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些超级小故事,三百字左右的 40

 我来答
zzz18874151578
2012-11-21 · TA获得超过1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633
展开全部
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的东晋,国都建康有个慧力和尚,打着皇帝的幌子到处化缘捞钱。这天,他假借要在中华门内建造瓦罐寺的名义,又想捞一笔钱来花,便筹划搞了一场募捐活动。
  这天,慧力和尚特地请来了赫赫有名的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和其他一些权贵,为表风雅,也把画家顾恺之请来作陪,席间共有二三十人。
  慧力和尚是个势利小人,眼中只看见那些权贵官僚,冲着他们低头哈腰,对顾恺之这样没财没势的穷画家,只是倒了一杯茶便置之不顾了。顾恺之看在眼里,冷笑一声,低头只顾喝茶,并不理会。
  等大家落座之后,慧力开口了,在为当今皇帝歌功颂德了一番之后,紧接着也把四大家族夸得天花乱坠。说完,捧出一本大簿子,请大家随喜布施。
  在当时的建康,庾家是大宗族,财大气粗,庾家代表也不推让,拿过本子提笔就写“捐钱十万”。慧力一看,一下笔就开了这样气派的大盘子,欢喜得眉开眼笑,忙不迭地打躬作揖。又走到旁人席上,请别人认捐。见庾姓已经写了,那王、谢、桓三大家族怎肯落后,也都纷纷提笔,跟着写上“捐钱十万”。接着簿子递到顾恺之前面,顾恺之看也不看,只是淡淡地说:“还是请各位先来。”说完,杯子一举,照旧喝他的茶。
  慧力和尚本来就看顾恺之穷酸小气,见他不理不睬,也不便生气,顺势把脸一扭,将化缘簿子挨个轮流传下去。其余在座的官绅们没有办法,有捐一万,有捐五千,也有捐八百的。末了,慧力又走回到顾恺之面前,双手把簿子一送,故意激他一句:“请顾将军施舍。”
  这表面是对顾恺之的恭敬,其实是想丢顾恺之的脸,叫他当众出丑。顾恺之见化缘簿子又送了过来,点头笑笑,把茶杯一放,大大咧咧拿过簿子,连画几下,画好后把簿子一合,还给慧力。慧力和尚心想:这穷鬼一定是捐得太少,不好意思,因此把簿子合上了。他诚心要让顾恺之出丑,眼珠骨碌一转,又想出了个坏点子。他装模作样打开化缘簿子,声称要把众人的捐款宣读一下。当读到顾恺之时,慧力脸色一变,突然结巴起来:“一……”他这一打愣,四座都竖起耳朵,要听听到底捐了多少。慧力结巴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报出个数儿:“一百万!”
  “啊!”顿时语惊四座,四大家族也一个个惊得眼都斜了。顾恺之看着满堂混乱,慧力和四大家族惊讶成这副熊样,心里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站起来一甩袖子离开了。
  顾恺之素不信佛,捐这么多钱做什么?难道他比四大家族还有钱?原来顾恺之爱好画画,画就是他的命根子,画起画来,人都变得痴了,所以号称“画痴”。今天,他看到那些势利小人互相比阔,心里作呕,于是痴性大发,干脆就捉弄这帮人一把,提笔写了个“一百万”,把众人唬了个不亦乐乎。其实顾恺之全部的家私,也不值一百万呀!
  过了不多时日,瓦罐寺就要建成了。这天,慧力和尚派人到顾恺之家讨钱。顾恺之早把这事忘了,听后不由一愣,然后眉头一皱,说道:“钱好说,等你们瓦罐寺落成的那天就付。”他关照来人,回去叫慧力和尚一定留一间便殿,把墙壁刷白。
  第二天一早,顾恺之叫童子备好画笔和颜料,跟着他来到瓦罐寺。进入便余碰殿,他避开僧人,关起门来开始在壁上作画。该吃饭时,只叫知客僧送一点斋饭;该休历毁做息时,就在地上和衣休息一晚。天天如此,一直画了一个多月。
  到瓦罐寺开光前一天,顾恺之把慧力和尚叫到便殿,吩咐说:“我给你们画了一尊金粟如来像,马上就要点睛了。从明天起,你们打开这座殿门,第一天来看画的,每肢衡人要他施钱十万;第二天来看画的,每人要他施钱五万;第三天以后,随人自愿施舍。我捐的一百万钱,包在这三天之内付清。”
  那慧力和尚定睛看看佛像,也看不出有什么出奇,但不好多说,只是口头上连声答应,心里却充满怀疑。顾恺之在画上点睛之后,就关上殿门回家了。
  第二天,寺里的和尚把殿门一开,忽见大殿内金光闪闪。那些和尚忍不住挤进一看,壁上的金粟如来面带笑容,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似要走出墙壁,全身光彩,闪闪发亮,把整个便殿照得金亮金亮的,于是“如来显圣”、“活佛现身”等传言立即传遍京城。这一天,争着来看金佛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果真三天不到,瓦罐寺就得了好几百万钱的捐助。其实,哪里是什么“活佛现身”,只不过顾恺之的画技巧夺天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罢了。从此,顾恺之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
徐霄nsgls
2012-11-21 · TA获得超过51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6万
展开全部
蒲松龄:妙诗讽贪官

