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强迫症的人每天都在想一件事该怎么不去想呢我知道这是不重要的,但怎么接纳?强迫症老是会想出一些事

老是会想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让我来做。... 老是会想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让我来做。 展开
 我来答
真正底人

2019-09-09 · 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为大家节省时间
真正底人
采纳数:3759 获赞数:1464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的核心表现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核心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这两种表现也可能同时存在。
其中,强迫思维是指头脑中反复出现的、没必要的、闯入性的想法、怀疑或冲动。常见表现有强迫怀疑,比如总是怀疑没关好门窗、总是怀疑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等;强迫意向,比如不敢把孩子抱到窗前,因为担心自己会把孩子扔下去;强迫回忆,比如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如果被打断则需要从头开始回忆等;强迫思考,比如反复思考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等。
强迫行为是指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而且大部分刻板行为是非自愿的。常见表现有强迫清洁,比如反复洗手和洗涤衣物,每天洗手次数多达数十次甚至上百次,洗澡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等;强迫检查,比如在关门或煤气阀门后还要反复确认十余次等;强迫计数,比如反复数电线杆或楼层等;强迫性仪式动作,比如就算上班要迟到了,也会把几十层楼数清楚后再出发等。
有强迫型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患强迫症
除了有强迫症患者家属的人容易得强迫症外,具有强迫型人格特征的人患强迫症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强迫型人格特征是指比较刻板固执、循规蹈矩、凡事追求完美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常常行事拘谨,考虑周详,在做事前习惯于计划好一言一行,尽可能避免变化。与强迫症不同的是,强迫型人格特征一般出现于早年,而且通常会持续终生,这种人格的人由于做事谨慎周详,常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往往成绩优秀、事业有成。
虽然都以“强迫”为前缀,但具有强迫型人格特征的人并非都会患上强迫症,只是得病的几率更高而已。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强迫症患者中有16%~36%的人没有强迫型人格,但与“抑郁症与抑郁型人格”“焦虑症与焦虑型人格”等比较,“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最高。
如何才能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得了强迫症
诊断强迫症没有那么简单,其在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只有同时存在以下五个特点时,才可被诊断为强迫症。
1. 有强迫性思维或强迫性行为中的一种,或两者并存。
2. 强迫性思维或强迫性行为必须起源于患者本身,而非他人强加。
3. 这些症状会引起不快、痛苦等情绪,妨碍生活、工作、学习。
4. 患者试图抵制这种思维或行为,但往往是“做无用功”。
5. 以上症状至少持续两周。
心理治疗是强迫症患者治疗方案的首选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是强迫症患者治疗方案的首选,而认知行为治疗是最有效且最有依据的方法之一,药物治疗则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英文简称为SSRI)为首选。若想彻底治疗强迫症,需听从精神科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衣峯sY
2020-11-02 · TA获得超过3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99
采纳率:39%
帮助的人:65.5万
展开全部
通常病情严重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病情用药,也可以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是强迫症的治疗的一个自我治疗方法,散步、听音乐、打篮球等,对于不触及原则的细节问题,让自己更随意一些。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对于强迫症的具体病因及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楚。
治疗强迫症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目前来说主要也是通过一些药物来进行控制,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同时也要介入一些心理方面的治疗是比较好的,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积极的治疗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是自我的心理调整,不要对自己过分的追求完美,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强迫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以强迫动作如反复洗手、锁门或强迫思维如数数字等为主要表现。具体原因目前不明确。总体来说强迫症的治疗效果较差,残存的症状多,复发率也高,一般需要系统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才能缓解。
强迫症的治疗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常用的药物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等。心理治疗,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森田疗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虞寒53
情感倾听者

2020-11-02 · 让我来听你的故事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51
采纳率:57%
帮助的人:76.6万
展开全部
那就只能是忘记,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也有强迫症,而且对孩子也有强迫症,但是这种行为害人害己,千万别想那么多,别把细节变成病态,强迫症完全可以把一个人拖垮,最主要是精神上的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