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一个问题

 我来答
yu...1@163.com
2017-03-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万
展开全部
康熙帝的一大历史功绩是统一台湾。康熙帝统一台湾,正值他三十而立之年。这时,他亲政已经16年,特别是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八年艰难平定三藩的磨练,他更加成熟,更加坚定,也更加睿智。康熙帝的人格魅力和智慧韬略,在统一台湾的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康熙帝统一台湾,可称之为三个“善”:一是善抓时机,二是善于用人,三是善定制度。下面具体讲说。一、善抓时机。康熙帝为了抓住合适时机统一台湾,整整等待了20年。事情要从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起。郑成功与元配夫人董氏像:郑氏台湾郑成功(1624~1662年),隆武二年即顺治三年(1646年),反对其父郑芝龙降清,在南澳(今广东境内)起兵。他被南明的皇帝赐姓朱,称作“国姓爷”,还被封为延平郡王。势力强大时,曾率领水师,驶入长江,进攻南京。后来失利,退居海上,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是明末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一支重要力量。早在明天启四年即天命九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占领台湾南部的赤嵌;两年后,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的基隆。后来荷兰人赶走西班牙人,独占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领水师,从台湾鹿耳门(今台南境)登陆,进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荷兰人求和,愿以10万两银犒军。郑成功则声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郑成功先后奋战八个月,于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逼迫荷兰总督揆一投降。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统治。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后,郑成功治理与开发台湾,发展经济,颇有建树。但他在收复台湾五个月后病死,享年39岁。他的儿子郑经嗣立,为南明延平郡王。有一个历史的巧合:康熙元年和郑经继位,恰好是在同一年,这年康熙帝9岁,郑经20岁。郑经像:郑经(1643~1681年)继位以后,继续割据台湾,并占据厦门、金门等东南沿海重要岛屿,奉南明正朔,与清朝对抗。从康熙帝和郑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就开始了双方的交锋。这个阶段,持续了20年,直到郑经病死。无论是在四大臣辅政期间,还是康熙帝亲政以后,清朝对台湾的政策是一贯的,这就是:以抚为主,征抚兼施。 从康熙元年(1662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对郑氏,以抚为主,双方先后有12次谈判。康熙初年,朝廷派出官员同郑经代表会谈,谋求统一。但郑经提出:照朝鲜例,不剃发(江日升《台湾外纪》卷六)。清廷见谈判不成,便于康熙二年(1663年)发动军事攻势,攻占金门、厦门。郑经往铜山。康熙三年(1664年),清军攻铜山。郑经不敌,退到台湾。清廷命施琅率军进攻台湾,因遇台风,无功而返。康熙帝《整饬海疆朱谕》。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五月清除鳌拜集团,六月便派刑部尚书明珠前往福建泉州议抚,并派员持皇帝诏书到台湾,同郑经谈判,郑经不接诏书,只派官员谈判。清朝要求郑经:剃发归命,自当藩封,永为柱石。郑经仍坚持以前主张,提出:“台湾远在海外,不属于中国版图。”(连横《台湾通史》卷二)康熙帝在敕谕中说:“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敕谕明珠等郑经比例朝鲜不便允从》)后他又明确指出:台湾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朝鲜)相比(《清圣祖实录》卷一〇九)。就是说,朝鲜为外国,郑经乃是中国人,不能援引朝鲜为例。明珠见郑经没有诚意,中止谈判,回到北京。在三藩之乱期间,郑经支持福建的耿精忠叛清,并趁乱进攻大陆。如康熙十四年(1675年),郑经军攻陷福建漳州,清海澄公黄芳度死之;康熙十六年(1677年),郑经派大将刘国轩攻打广东东莞;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又派大将刘国轩进攻福建泉州等。清朝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迁徙,寸板不许下海。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限制并打击了郑经集团,但是同样不利于大陆沿海居民。解决的唯一办法,是海峡两岸统一。终于,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到了。善抓时机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位20年的郑经在台湾病故。延平郡王的王位,传给长子郑克。两天后,郑克竟然被受郑经宠信的冯锡范所杀。