  清代,有位侍郎名叫毕际,他邀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和一位尚书到他家做客。宴席上,尚书提议饮酒对诗,要求三字同头,三字同旁,韵脚不限。毕际是东道主,首先咏道:“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因蒲松龄和那位尚书正好分坐在左右,他巧妙地将宴席上的情况咏入诗中。

  尚书是个贪官,平日目中无人,欺压百姓。他接着咏道:“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若非朝廷官宦家,谁人能穿绸缎纱?”其诗大有盛气凌人之势。

  蒲松龄沉思片刻,高声吟道:“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条条狼狐狗!”诗中用“哭骂咒”反映了劳苦人民的一片怨言,用“狼狐狗”来影射像尚书这样的贪官。

  苏东坡:丹心要学月月红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

  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乎岩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包拯:嫉恶如仇,铁面冰心

  包拯,字希仁,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少年时,包拯就勤奋好学,“不为戏狎”;成年后,他十分注意砥砺名节,立志做一个有所作为和情操高尚的人。宋仁宗天圣五年,未到而立之年的包拯就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出知建昌、天长县,累迁端州知州、监察御史、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卒于枢密副使。他为官二十多年,严于律己,以铁面无私,执法不避亲党著称,是北宋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位清官,赢得了历代官民的敬重。

  敏顷姿生活在朝政腐败、贿赂公行时代的包拯,却十分讲求为官清廉,即使稍不检点的行为,也不能为他所容。包拯在做御史中丞时,曾连续弹劾了两位三司使----张方平和宋祁,他们在朝廷是很有影响的人物。张方平在执掌三司使大权时,有一个开酒坊的富翁刘保衡,因拖欠官府小麦,折合一百多万钱,借贷无着桥绝,只有变卖家产,以偿债务。这时,张方平便廉价收购了刘家的宅院。这桩不名誉的事被包拯知道后,上奏仁宗,罢免了他的三司使职务,贬为滁州知州。新任三司使宋祁,上任前在四川做知州,那时名声就不好,他终日游宴,生活异常豪奢。他代张方平出任三司使不久,就在包拯等台谏官员的一片“交劾”声中,被贬为郑州知州。宋仁宗在连罢两任三司使后,深感需要由一个能廉洁自律的人执掌三司。经过一番权衡,他决定让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可是,“命下之日,外议喧然”,许多大臣都不理解,以为这样会有“取而代之”之嫌,就连曾经极力举荐过包拯的欧阳修,也认为包拯这种做法有“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的味道,是“罚已重矣,又贪其富”,做得太过分了。然而,包拯并未因此退却,他毅然接受了这一新的任命。且一改旧制,使“民得无扰”,旋被正式任命为三司使。后官拜枢密副使,再迁礼部侍郎,但辞而不受。

  包拯为人,“天姿峭直”,从不会装出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取悦于人。他嫉恶如仇,执法不避亲党,所有故旧、亲朋的请托,都被他一概拒绝。他更珍视自身的廉洁,虽贵为朝廷重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他最痛恨贪赃枉法的人,曾作遗嘱道:“后世子孙中若有做官的犯了赃罪,生前不得让其进家门,死后也不许葬入包家的坟地。如不遵守我的遗训,就不能算我的子孙。”

  包拯死后,包公的形象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历久不衰,其中虽也有不少夸张的成份,但他一生的功绩和建树是不可磨灭的。至今,安徽合肥的包公祠里,还有一幅对联,称颂他的美德: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渗透着诗人的满腔热血,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情操,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这位诗人就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政治家于谦。

