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直译原则

 我来答
科创17
2022-10-27 · TA获得超过593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9万
展开全部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须做到“信”、“达”、“雅”。“信”即准确,不可会错文义;“达”即通顺,不可生涩拗口;“雅”即用语规范,不可滥用俚语土话。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这样在翻译文言文时才能得心应手。下面我们就结合实例谈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一、组词释义

文言文多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并且很多本身就是由文言词增加一字得来的。这就是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很多文言词的依据。

例1:政通人和……(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政事通畅,人民和乐……

二、照录或更换

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用名词,翻译时照录即可;原文中引用的诗文在翻译句子时也以直录为佳;一些基本词古今意义一样,更无须翻译。

例2: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做郡守。

例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翻译:所以打鱼的人唱歌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而有的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或语意已经发生了变化;或现在虽然偶尔还在使用,可已经比较生涩了。这就要求我们翻译时把它们更换成现代汉语里相应的词语。

例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翻译: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跑掉。

三、增补与删除

文言文里有很多省略句,而且省略的内容往往多而灵活。我们在翻译时,应该根据上下文酌情增补。

例5: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左传·曹刿论战》)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文言文用的一些虚词,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多删除。

例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四、合译与分译

文言文中的互文句,翻译时多将上下句合为一句。

例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翻译:将军和壮士在十年中身经百战,有的战死了,有的得胜归来。

文言文中的“并提”,翻译时多应分别表达。

例8: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翻译: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五、调换顺序

文言文中有一些倒装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换顺序。

例9:子曰:“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此外,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用作补语,而现在多用作状语,翻译时也需要酌情调换顺序。

例10: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翻译: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六、直译与意译

直译力求逐字翻译,字字落实;意译则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直译准确而简洁,意译灵活而流畅。翻译时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例11: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翻译:在这时薄冰开始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

画横线的词语用的就是意译。有时整句也可以用意译。

例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翻译: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知道抱负远大的人的志向呢!

2. 文言文翻译方法是什么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3. 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汉代汉语的语法和用语习惯,做到字通句畅;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下面结合例句简介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十种方法: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核舟记》:“石青糁之。”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意: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4. 【古文翻译要求和方法在翻译文言文中遇到困难,请老师帮帮忙】

古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学习古文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

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雅”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

(《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

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

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

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

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

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二、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

(《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

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例如:(1) 原文:甚矣,汝之不惠。译文:(2) 原文: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3)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4)原文: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1) 原文:衔远山,吞长江译文: (2) 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3) 原文:可以一战译文:(4) 原文:林尽水源译文: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 原文: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原文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三、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 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

5. 怎样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会使辙 步步高

简单说,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生硬的地方用意译处理。

这就是原则,也是基本方法。 如:“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直译是“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玦来示意项羽的动作有三次”,意译是“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

直译准确,符合原文的特点,又不显得生硬,就用直译。 再如:“炭火邕湖滢,山晴紫竹凉”,前一句直译是“炭火上轻轻叫着的湖水很清澈”,意译是:“盛满清澈湖水的茶壶在炭火上发出轻轻的鸣唱”,显然意译更明白。

一般来说,“文”多用直译,诗词歌赋多用意译。 至于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要求是准确、通顺、可读性强。老师判卷子,首先扣分的是翻译不准。

有的学生常常望文生义,用现代的词汇知识去解释文言文词汇,造成过多失分。 如:“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予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

意思是:我们之所以一起来这里,不过是想要保全性命等待时机而已。你如果老是显示才能不能自制,就和我们不是一类人。

这里的“见”是“现”的古字,读:xiàn,显现、显示的意思;“吾徒”是“我辈”的意思。有同学按照看见和徒弟去理解,结果失分。

在准确的前提下,力求通顺,符合事理。 如:“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意思是: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有同学翻译为:“刚刚被罢黜了巡抚居住家里,认为奇异而闻名。”

在句法上结构混乱。 再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如果翻译为:“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滩”,表面看来是“准确”的,实际上不符合自然常理,只能译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滩。

翻译文言文如同“手艺”,熟能生巧,好与不好,在于事先对全文了然于心,完全读懂了原文,翻译起来并不是难事。

6. 【总结“名词+数词”短语翻译方法(文言文)】

2、表示数量词 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表示一个数量词,其特点是量词省略,或数词后置.例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一食”中的“一”是一顿之义,量词“顿”省略.②箱奁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六七十”指六七十只,数字后置,并省略量词.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一”指一粒,量词“粒”省略.④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孙子兵法·谋攻》)“三”指三种情况,量词省略.⑤方一沐,三握其发.(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一”为一次,“三”为三次,数量省略.3、表示概数 有些数词只表示一个大约的数目,而并非表示确定的数目,是虚指而非实指.例如: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十二”指军书多,非实指有十二卷.②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二三”表示两三里左右.③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蒲松龄《促织》)“百”“万”“千”均非指实数,都是指很多.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卫风"氓》)“三”指多年.。

7. 古文翻译的古文直译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

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原文: 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1)原文:无适小国, 将不女容焉 。

(《郑杀申侯以说于齐》)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2)原文: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宋·蒋捷《一剪梅》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3)原文: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对译:邴夏驾车给齐侯 。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4)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

(《晋灵公不君》)对译: 晋侯饮赵盾酒。调整: 晋侯使赵盾饮酒。

(5)原文: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对译:先生不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

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

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原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衰落,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原文: 三而竭 。(《曹刿论战》)对译:第三次 便泄尽了。

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

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

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 。(《中山狼传》)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1)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 庄公及公叔段。

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2)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3)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