冯锡范拥立自己的女婿、郑经次子郑克塽继位。郑克塽只有12岁,袭为延平郡王。因郑克塽年幼,大权旁落,内政落在冯锡范、外事落在刘国轩等手中。郑经的死,对于延平郡王的命运,可能是悲剧;而对康熙帝来说,必定是喜剧!因为历史给康熙帝提供了统一台湾的良机。这是为什么呢?内外原因有五:其一,三藩战争结束,中原大地统一,可以集中力量处理台湾问题;其二,台湾政局变动,郑经死后,诸子相争,官员内讧,文武解体;其三,台湾内部,官兵离心——康熙初,投诚官员3985员、兵40962名、归农官弁兵民64230名口(《清圣祖实录》卷一二);其四,台湾水旱灾害严重,“人民饥死甚多”(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卷二),民众对台湾郑氏政权不满;其五,荷兰等殖民者势力衰弱,无力干预,国际环境有利。康熙帝抓住这个等待了20年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决定兴师,统一台湾。有廷臣谏言:“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致胜,计难万全。”这表明朝臣中有人对武力统一台湾持反对意见。康熙帝不为所动,做出收服台湾的决策。解决台湾问题,关键在于选帅。康熙帝善于用人,但选谁任主帅呢?二、善于用人。慎重选帅康熙帝决定启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但是对于这一任命,朝廷有争议,主要是对施琅政治上不信任,军事上不放心。如果说康熙帝用了20年等待进兵台湾的时机,那么,他为了选用施琅这员主帅也是准备了20年。施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施琅石雕像: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原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施琅长期转战于东南沿海,熟悉海上作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他喜读经书,熟悉兵法,精晓阵法,尤善水师,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帅才。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海上抗清,招徕施琅,施琅便跟随郑成功抗清。后来郑、施失和,郑成功抓捕施琅及其眷属。施琅用计逃脱,但其父、弟及子侄等都被郑成功杀害。施琅于顺治八年(1651年)背郑降清。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帝启用已经“赋闲”十年的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征讨台湾的水师军务。他受命先后两次出海,因遭飓风,无功而返。因此,朝廷上一些大臣说他与郑氏旧恩未断,疑其“贰心”。再加上总兵孔元章赴台谈判传回台方离间施琅的话,于是施琅被解除兵权,调回京师,任内大臣。因为有前面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康熙帝此次选任攻台主帅,非常慎重:其一,广听众议,找人推荐。他问李光地,谁能担此任?李光地经过考察后,推荐施琅。其二,亲自找施琅谈话,征询进取台湾的方略。其三,力排众议,启用施琅。其四,风信之争——是南风进兵还是北风进兵,相信施琅。其五,事权专一——为避免“一山二虎”,从施琅奏请,调总督姚启圣管后勤,避免总督与总兵责任不清,互相掣肘。其六,“断自朕衷,特加擢用”,就是施琅任内大臣十二年,康熙帝信任他,决定任用他为福建水师提督。福建东山县九仙山下的施琅水师指挥台。康熙帝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启用原郑成功部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造舰练兵,做实战准备。刚要进兵,有人疏言:彗星见,缓进剿。康熙帝破除迷信,决心进兵——从施琅议,遇信风,即进取。台湾方面,也在准备:其一,刘国轩负责战事;其二,在台湾门户——澎湖进行防守;其三,水军主力集中到澎湖海域。巧用兵略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清朝水师,向澎湖进发。澎湖海战,一触即发。第一回合。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水师2万人,战船230余艘,出其不意,向澎湖进发;此举出乎刘国轩之所料,他没有想到懂得海上风候的施琅,会选择大风大浪的季节进攻澎湖,因事发突然而措手不及。十六日,两军对峙于海面,发生激烈海战。在这里我讲一个蓝理的故事:施琅发起进攻前,问诸将:谁敢为先锋?诸将互视,无人回答。蓝理挺身响应。施琅命蓝理为先锋,并命在其战船帆篷上,书写两丈长的两个大字——蓝理。战起,蓝理率7艘战船冲入敌阵。双方展开激战。郑军刘国轩初战失利。但风向突转,对清军不利。郑军乘机进攻,包围清军指挥战船,施放火器,施琅右脸被烧伤,众官兵惊慌。这时,蓝理督率战船冲向郑船,负伤10余处;又被敌炮轰倒,肚破肠流,非常严重。有人喊:“蓝理死矣!”蓝理忍痛跳起来喊道:“蓝理在!”他的部下把蓝理破肚流出的肠子装到腹中,四弟给他穿上衣服,五弟用布把他的腹部包裹起来。蓝理重整衣甲,继续指挥战斗。官兵深受感动,更加奋勇作战。郑军败退。后康熙帝誉称他为“破肚将军”(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四)。郑克塽像。第二回合。二十二日,清军与郑军在澎湖海域进行决战。清军船舰分作三队:左翼以50艘进攻鸡笼屿,右翼以50艘进攻牛心湾;主力由施琅率领,分作前后两队——前队56艘居中,后队80艘分作两股,既左右策应,又前后援应。郑军将领刘国轩率军全力以赴。从早上七时到下午四时,双方海战,异常激烈。