  于谦曾作《小像自赞》,说自己“其性虽僻,其情则真。所宝者名节,所重者君亲。居不求逸,衣弗择故新。”性僻即性情刚正不阿。于谦认为名节是人最可宝贵的,“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复何求”。他认为金钱会使人败坏,凡是贪图钱财之人,都会“千载遗腥臊”,“国法纵未及,公议安所逃”。因此,“大节还须咬菜根”,要清心寡欲,生活简朴。他一生正是一丝不苟地这样要求自己,即使身居高官,也从未丝毫放纵。他曾做《北风吹》诗说:“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勉励自己要像柏树一样不畏风暴冰霜,自持节操,经得起任何磨难。

  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时,年仅33岁。这一职务是正三品,在当时很显贵,但于谦丝毫不改其朴素俭约的本色。他上任时,行李简单,坐乘普通的骡车,既无锣鼓旗仗,又无卫兵仪从,不知情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他就是巡抚大人。上任后,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皆轻骑而行,摒弃那种前呼后拥,鸣锣开道,煊赫威势的官场习气。

  当时,官场腐败,贿赂公行。尤其是英宗即位后,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勾结内外贪官污吏,擅作威福。大臣进京,必须馈送重金厚礼,否则后果难堪。然而于谦一身正气,决不随波逐流,对王振一伙嗤之以鼻,从不买账。他每次进京,只带随身行装,“独不持土物贿当路”。好心人怕他遭殃,劝说:“你不带金银入京,也应带点土特产品送一送啊!”他举起袖子笑笑说:“谁说我没有带东西呢?你看这不是两袖清风吗!”并口占一首《入京》诗以明心迹: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炙手可热的王振一伙,当然不会放过刚正不阿的于谦。正统6年,于谦入京奏事,因身体不适,顺便荐举别人代为巡抚。王振乘机唆使爪牙诬告于谦因长期得不到升迁而心怀怨愤,将他投入监狱,判以死刑。河南、山西百姓得知此事,非常不满,纷纷进京上书抗议,强烈要求释放于谦。连河南、山西的几个藩王,迫于民愤,也纷纷要求释放于谦。面对民愤,王振骑虎难下,借口因姓名相同抓错了人,把被关押了3个月的于谦放出来,官复原职。

  “钱多自古坏名节”,于谦把钱财看得轻如鸿毛,从不聚敛,廉洁自守。他的俸禄,用在自己身上的极少,常常用以救济贫穷亲朋。平时自奉俭约,衣不锦绣,食不兼味,从不铺张浪费。当时达官贵人把生日看得极重,要大肆庆贺。但于谦过生日,却谢绝一切贺客,拒收任何礼物,常常是独坐静思,回省自己的政务,激励自己。

  土木之变后,于谦身居大任,为国家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救时宰相”。然而他“口不言功”,从不居功自傲,对子女也严格要求。景泰4年,德胜门战役取得大捷,总兵官石亨被封世侯,自觉功不如于谦,反而赏赐重,便上书景帝,荐举于谦儿子于冕为府军前卫副千户。于谦得知,恳切地向景帝面辞,说:国家多事,做臣子的不应只考虑自己的私利。同时责备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举荐一位隐居贤士,提拔一名行伍中地位微贱的能人,反而单单举荐我的儿子,这能让大家服气吗?明确表示应赏赐有军功之人,杜绝侥幸心理,决不敢让自己的儿子滥冒军功。但景帝还是批准了石亨的奏疏,于谦只好回家勉励于冕,要“砥砺气节”,勤于政务,不负朝廷奖勉之意。

  于谦执政,日理万机,“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所居仅蔽风雨”。“门前无列戟”,常被“错认野人家”,与他的职位极不相称。他曾做诗说:

  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

  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

  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

  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景帝见他家居简陋,赐给他一所宅第。他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景帝不允,他不得已而接受,但把皇帝前后赐给的玺书、物品等存放于正屋中,而他仍住旧屋偏房。夺门之变后,他遭诬陷被杀,抄家时,竟“家无余资”。抄家者见正屋紧门闭锁,认为钱财藏其内,打开一看,原来都是皇帝赏赐的物品。

