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过分小心,比如做数学题目要反复地算,确保正确,看一段话有时要读好几遍,这是心理问题吗?该怎么解决?

沧海浩波
2013-02-1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沧海浩波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2009 获赞数:16833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是属于有点强迫行为,附上强迫症的诊断依据,供你参考:
1、强迫症的诊断依据是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
2、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3、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4、强迫症的诊断依据是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
5、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
强迫症自我心理疗法:
1、不理:这是强迫症患者最为明智的策略。如果强迫症状并没有引起患者的焦虑反应,那么久而久之,它就会因为感到“无聊”而告退了。
2、不怕:对于强迫症患者,其症状仅仅只是一种表象的东西,真正在后面起作用的是他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强迫症患者的首要任务,是其个性的重新塑造,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结构,树立起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地企图立刻消除症状。这项工作首先就要从自己对症状的态度上开始。所谓“不怕”,并不是要抑制症状,你要想:症状出现就让它出现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使对我造成一点不利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有限的、可弥补的。如果我能不怕,不与之对抗,我的心理素质就会越来越强,那么从长远来看,我会越来越好,我也一定会成功和幸福的。可见,“不理、不怕、不对抗”这“三不”态度中“不怕”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到“不怕”,才能做到“不理”和“不对抗”。有些强迫症患者虽然暗暗对自己念叨着对症状不理、不怕、不对抗,但他们实则是希望这么一念叨,强迫症状就会立即消除。所以在内心深处,他们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不怕,因而也就不会有什么疗效。
3、不对抗:不对抗的意思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症状出现后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按照正确的方向,去行动和努力,坚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顺其自然”不是让你想看就看,而是要让你忍受着一定的痛苦,坚持听课学习。你可以通过认真思考、积极想象、善于质疑等方式,让自己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一来症状就越来越不能对你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干扰,你对它的恐惧与焦虑也就会逐渐减轻。“顺其自然”不光是在症状到来时要“为所当为”,在平时更要去做有价值、有意义、富于建设性的活动。这包括树立目标,有所追求,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建立起真的自信。积极地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观察、发掘、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逃避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NoxTyrannus
2013-02-11 · TA获得超过8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3万
展开全部
强迫症和焦虑症的综合,孩子你太紧张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离风风g
2013-02-11 · TA获得超过4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9万
展开全部
其实是好习惯。不要有压力没什么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