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处理

 我来答
心理老师Miss蟹
2022-08-09 · 知心、护心、育心,专注少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老师Miss蟹
采纳数:62 获赞数:6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亲,孩子有攀比心理,建议这样处理:

首先,接纳和理解孩子,先肯定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以安放,父母再提建议,会更有利于接受,肯定孩子的审美观念,你想要的东西是挺不错的,可是我们可以欣赏它,并不一定要拥有它,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很多,我们不可能都揽为己有。

其次,和孩子一起辨析是否有要的价值。和孩子讨论,是否真正地需要拥有,如果家里已经有了类似的物品,我们还用得不错,买了只是浪费,那么可以不买。如果没有,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如果孩子所要的物品太过昂贵,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担的,就坦诚相告:“如果买了你想要的,咱家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甚至进入财政赤字状态,入不敷出。”顺便给孩子普及一下理财观念,做到理性消费。

第三,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攀比心理。建议把攀比心理正确引导到理性竞争方面,不是在物质上比享受,比阔气,而是在其它精神方面,比如心灵的富足,学业的优秀,有句话讲“不比新衣比志气,”内心的富足要比单纯物质上的享受更富有。同时告诉孩子即使我们现在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希望通过未来的努力和奋斗,可以创造更好的幸福,也拥有助人的能力,有时给予比接受更幸福。

孩子爱攀比,家长巧应对

小墨栀5263
2020-09-17 · TA获得超过1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51.6万
展开全部

家长们总是会碰到孩子想要小伙伴有的东西,可是并不可能每次都能满足,更何况就算有能力满足孩子,这样的满足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孩子们碰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时,就会想要爸爸妈妈也给自己买一个,这种行为本身其实只是孩子对于自己没有的物品有所好奇,就算爸爸妈妈真的买给孩子了,说不定孩子拿到手几天就又想要其他更好的东西。

对于有孩子这样的行为,家长们想一想就会明白,孩子这是有了攀比心理。家长们如果不谨慎对待,小心处理,很可能就会让孩子的攀比心理不断增强,这样带来的后果很可能会让家长更加头疼,甚至苦不堪言,一旦忍耐不住,可能就会下意识的冲孩子发脾气,这样又会带来更多的坏处。

其实攀比心理是必然产生的,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自我判断能力、自我分析能力目前都尚未发育完全,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只能依赖同龄伙伴的接纳、认可、肯定来确认自我价值。孩子们攀比、炫耀,大多是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同。这样的心态得不到正确处理,攀比心理就会节节攀升。为了家长们能够更好的处理孩子们因攀比心理引起的行为,了解一下刺激攀比心理的因素尤为重要。

刺激孩子攀比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1、 视觉刺激

“爸爸妈妈,班上同学好多都有手机了,我也要! ”

“爸爸妈妈,同学的书包比我的好看,我也要那样的!”

“爸爸妈妈,别人的玩具我没玩过,我也想要!”

每一次,孩子想要的东西基本都是从别人那里看到后,才会想到向爸爸妈妈索要,希望自己也能得到。这是因为视觉的刺激,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些东西时没有的,明白到了自己的不完美,所以会产生思想方面的压力。

2、 同伴刺激

当孩子看到同学、同伴有的东西自己没有,会想到自己为什么没有,应该怎么样才能得到,更有甚者会觉得同伴会不会瞧不起自己。

孩子们单纯的思想不会想到自己没有的和别人有的东西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会想到是不是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所以自己没有,也不会想到会不会是因为别人喜欢那种类型的玩具、那种类型的书包等等所以别人有自己没有。

这种时候,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只能是求助父母,希望能够用各种方式从父母这里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3、 家长刺激

当孩子们想要的东西从家长这里得到满足,或者家长自己心态出现问题,有了比孩子更重的攀比心,孩子们的攀比心理就会不断加强。

在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阶段,家长们依旧竭尽自己所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是不可取的。盲目的满足孩子对于“我没有”的需求,会让孩子“得寸进尺”,明白只要自己想要家长就会给,那么下一次,再下一次……孩子们还会有类似的要求,甚至越来越过分,让家长难以承受。

此外,家长们自己如果心态失衡,把孩子的这种需求当做显示自家条件比别家好的方式,那么就会影响孩子学着家长的攀比行为发展,思想上更加走偏。

以上的这些刺激因素会让孩子的攀比心理萌芽、增长,而家长们的处理则重要到影响孩子的攀比心理发展情况。

1、 无条件满足孩子需求,会让孩子攀比心理难以控制

像前文提到的,每一次家长对于孩子攀比行为的满足,都是在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让孩子以后再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都会向父母求助,一旦父母有哪一次满足不了,孩子可能会因此大闹,引起家长的暴躁情绪,这样带来的结果会让孩子的思想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

2、 强行压制孩子攀比心理,会给孩子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有了攀比心理,就是错误的,一定要趁早压制。在孩子向家长求助时,很可能家长就会直接的告诉孩子自家条件比不上别家,少提那些无理要求等等,甚至因此而指责孩子。

这样一来,孩子们寻求认同的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家长的指责、埋怨,更会加深孩子的自卑感。

3、 家长攀比带来的影响,让孩子攀比心理“变态发展”

前文提到,部分家长将孩子在同伴间的攀比当做自己攀比的舞台,除了会在孩子面前起到反面教材作用外,还会加重孩子同伴家长的攀比行为,进而影响到孩子学习的大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会造成孩子攀比心理的“变态发展”。

既然家长们对待孩子攀比心理的方式如此重要,那么哪些方式是正确的呢?

1、 辩证看待孩子的攀比行为

作为家长,当然要先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就不能将孩子的攀比当做自己的舞台。此外,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攀比行为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了解孩子的攀比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

当孩子有了攀比行为时,如果家长认为某个需求可以予以满足,在满足孩子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给孩子买这样东西不是因为孩子看到别人有才买的,而是经过考虑认为可以买。

而对于家长看来有些无理的要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觉得这个要求无理,为什么不应该提这个要求,帮助孩子明确分析自己的需求。

2、 教会孩子金钱的意义

小孩子对于金钱的概念并不明确,也可能不理解钱是怎么来的。对于有攀比心理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告诉孩子钱是爸爸妈妈上班挣的,很辛苦,每一分都要花的有意义。


3、 帮助孩子建立理财观念

上学期间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规定每一天可以自由使用的零花钱数量,告诉孩子像攀比行为的需求要用自己的零花钱来购买。同时,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合理的运用零花钱,避免让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4、 引导孩子“正性攀比”

孩子的攀比行为不一定都是坏的,例如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攀比行为时,选择对孩子另类的攀比:孩子对家长说,xxx都有,我也要,家长对孩子说:xxx每次考试都是100分,我也要。

这样的办法其实是很有用的,当然,在此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什么样的攀比才是有意义的,例如好的学习方式的培养,例如加强某一方面孩子自身的特长、兴趣培养,例如技能方面的学习等等。这样一来,孩子才能“正性攀比”,将精力往对的方向使,也就没有精力再去纠结别人有的我没有这个问题了。

但是,这样的引导也需要有个度,一定不能让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因为成绩好了就嘲笑别人,自认为高人一等,一定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能因为别人某方面比自己差就因此而歧视,也不能因为自己某方面比别人差就因此而自卑。

孩子的攀比行为哪怕再让家长头疼,也依旧是不可逃避的问题,幼年阶段的孩子可塑性之强,可以说是任何阶段都无法超越的,在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孩子,切不可操之过急,引起反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