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药有什么作用?
磺胺药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一类抗菌消炎药,其品种繁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了。可是,最早的磺胺药却是染料中的一员,从染料变成抗菌消炎的尖兵,其经过是颇耐人寻味的。
在磺胺药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膜炎、肺炎、败血症等,总是棘手得很,因无特效药可施。19世纪后半叶,微生物学家发明细菌染色法后,有人观察到一些染料的杀菌作用,可是后来又发现,不少染料在试管内有杀菌作用,但对人体却有毒性而不能应用。
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Prom-tosil)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了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的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虽获得一些疗效,但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杜马克在试验偶氮染料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实验,获得成功。此间,杜氏的小女儿正巧因手被刺破引起感染,不久发生了败血症,虽经名医多方医治,均无济于事。杜氏在焦急不安之中决定用“百浪多息”给女儿一试,结果她竟从九死一生中得救。
1935年初,杜马克发表论文报告了他应用“百浪多息”的效果。当时许多学者对这种染料在试管内无杀菌作用,而在动物及人体内竟会有如此大的功效,莫不感到惊讶与迷惑,因此纷纷对这种奇妙的红色染料进行研究。不久,法国特利弗尔等研究认为,上述染料的抗菌消炎作,是由于它在体内分解为氨苯磺胺(简称磺胺)的缘故。他们将“磺胺”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对链球菌的疗效与“百浪多息”相同,于是磺胺的名字迅即在医学界广泛传播。其实,氨苯磺胺早在1908年就被化学家合成了,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因而默默无闻了20多年。磺胺迄今仍然是消炎杀菌的重要“武器”之一。最早的叩诊
叩诊,是现代临床医学常用的一种物理诊断方法。医生通过手指叩击人体的一定部位,根据各部位质地、密度及其器官中气体和液体含量不同所产生的各种不同声音,来判断各器官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这种方法由于简便易行,因此即使在医学科学日趋发达的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国的医生广泛应用。
叩诊是在18世纪中叶发明的。一位名叫奥恩布路盖的维也纳医生在进行尸体解剖的时候,发现有些死者的胸腔内充满着液体。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为什么胸腔积液在死者生前不能被发现?应该怎么发现?一次,他忽然想起他那经营酒业的父亲,经常用手指敲打酒桶,凭其发生的清、浊声音来估计桶内酒量的多少。人体的胸腔不也可以用手指叩击它,听其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估计胸腔内有无积液。经过不断的摸索,奥恩布路盖终于发明了最早的叩诊方法,即用四只指头直接叩击人体胸部,并对胸部疾病与叩击音的变化关系作了较深刻的研究,于1761年在维也纳发表了题为《用叩诊人体胸廓发现胸腔内部疾病的新方法》的论文。
但是,奥恩布路盖的发明在当时并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还遭到了某些名医的冷嘲热讽,甚至被指责为“疯子”。到19世纪初,由于法国医生高尔维沙尔的推荐和法国临诊病院的应用,叩诊才逐渐被人们重视。1818年,在上述直接叩诊法的基础上,创制了叩诊板和叩诊锤,于是就产生了间接叩诊法。1838年,维也纳著名医生斯科达对叩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应用声学原理阐述了出现不同叩击音的原因,为叩诊找到了理论依据。以后,以对上述两种叩诊法作了改进,医生用自己左手中指的背部作为叩诊板,用右手中指进行叩诊。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成人的常规剂量,如果是外伤感染,常给予局部给药。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首先,如果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是禁止使用和外用。另外,对于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也是禁止使用。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可以使用。同时,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是禁止使用。
用药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皮疹、肝肾功能损害、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会造成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当然,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是个例。但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了以上问题或者其他不适,还是建议就诊,经过大夫的介绍,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