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于2017-09-27
展开全部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过去称肝性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porto-systemic encepHabpathy,PSE)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理。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latent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的肝性脑病患者的脑部常无明显的解剖异常,但38~50%有脑水肿,可能是本症的继发性改变。慢性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大脑和小脑灰质以及皮层下组织的原浆性星形细胞肥大和增多,病程较长者则大脑皮层变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消失,皮层深部有片状坏死,甚至小脑和基底部也可累及。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往往因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以及诱因的不同而很不一致。急性肝性脑病常见于暴发性肝炎,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急性肝功能衰竭,诱因不明显,患者在起病数日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可无前驱症状。慢性肝性脑病多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由于大量门体侧枝循环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分流手术后,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进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诱因。在肝硬化终末期所见的肝性脑病起病缓慢,昏迷逐步加深,最后死亡。
为了观察脑病的动态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处理及分析疗效,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自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昏迷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可有扑翼(击)样震颤(flapping tremor或asterixis),亦称肝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翼样抖动。嘱患者手紧握医生手一分钟,医生能感到患者抖动。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数日或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用火柴杆摆五角星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很常见。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看成一般精神病。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阳性Babinski征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抗力。锥体索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病情发展或经治疗好转时,程度可进级或退级。少数慢性肝性脑病患者由于中枢神经不同部位有器质性损害而出现智能减退、共济失调、阳性锥体索征或截瘫,这些表现可能暂时存在,也有成为永久性的。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由于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被视为健康人,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在驾驶各种交通工具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此西方国家近年十分重视,有人建议在临床分期上,将亚临床肝性脑病列为0期。
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肝性脑病常有明显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各种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等情况,使临床表现更加复杂。
肝性脑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1)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枝循环;2)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3)肝性脑病的诱因;4)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扑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简易智力测验可发现亚临床肝性脑病。
以精神症状为唯一突出表现的肝性脑病易被误诊为精神病,因此凡遇精神错乱患者,应警惕肝性脑病的可能性。肝性昏迷还应与可引起昏迷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脑部感染和镇静剂过量等相鉴别。进一步追问肝病病史,检查肝脾大小、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项将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的肝性脑病患者的脑部常无明显的解剖异常,但38~50%有脑水肿,可能是本症的继发性改变。慢性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大脑和小脑灰质以及皮层下组织的原浆性星形细胞肥大和增多,病程较长者则大脑皮层变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消失,皮层深部有片状坏死,甚至小脑和基底部也可累及。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往往因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以及诱因的不同而很不一致。急性肝性脑病常见于暴发性肝炎,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急性肝功能衰竭,诱因不明显,患者在起病数日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可无前驱症状。慢性肝性脑病多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由于大量门体侧枝循环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分流手术后,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进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诱因。在肝硬化终末期所见的肝性脑病起病缓慢,昏迷逐步加深,最后死亡。