  李九我:策马“三鞭”建相府

  明朝万历年间,泉州府晋江县出了一个宰相,名叫李廷机,号九我,民间称他李相国。

  李九我少时家贫,长成后,以教书糊口,生活十分清苦。后来中了高魁,做了宰相,正直不阿,操守廉洁,生活仍如一介寒士。交游或有馈赠,一概谢绝。民间传说,他做宰相后,皇帝钦赐他在家乡建造一座相府。诏书上说让他骑马加鞭3次,以所及之地为相府建造范围。不难想象,这当是一座十分宏大的府第。
  李相国谢了圣恩,接过圣旨,送走钦差,回到书房。家人见他面容忧戚,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不知何故。原来这位相爷接奉圣旨之后,反复寻思:如果遵旨建造相府,必然要占用大片民田,苦了百姓,必定会招致民怨,他日难免贻累子孙后代。念自己少时家中贫苦,与穷苦乡亲和睦相处,也曾相濡以沫,后来在朝做官,一心想着君国大事,未曾为家乡父老做过好事,如今怎能为了建造相府,贻害家乡百姓!但是,圣旨已下,不容违忤,如果不遵旨而行,就有欺君之罪!真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他为此日夜焦虑,苦无两全之策。
  一天,他心绪不宁地踱到村口,双眉紧蹙,低头沉思。忽然,榕树下传来几声马叫,抬头看见那拴在树干上的马儿,好像得到什么启示,不觉微笑点头,然后返回家中,吩咐备马圈地。消息传开以后,乡民们纷纷赶到村口,在各自的田头默默地站着,焦灼不安,惟恐自家的田地被相府圈去。一会儿,只见相府家丁牵来一匹白马,把马拴在树干上。不一会儿,李相国手执一根细长的鞭子,跨上马背。一个家丁赶忙趋前,正要解开拴马的绳子,老相爷却挥手阻止。乡民面面相觑,心下迟疑,只见李九我轻轻地扬起鞭子,往马背上抽了3鞭。那拴着的白马叫了几声,原地腾跃几下,然后慢慢地平静下来。人们正在惊疑不解的时候,只见老相爷从容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走向乡民,郑重地宣布:遵照皇上旨意,已经策马3鞭,所及之地,就是相府建造的范围了。乡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心头上的大石块顿时落了下来,众口交赞李相国爱民的深情。
  相府落成了,朝廷派了专使前来宣慰。使臣一到李九我家乡,看到新建的相府竟是一座上下二层二进、一厅两房的普通房宅,不胜惊异,后来问知底细,深为感动,回朝如实奏闻。皇帝素知李九我的为人,闻奏不觉动容,感其用心良苦,嘉其操守清廉。此事在朝野上下传为佳话,泉州民间更是世代相传不替,相府的所在地也被乡人称为“贤相里”,一直沿用至今。

  魏征:官至卿相,身居陋室

  魏征,唐太宗李世民驾下的名臣。他不但以勇于进谏、监察朝政而名垂青史,而且一生崇尚节俭,持身清廉。

  魏征前后向太宗进谏200多次,所提意见贯穿了一个主导精神,即“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贞观中后期,国家形势越来越好,李世民对开创初期的困境渐渐淡忘,励精图治的锐气渐渐消磨,滋长了奢侈之心。贞观11年(公元637年),李世民在洛阳建飞山宫,魏征即时上了一个奏章,向李世民指出:“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穷困,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反正,宜思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船而加饰,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劝诫李世民罢建“峻宇”。

  李世民巡幸洛阳,路上住在显仁宫,常为生活供应不满意,发脾气责罚下人。魏征认为这个苗头不好,提醒李世民说:“陛下认为供应不好而发脾气,将来上行下效,开了这个风气,就会弄得民不聊生。隋炀帝巡游,每到一地,就因下面不献食物,或供奉不精而责罚,无限制地追求享受,百姓负担过重,结果灭亡。陛下怎么能效法隋炀帝呢?今天这样的供应,如果知足,就很可以了;如果不知足,即使比今天再奢侈一万倍,也难以满足。”李世民听了很受震动,说道:“非公不闻此言!”

