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呢?
宋江,是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中,让人记忆最深的一个人。也是最“没用”的一个领袖,逢人便拜,见人便哭,人心也就被收买了。我们在看《水浒传》中的宋江时,其人物刻画,或是让人心潮澎湃,或是让人赞叹,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宋江的性格复杂性,让人无不揪心。笔者将从“人黑心善”和“人黑心黑”两个方面来分析宋江的人物形象。
一、人黑心善
“黑宋江”的称号,大家都熟知,由于其外貌而得名,不过宋江确是一个人黑心善的人。从“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的绰号也可以看出。“及时雨”是指其仗义疏财,无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兄弟,他们遇到困难,都会及时帮助。“孝义黑三郎”指的是他对父母的孝道,不过宋江除了孝道外,还有忠和义方面的特点。
我们从小说里可以看到宋江不仅想对待父母孝道,而且还想做一个忠义双全的人,他也确实在实际行动中做到了忠和义,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种种制约,忠义无法两全。
1 宋江心善在于“孝”
我们知道宋江出身于地主阶级家庭,因此传统的孝义之道必然是他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在《水浒传》介绍宋江的时候,也提到了“孝义黑三郎”,后来逃亡至梁山,收到家书,知晓家父身亡的消息后的自骂和痛哭撞墙也体现出了孝道。
《水浒传》里宋江自骂道:“不孝逆子, 做下非为, 老父身亡, 不能尽人子之道, 畜生何异!”
我们不论是在看《水浒传》,还是其他中国文学典著都无不着重强调孝道,因此作者对宋江这位梁山领袖的孝道刻画,肯定必不可少。
2 宋江心善在于“义”
一百零八英雄好汉,除强扶弱,与黑恶势力作斗争,只有身具“义”气,宋江才能成为梁山众英豪的领袖。在小说《水浒传》的人物刻画里,如果梁山英雄不具备“义”,那就无法成为正义的化身,无法与黑暗的朝廷形成对比,这既是腐朽朝代下所形成的人物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作者所刻画的正面人物形象的必要特征。对宋江“及时雨”的绰号,就能很好诠释了其义所在,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等都是对其恰到的描写。
对宋江的“义”,小说里写的是:“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 但有人来投奔他的, 若高若低, 无有不纳“,“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 周人之急, 扶人之困, 以此山东、河北闻名, 都称他做及时雨”。
我们在看小说《水浒传》时,也可以在很多回里看到宋江对诸位好汉的“义”之举,给武松钱财买新衣服、做盘缠;接济一贫如洗的李逵;以朝廷官职来营救罪犯晁盖;怒杀阎婆惜;在梁山上尽量照顾诸位兄弟,当大家征战时,有兄弟战死,便悲伤至痛哭流涕等等。太多的“义”之举,才能让如此多的具有才干的兄弟舍命相随,一声“哥哥”,便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3 宋江心善在于“忠”
“忠”之一字,内涵丰富,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社会制度下,“忠”的重要程度可谓是排在首位,直到现代社会“忠”也因其符合时代特色的解释意义而出现在我们的人生中。在《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中,“忠”的描写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身上所具备的“忠”,若遇明主,必可建功立业、荫及子孙;而宋江所处时代,皇朝早已腐朽,皇帝也是无能,加之宋江在“忠”上未能明辨是非,所以宋江的“忠”,也就成了愚忠,这也是小说最后悲惨结局的原因所在。
宋江在重阳节时曾做了一首满江红来试探大家,“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这首满江红恰恰是宋江奉行了一生的“忠”,想忠孝两全的他,与梁山好汉在一起时,时时不忘“义”,也时时不忘对皇帝尽忠。他们“替天行道”的旗号,也正反映出不反昏庸的皇帝,只攻击丑恶的臣子,虽然打了很多次胜仗,但是这也正注定了他们最终的失败。就像太平天国运动一样,他们斗争的根本性质是一样的,没有发现社会腐朽的根本原因,只看到了重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仍旧存在,没有得到改变,即使他们多么心存希冀,也会得到一个悲惨的下场。纵观历史上的历次农名起义,都有着其局限性,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只不过造成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而小说《水浒传》里宋江的“愚忠”是占很大程度的一个失败原因。
二、人黑心黑
作为一个封建制度中众多江湖好汉的领导者,如果不“心黑”,想来也是无法领导大家,无法战胜一场场艰难的战事。从对英雄的招揽,对战事的设计上,流露出宋江的“心黑”,用心狠手辣、充斥心机来形容不为过。
如招揽“霹雳火”秦明事件中,宋江施计俘获,最终归顺。梁山好汉又增加一位英雄,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宋江的手段就不是很光彩了。在清风山的战斗中,秦明被宋江、花荣等人设陷阱擒获,但是在劝降的过程中他怎么也不愿意,宋江就施展计策假扮秦明等人在青州市烧杀了众多的平民百姓。以至于出现了秦明在下山回城的途中看到许多人家被烧成了瓦砾场,慕容知府也不放他进城,他的家小也因为此事被处决,最后不得不回到梁山,“落草为寇”。
在针对秦明归降的事件中,宋江甚至为了给秦明赔罪,将花荣的妹妹嫁给他,这时候宋江的“心黑”,心狠手辣、充斥心机就展漏无疑了。在后来的起义中,他的心机更是展露得更加彻底,利用封建迷信来强化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地位,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众位梁山好汉,都因宋江故意扩大自己的地位而舍命相随。写到这里,又不得不让人想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洪秀全,他们两人对人心的控制手段如出一辙,宋江是利用九天玄女传授三卷天书成为“宋星主”,洪秀全是宣扬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成立“拜上帝教”,但是最终这种手段还是以起义失败而告终。
三、结语
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宋江的人物形象,就需要读完《水浒传》全书,这样才能读懂施耐庵所塑造的宋江形象的意义。纵观全书,宋江这个人物的性格,个人形象都是充满着复杂与矛盾的,施耐庵对其的刻画达到了一种细致入微的角度,使得我们看到了不是一个小说人物,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其形象的矛盾性也使得整本书的情节得到了充分地变换。
任何小说人物的塑造都有其现实意义,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涌现的这么一些人。宋江的形象不是作者无中生有而得来的,是结合历史背景下的一伙很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再融合人物特征而塑造而成的。
笔者在文中分析的过程中也提到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与宋江起义是一样的农民起义,施耐庵塑造的农民起义的经典领袖形象,告诉了我们起义领袖的重要性,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警醒的作用。
同时也为我们在研究《水浒传》在封建社会所传达的现实意义时,提供了参考,可以很好地同历史上多次农名起义形成对比,可以得到农民起义始终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革命性质不正确,领袖的领导方式存在错误,就无法达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