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去世的时候称为“驾崩”的原因在于帝王拥有相当高的权利和地位,他们是万人之上,他们是一个国家的支撑和支柱,他们成为国家江山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决策人物,如果帝王死去,肯定也就需要与常人不一样的说法,突出帝王的独特和适合他的地位,崩有着崩塌的意思,所以就有国家支柱崩塌,帝王死去的含义。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不过驾崩连用是元代民间开始的。
所谓“崩”,其实就是山倒塌了。皇帝是万人之主,死了自然不同于常人,势必有山崩地裂之感,令亿兆国人震惊。在古代,人等级贵贱分明,根据地位高低,人死的称呼也不同。皇帝死为“崩”,诸侯为“薨”,大臣为“卒”,士人为“不禄”,庶民为“死”。皇帝死为何称“驾崩”呢?驾,原是古代车辆的总称。古代皇帝的车驾可分为大驾、法驾、小驾,而皇帝出行时,仪仗队规模最大者为大驾,在法驾、小驾之上。明朝张自烈撰的《正字通》上载:“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
因此,渐渐地“驾”也就成为古时对皇帝的尊称,或用来借指皇帝、天子。如护驾、圣驾等。因为古代驾借指皇帝,而崩是指皇帝死如山般倒塌,所以“驾崩”是古人专指皇帝死亡的一种尊称。人死如灯灭,不管是多么伟大的人物,多么高贵的帝王,一旦去世的话,也就和常人无异,用这样比较特别的说法只是表现出他们的特别和对他们权利、地位的一种肯定。
古代帝王的去世的说法在不同的朝代也有着差异,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表现出皇权的高贵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