为了观察脑病的动态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处理及分析疗效,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自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昏迷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可有扑翼(击)样震颤(flapping tremor或asterixis),亦称肝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翼样抖动。嘱患者手紧握医生手一分钟,医生能感到患者抖动。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数日或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用火柴杆摆五角星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很常见。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看成一般精神病。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阳性Babinski征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抗力。锥体索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病情发展或经治疗好转时,程度可进级或退级。少数慢性肝性脑病患者由于中枢神经不同部位有器质性损害而出现智能减退、共济失调、阳性锥体索征或截瘫,这些表现可能暂时存在,也有成为永久性的。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由于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被视为健康人,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在驾驶各种交通工具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此西方国家近年十分重视,有人建议在临床分期上,将亚临床肝性脑病列为0期。
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肝性脑病常有明显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各种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等情况,使临床表现更加复杂。
肝性脑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1)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枝循环;2)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3)肝性脑病的诱因;4)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扑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简易智力测验可发现亚临床肝性脑病。
以精神症状为唯一突出表现的肝性脑病易被误诊为精神病,因此凡遇精神错乱患者,应警惕肝性脑病的可能性。肝性昏迷还应与可引起昏迷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脑部感染和镇静剂过量等相鉴别。进一步追问肝病病史,检查肝脾大小、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项将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3-04-16
展开全部
氨中毒学说在上一世纪已有人提出,经过近百年来的大量研究,氨中毒学说受到普遍重视,至今该学说在某些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其根据主要有:①肝性脑病患者血及脑脊液中氨增多;②动物被注入铵盐后陷入昏睡,给肝硬化患者口服铵盐,引起与肝昏迷相同的症状;③采取降血氨的措施可使患者从昏迷中清醒。
血氨增高以后,随血流到达脑组织的氨增多,传统的看法是氨与脑内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及谷氨酰胺,使α-酮戊二酸消耗,而血脑屏障又阻碍了血中α-酮戊二酸进入脑组织,这样使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而发生功能紊乱甚至昏迷。根据这个原理,临床上应用谷氨酸钠(或钾)治疗肝昏迷,它可以和氨结合成谷氨酰胺,以降低血氨,有一定疗效。然而也有报告肝性脑病时血和脑脊液中 α-酮戊二酸并没有减少,故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氨增多刺激大脑边缘系统异常的兴奋,可能是肝性脑病时出现精神症状的原理之一。
γ-氨基丁酸是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由谷氨酸经脱羧酶作用形成,形成的γ-氨基丁酸又经转氨酶作用而分解。有报道氨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结果γ-氨基丁酸蓄积,出现中枢抑制和昏迷。也有人认为,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在脑中由吡哆醛和ATP生成,氨中毒时可能生成不足,以致γ-氨基丁酸生成减少,使肝性脑病患者出现抽搐和躁动症状。因此认为,对于兴奋型肝性脑病患者宜应用γ-氨基丁酸,以解除抽搐躁动症状。同时 γ-氨基丁酸可以与氨结合,形成γ-氨基丁酰氨,起到对氨的解毒作用。
体液pH值正常时,氨约有98%以氨离子(NH+4)的形式存在。NH+4因带正电荷,不易通透。在肝性脑病时,可以是由于血氨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引起通气过度,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也可以是长期使用利尿剂、大量输葡萄糖或呕吐等引起的低血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加强氨的毒性。此外,细胞内外之间的pH梯度暂时增加(细胞内pH较细胞外为低),也有利于氨弥散入神经细胞,因而碱中毒能加强氨的毒性,加重肝性脑病。此时纠正低血钾和碱中毒在减轻氨对肝性脑病的毒性作用上有一定意义。
血氨增高以后,随血流到达脑组织的氨增多,传统的看法是氨与脑内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及谷氨酰胺,使α-酮戊二酸消耗,而血脑屏障又阻碍了血中α-酮戊二酸进入脑组织,这样使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而发生功能紊乱甚至昏迷。根据这个原理,临床上应用谷氨酸钠(或钾)治疗肝昏迷,它可以和氨结合成谷氨酰胺,以降低血氨,有一定疗效。然而也有报告肝性脑病时血和脑脊液中 α-酮戊二酸并没有减少,故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氨增多刺激大脑边缘系统异常的兴奋,可能是肝性脑病时出现精神症状的原理之一。
γ-氨基丁酸是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由谷氨酸经脱羧酶作用形成,形成的γ-氨基丁酸又经转氨酶作用而分解。有报道氨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结果γ-氨基丁酸蓄积,出现中枢抑制和昏迷。也有人认为,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在脑中由吡哆醛和ATP生成,氨中毒时可能生成不足,以致γ-氨基丁酸生成减少,使肝性脑病患者出现抽搐和躁动症状。因此认为,对于兴奋型肝性脑病患者宜应用γ-氨基丁酸,以解除抽搐躁动症状。同时 γ-氨基丁酸可以与氨结合,形成γ-氨基丁酰氨,起到对氨的解毒作用。
体液pH值正常时,氨约有98%以氨离子(NH+4)的形式存在。NH+4因带正电荷,不易通透。在肝性脑病时,可以是由于血氨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引起通气过度,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也可以是长期使用利尿剂、大量输葡萄糖或呕吐等引起的低血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加强氨的毒性。此外,细胞内外之间的pH梯度暂时增加(细胞内pH较细胞外为低),也有利于氨弥散入神经细胞,因而碱中毒能加强氨的毒性,加重肝性脑病。此时纠正低血钾和碱中毒在减轻氨对肝性脑病的毒性作用上有一定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02-22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肝性脑病由严重肝病引起,临床以出现意识障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其临床分级为:
1.前驱期。轻度精神错乱,无或轻度扑击样震颤,脑电图无明显异常。
2.昏迷前期。症状加重,易引出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出现异常慢波。
3.昏睡期。明显精神错乱,若病人合作,可引出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常不正常。
4.昏迷期。昏迷,无扑击样震颤,脑电图经常不正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详情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肝不能代谢和排出毒性物质,包括硫醇,游离脂肪酸等,导致血氨升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