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常见类型的高血压,中医如何治疗
高血压病属中医“ 眩晕”“头痛”等范畴。 其病程长久,病情缠绵,致病因素多为情志刺激,五志过极,恼怒忧思,持续精神紧张,或饮食失节,嗜好烟酒辛辣,肥甘厚腻,或房劳精伤及先天不足、遗传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而发生本病。
根据长期临床观察, 本病以风阳上亢型和肝肾阴虚型最多, 前者多见于高血压早期患者,后者多见于病程日久者。以往有较多医家介绍风阳上亢型高血压,本文则 着重介绍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扰,故头部隐痛,目眩耳鸣;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内耗伤血,水不涵木,导致血压持续升高。 患者表现为眩晕、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耳鸣、失眠、健忘、舌红苔少或伴有裂纹、脉弦细数。 故治疗此类型的高血压要滋补肝肾。
方药1: 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黄、枸杞子、茯苓、牡丹皮各10 15克,菊花、山萸肉各6 12克,山药15 30克,泽泻6 10克,煎煮后服用,每日1剂。
方中以山萸肉、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滋补肝肾之阴,泽泻清泻肾火,牡丹皮清泻肝火,茯苓淡渗利湿,菊花清疏肝热醒头目,以上各味合用有滋补肝阴而平肝降压之疗效。
舌红绛、口干、心烦等阴虚症状显著者,可加玄参15克、石斛12克以加强滋阴生津之功能;阴虚便秘者,可加胡麻仁、柏子仁各9克,以润肠通便;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火旺症状显著者,可加知母12克、黄柏9克,以滋阴降火;耳鸣如蝉,或听力减退者,可加石菖蒲5克、磁石15克来滋阴通窍。
方药2: 大补元煎加减。太子参15克,熟地、枸杞子、山药各12克,山茱萸、当归、杜仲、牛膝、白蒺藜、菊花各9克,煎煮后服用,每日1剂。
方中以太子参补元气,气生则血长;山药补脾气,助太子参以济生化之源;熟地、枸杞、当归、山茱萸滋肝肾、益精血,补天一之真水,乃补血贵在滋水之意;杜仲几味重在益肝肾,诸味合用有气血双补、肝肾共养之效。烦热盗汗者,可加黄柏、知母各9克,以滋阴泻火。
此外,高血压患者若兼见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损伤的淤血内阻等临床表现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酌情增加三七粉、丹参、川芎、川牛膝等活血通络之品:若兼见头重如裹、形体肥胖等痰浊内阻证者,可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姜半夏6 9克,白术6 12克,天麻9 15克)。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还可选择中成药治疗,常用的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六味地黄丸可滋阴补肾,常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消渴等症。
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的作用,常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
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常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比较适合高血压肾病患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与肾、肝有关,而足少阴肾经与足厥阴肝经均起自于足底或趾,中药泡足时药味循经而上,可以起到调气血、降血压的作用。
组方:磁石、石决明各30克,黄芪、当归、桑枝、杜仲、白蒺藜各20克。 磁石、石决明敲碎置锅中,加水3000毫升煎30分钟后,再将余药纳入,继续煮沸30分钟,去渣滤取药液置盆中,待水温降至45 左右即以双足浸泡盆内,期间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作者: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 张学成
文章选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年8月刊
2023-12-0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