝视角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违反汉语的通用表达习惯,所以读起来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