  贞观15年,李世民于益州造绫锦金银等物,魏征就进谏说:“金银珠玉,妨农事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饥;一女不织,天下有受其寒”。希望李世民尽量节省奢靡之费。

  魏征不断劝谏皇上节俭省费,爱惜民力,他自己在个人生活中要求更加严格。早在青年时代,就不治家产。官至卿相,仍保持朴素作风。“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几次“欲为营私”,帮他建造新房,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贞观15年,魏征由于操劳过度,一病不起。李世民派人探视,派名医诊治,见魏征居处,连一个待客的正厅都没有,下令限期为他临时建造了一个客厅。又根据魏征一贯俭朴的习惯,赐给他素色的褥子、布被、几案、手杖等一套用品,以补家中之缺。魏征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探视,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魏征只说了一句话:“嫠(1i)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意思是寡妇不愁织布的纬线少,只担心国家的兴亡。李世民为之“悲懑,拊之流涕”。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下令以一品官葬礼治丧(按:魏征生前为二品官),魏夫人辞谢说:“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李世民遵从魏征遗志,改用薄葬。素车,白布幨帷,无涂车,刍灵,陪葬昭陵。

  江革:离任行载石压船

  江南地区水网纵横,往来多依靠舟楫。南朝时期,官员离任后,大多四处征调船只,以运载自己历年的积蓄,真可谓连帆而行,满载而归。但也有一些官员,离任时空船一只,无物可载,为防江中风浪颠覆,只得在岸边取石以压船。他就是南朝梁国的江革。

  江革(公元?至535年),字休映,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人,在他九岁时,父亲去世,家中生活贫苦,又无老师教授,但他与弟弟江观相互勉励,读书不倦。当时的中书郎王融,尚书吏部郎谢脁等名士都很欣赏他。

  江革出仕后,清正廉明,爱护百姓,惩抑豪强。在担任秣陵、建康(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以北属建康,以南属秣陵)令时,“为政明肃,豪强惮多。”后调任寻阳(今江西九江)太守,行江周府事,“以清严为属城所惮”。江革在改任御史丞时,“弹奏豪权,一无所避”。

  梁武帝萧衍的爱子武陵王萧纪在任东扬州(今浙江绍兴)刺史时,颇为骄纵,梁武帝因其长史臧质性格懦弱,不能匡正,就面召江革,委任他为武陵王萧纪的长史,兼会稽郡丞,掌管东扬州及会稽郡事务。江革有许多门生故吏家在会稽,听说他去上任,都拿着东西沿路迎候。江革对他们说:“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江革到职后,“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在江革的影响下,萧纪也大为收敛,并逐渐喜好文学。梁武帝知道后,对尚书仆射徐勉说:“江革果能称职”,遂升他为都官尚书。

  江革离开会稽时,百姓们都十分留恋,又极为惋惜。为表达心意,送去许多东西,但他一无所受。负责送江革返京的官吏依照旧例订下船只,他亦不接受。“惟乘(尚书)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有人对他说:“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江革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从西陵岸边取石十余块放于船中。其清贫如此,令人感叹不已。

  船行至中途,突然遭遇拦截官船的劫匪,他们揭开正在烧菜的锅,一看里面仅有一点青菜,就说:“看来你这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准是个守财奴。”他们进行搜查,结果一无所获。当他们揭开舱底,发现一堆石头时,个个疑惑不解,连连追问,得知原委后,其首领慨叹说:“我在江湖上闯荡了这么多年,这样的官还是第一次遇到啊!”

  江革一生屡次出任外职,所在清廉,专门惩治豪强贪秽,以安民为务,即使是门生故吏的饷遗亦绝不接受,所以能做到“民安吏畏”。史称其“旁无姬侍,家徒壁立,时以此高之。”江革这样廉政爱民的官员,不仅为当时人所称赞,亦与史同存,受到后人的景仰。