施琅指挥清军,靠近敌船,用火罐、火筒、火炮、火铳等,射向、抛向郑船。霎时间,郑船焚烧,一片火海。郑船20余艘,沉入海中。刘国轩见势不妙,乘小船逃往台湾。郑军见主帅逃走,大势已去,5000余名官兵向清军投降。此战,郑军死伤1万多人,清军总兵朱天贵等300余人战死,清军取得了海战的胜利。清军取得澎湖海战大捷,打开了通向台湾的海上门户。郑氏失去屏障,官兵解体,风声鹤唳,无力再战。这时,台湾流传施琅会乘胜进入台湾,烧杀抢掠,为父报仇。施琅郑重宣布:仇人只郑成功一人,郑成功已死,决不报复其他任何人。郑克塽召集官员议商对策,有人主张逃往吕宋(今菲律宾),有人主张投降。郑克塽同意投降,并派人到施琅军前。施琅表示:“夙昔结怨,尽与捐除!”过去恩怨,一笔勾销。但是兵部不允。康熙帝高瞻远瞩,特旨允降。康熙帝已经事先作了部署,对郑氏及其官员进行妥善安排。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一日(1683年10月1日),施琅率领清军前往台湾受降。郑克塽率领官员列队恭迎。双方在天妃宫会见,施琅“握手开诚,矢不宿怨”。事后,施琅亲自前往郑成功庙进行祭奠,表现了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的博大胸怀。是年施琅63岁。康熙帝重用施琅,台湾一统。这正好应了郑成功的一句话,当年他得知施琅逃走时后悔地说:“吾不幸结此祸胎,贻将来一大患!”施琅的捷报传到康熙帝御前,正好是八月仲秋之夜。康熙帝高兴地作《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七律一首: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康熙诗词集注》) 他还挥笔写下五言绝句: 明月中秋节,驰书海外来。 自今天汉上,万里烟云开。(《康熙诗词集注》) 三、善定制度。康熙帝统一台湾之后,没有像汉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战突厥那样,战胜即走,得而复失。康熙帝对郑克塽等以往之罪,尽行赦免,并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封郑克塽为公、冯锡范为伯、刘国轩为天津总兵官,俱隶上三旗。他采取若干重大措施,特别是加以制度化。清人绘《台湾风俗图》之一。清人绘《台湾风俗图》之二。第一,设府置县。台湾统一之后,如何进行管理,弃留两议,廷争未决。康熙帝也在征求一些大臣的意见:康熙帝问:“然则弃之乎?”李光地答:“应弃!”康熙帝问:“如何弃法?”李光地答:“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即为贺兰(荷兰)所有,亦听之。”(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一一)李光地等人为“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而主张“迁其人,弃其地”,就是将岛上兵民迁到内地,而将岛上土地给荷兰人。靖海将军施琅认为不可弃地、不能迁民。他认为:“虑事计其久远,防患在图于未然。”(《清史列传》卷九《施琅》)他上《恭陈台湾弃留疏》说: 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离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余遥……弃留之际,利害攸关。臣思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靖海纪事》下卷) 经过在福建官员会议、朝廷会议讨论,康熙帝从施琅议,命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谢遂《职贡图》之“诸罗县内山阿里等社归化生番”嘉义)县。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尔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清朝“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正式建立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第二,驻扎军队。设总兵官1员、副将1员、参将2员,率兵八千,驻防台湾;设澎湖副将1员、兵两千,镇守其地。第三,开放海禁。清初海上反清活动很多,曾下禁海令:寸板不许下海;又下迁界令:东南近海居民内迁50里,房屋弃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又从施琅建议,开海禁,通贸易。海禁一度开放。第四,建设台湾。康熙时开始在台湾府建府学,在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分建县学,在番民中建社学,铸康熙钱。康熙朝纂修《康熙台湾府志》、《康熙台湾县志》、《康熙凤山县志》和《康熙诸罗县志》。台湾人始参加福建乡试。泉州人陈赖章与番民签约,开始在台北垦荒种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冬,台湾闹饥荒,康熙帝命蠲免台湾、凤山、诸罗3县粮米。康熙帝还将宫苑内的西瓜籽赐到台湾种植。在康熙朝台湾重归版图的近40年间,台湾的经济、贸易、社会、文化、教育,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康熙大帝统一台湾,做得干净、利索、漂亮、成功。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历史经验:一是时机抓得好,二是主帅用得好,三是善后制度好。康熙帝统一台湾表明,他已经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