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应该怎么理解
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扩展资料: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出处:《论语·里仁篇》——战国·孔子及其弟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里仁篇
(1)原文大意: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不曾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
(2)原文解读:孔子说“我未见过好仁者”,这是令人吃惊的!也就是说:一个爱仁的人都没有,难道“仁”还值得热爱吗?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孔子这样说,一则是因为孔子把“仁”理想化,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二则是在当时社会,分封制全面崩溃,道德与伦理的规范还没有明确树立,强权与军事的行动愈演愈烈,到哪里去找一个百分之百的理想仁人呢?
2、《论语》介绍:
(1)《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3、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汉族, 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老二,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其父叔梁纥,其母颜氏名徵在。
孔子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音乐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4、经典语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通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好仁德的人,却没有什么可以崇尚了;厌恶不仁的人,他对仁的作为,只是不让不仁的东西影响到自己。我没见过能力不够的人,但谁能一整天致力于仁德呢?大概也有吧,但我没有见过。
【解义】
其一,世风日下。里仁篇开篇一气五则语录,把仁的地位作用说透了,说全了,这里转而谈现实。从应然到现实,反差极大:不仅没有真正“志于仁”的人,就连痛恶不仁的人也少见。这说明,周朝到春秋时代,社会的荣辱廉耻、善恶美丑已经完全混淆。
其二,拷问社会。孔子认为,人们失去对仁的信守,是社会的责任,是整个社会崇尚仁德的的信念已经缺失。社会善恶混淆,仁德冷漠,民众对仁的信仰自然淡化。如此,才造成害仁的社会现实:喜好仁德之人已经无所膜拜,厌恶不仁的人也只限于自身不受感染。
其三,仁成弃儿。仁是心性的内修,外化就需奉献,奉献爱心,奉献实利。在拥兵者王、窃国者侯的时代,仁义礼信,早已是帝王公侯的做秀作践之物。社会不仁,民众焉能信守?更何况,东周战乱不已,民不聊生,温饱乃至生存都成问题,纵有仁心,何来余力?
【启示】
家国天下难免兴勃亡忽。从周公立德,到成康之治,西周之兴只花了一二十年时间,“天下安宁,刑措不用”的盛世只维持了四十余年,以康王之子昭王伐楚而葬身汉水(前976年)为转折,周朝如昨日黄花,日薄西山,很快走向衰落。至孔子时代,周朝“礼乐崩坏”已有四百多年,周礼不仅丧失殆尽,而且民风已是不仁不为耻了。
仁,是人心所向,是社会所趋。尽管人心不古,民风无救,孔子仍然坚守那份童贞和执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无人信而授之,因为他坚信自己恪守的是真理。这正是孔子的可贵。
向仁虽为人性,立仁却非民力。向仁,人人当为,人人可为,却人人难作为,或不愿为,甚至以尚仁为不荣、以不仁为不耻,这就需要追问社会之罪。罪从何来?“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昏君,何有奸臣?没有作恶之官,何有刁蛮之民?这就是孔子“盖有之矣?我未之见”的心中块垒。
参考资料: 《劝世忠言-我说论语》
孔子说:「我未见过好仁者,亦未见过恶不仁者。」好仁者,此人以行仁为所好。恶不仁者,此人遇见不仁之人则厌恶之。好仁者,恶不仁者,孔注就两人解说,先儒亦有作一人解说,以为一人心中有好有恶。两说可以并存。
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安国注:「难复加也。」尚亦通上。好仁的人,凡事皆依于仁,此是实行仁德的上等者,无人更上于他,所以难再加乎其上。皇《疏》说:「故李充曰,所好惟仁,无物以尚之也。」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厌恶不仁者的人,其为仁矣,他的为仁,即在「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依皇《疏》说,此人既厌恶不仁者,便不与其亲狎,不仁者便不得以非理不仁之事加陵于此人之身。所以孔安国说:「恶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义于己,不如好仁者无以尚之为优。」恶不仁者,虽然比不上好仁者,但能远离不仁者,洁身自好,而不为恶,亦得为仁。皇《疏》又一解释:「其,其于仁者也。言恶不仁之人,虽不好仁,而能恶于不仁者,不欲使不仁之人以非理加陵仁者之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