  刘宠:破例收受“一钱”礼

  汉桓帝时,会稽郡(辖今闽浙两省和苏南大部)太守刘宠接到朝廷命令,要他转任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事务的将作大匠(略近于今建设部长)。他认真交代完公务,即轻装简从,躲开送行吏民,驱车赴京。车出山阴城(会稽郡治所,今绍兴市),西行4 O多里,也没碰上遮道挽留或夹道欢送的人群。正当刘宠暗自高兴之际,忽见前面站着五六个老翁,挡住去路。定睛一看,只见他们个个须发如雪,连眉毛都白多黑少,仿佛都是百岁寿星。刘宠甚感奇怪,当即下车致意。老人们一齐跪倒在地,每人双手捧着一百枚铜钱,齐声说:“我等代表若邪山全体乡亲,向大人敬赠薄礼!”刘宠心里一震,暗想若邪山距此上百里远,老人们年纪又那么大,至少奔波了一夜才在这黎明时分赶到这儿,多不容易啊!他连忙俯身把他们扶起来,动情地说:“诸位父老太辛苦了!乡亲们的心意我全领了,礼物则请收回,你们的日子仍很艰难啊!”老人们高低不肯,为首的一位朗声说道:“我们穷山沟里的小民,从未见过郡府大老爷坐堂办事的场面。不过,从前倒常见上面派下的官儿来要东西,挨村挨户骚扰,常常弄得鸡飞狗叫,不得清静。自从您来当太守以后,横征强索的官儿再也不见了,夜里也听不到狗叫了。真想不到这辈子快要完了竟能遇上这样清明岁月!前两天听说您要走了,乡亲们推选我们几个老哥儿们赶到这半道上等着您,送点儿薄礼,聊表寸心。您千万不要让我们空跑一趟!”

  刘宠听罢,差点儿落泪,连声说:“我没那么好,没那么好,我有好多事情尚未办周全,哪能像父老们夸奖的那么好!”他感于老人们的深情厚意,想了想,狠狠心破例受礼,伸手从一位老翁手里取过一枚铜钱,不好意思地说:“无功受赠,惭愧惭愧,多谢多谢!”一边拱手作揖,一边往后移步,登车与众老翁洒泪惜别。

  刘宠走了,再也没有返回。会稽郡吏民实在思念着他,许多人跪到老翁们赠钱处寻寻觅觅,远眺长叹,有人干脆搬家来住。久而久之,那里住上了很多人家,形成邑落,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钱清镇”。

  杨震:“四知”太守

  汉安帝时,杨震受任为东莱郡(辖今山东半岛大部)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今巨野县南),县令王密迎谒。王是杨原先举荐的,对杨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总想报答他,心想这回总算有了机会。

  夜里,王密怀藏十斤黄金,悄悄来到杨震住处,双手敬上。杨震不看金子,笑问王密:“咱俩也算得上老朋友了,我很了解你,可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呀?”王密急忙声明金子是自家物,绝非贪贿所得,敬奉老先生也只为聊表寸心,并说:“现在深更半夜,这事根本无人知道。”杨震不怒自威,一字一句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是无人知道!”王密仿佛突遭迎头棒喝,顿时清醒过来,羞得无地自容,连声感谢杨震的教诲,收起黄金离去。后来,“四知”太守的故事不胫而走,风传海内。

  公孙仪:拒收甲鱼

  公孙仪是战国时代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喜吃鲜鱼,特别喜欢吃新鲜甲鱼。

  在他刚当丞相的那段时间里,送鱼者纷纷上门。其中有人是衷心祝贺,有人是随大流捧场,有人则为了谋取私利。但不管抱着什么动机来送鱼,都被公孙仪一一回绝。

  公孙仪有位故友,知道公孙仪身体瘦弱,甲鱼可以补养身体,就买了新鲜猪肝用来钓甲鱼。他在3天时间里钓了10多斤甲鱼,然后高高兴兴地送到公孙仪府上。公孙仪得知对方是来送甲鱼的,就颇为风趣地说:“甲鱼熬汤,味道鲜美,又可补养身子。是难得的好东西呀!”老朋友一听,认为公孙仪一定会收下,就说:“你我一往情深,这点小意思……”谁知公孙仪却笑着打断他的话:“老朋友,你想到哪里去了。甲鱼肉好吃,甲鱼汤好喝,可我要是吃了别人送的甲鱼,只怕要拴住我的手脚了。”对方赶忙解释道:“不会的,我不会给你添麻烦。”公孙仪正颜说:“既然这样,我若收下你送的甲鱼,岂不让世人议论你有行贿之嫌吗?”公孙仪坚辞不受,老朋友只好把甲鱼带回去了。

  公孙仪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在一次吃饭时,他问哥哥:“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甲鱼,所以才不能收。吃几个甲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经常收别人的礼品,那就要落个受贿的坏名声,到头来连丞相的官位也会丢掉。到那时,为兄再爱吃甲鱼,恐怕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多吃几年我爱吃的甲鱼。”其弟听了这番话,会意地笑了。

  子罕:我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