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灭东突厥之战
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
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绩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颉利逃往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的沙钵罗部落,欲投奔吐谷浑,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获送往长安。
此战过后,突厥对中原的袭扰得到了遏制,还对周围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唐朝此后极少收到来自其他民族的袭扰。
而且突厥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从而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后来的开元盛世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同时增广了唐的北方统治面积,为后来的北庭都护府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的歼灭西突厥创造了机会。
2、唐击吐谷浑之战
唐击吐谷浑之战是发生在唐太宗贞观九年的一次唐朝对外战争。由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拒绝朝贡,唐太宗派军队征讨。
唐军老将李靖高龄挂帅出征,在猛将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的配合下,唐军大破吐谷浑,吐谷浑全国投降于唐朝,伏允自缢而死。此役为唐军在西北各部族树立了威信,也向西扩大了唐朝疆域的实际控制范围。
3、唐灭薛延陀之战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贞观前期,唐朝曾与薛延陀结盟,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630年击灭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
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
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
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的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
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4、唐灭西突厥之战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日,唐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发唐兵与回纥兵万余人,从北道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又命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余众。十二月,苏定方率军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北,击破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等率万余帐归降,苏定方征调其千名骑兵从军。
唐朝采纳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建议,争取泥孰部(弩失毕五俟斤之一)共袭沙钵罗。苏定方率唐及回纥兵万余人至曳咥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西,沙钵罗率十姓兵10万将其包围。
苏定方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沙钵罗军三冲南原未逞,苏定方率骑兵乘势反击,大败沙钵罗军,追击30里,斩获数万人。
次日,唐军继续前进,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部归降,沙钵罗与处木昆屈律啜数百骑西遁。五咄陆部闻沙钵罗兵败,也归附阿史那步真率领的南路唐军。
苏定方于是命令萧嗣业与回纥婆闰率骑兵向邪罗斯川(曳咥河南)进发,追击沙钵罗,苏定方与任雅相率新附之众继后。时遇大雪,深约二尺,诸将建议待天晴后再进军。
苏定方说服部众,利用沙钵罗以为唐军必然休兵的侥幸心理,踏雪昼夜兼程地继续追击。进至双河(今新疆伊宁北),南北两路唐军会师,又长驱200里,直抵金牙山(今中亚塔什干东北)沙钵罗牙帐。
沙钵罗及其将士正准备外出打猎,苏定方乘其无备,突然发起攻击,斩俘数万人。沙钵罗与其子咥运、婿阎啜等逃往石国西北之苏咄城。
苏定方乃息兵,令西突厥各部落返回居所,修通道路,设置驿站,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疆界,恢复生产。并将沙钵罗掳掠的牲畜、财物等,全部归还原主。
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自引大军凯旋。沙钵罗逃到石国,被石国人诱捕,送交萧嗣业。十一日,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漾池、昆陵二都护府,以阿吏那步真、阿史那弥射为都护,分统其十姓各部。
此战,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时反击,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大胜。
5、裴行俭破西突厥之战
西突厥阿史那步真可汗去世后,各部落多有散失,酋长阿史那都支、李遮匐,收集余众,附于吐蕃。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西域18州,唐天山南路之地尽为吐蕃所占。
二年四月,唐廷令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安集所属部众。调露元年,都支及其别帅李遮匐联合吐蕃,进兵
安西(都护府治所碎叶镇,今俄罗斯托克马克),威胁唐在西域的统治。六月,唐廷商议发兵讨伐事,裴行俭提出智取之策。
唐廷遂命裴行俭为安抚大食(今阿拉伯)使,以护送波斯王子回国继位为名,领兵西进,欲在途经西突厥境地时,见机行事,擒获都支等人,以安定西突厥各部。
七月,行俭等进至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召集当地豪杰子弟千余人跟随;扬言天热,需待秋凉再西行,使都支等人不加戒备。
随后,又以打猎为名,徐召四镇(龟兹、毗沙、焉耆、疏勒四都督府,均在今新疆境)诸部落子弟近万人,数日后,令其倍道西进。
行至距都支部落10余里,先派使者向都支问安,继派使者促其相见。都支与李遮匐原本相约于秋中抗拒唐使,不料唐军速至,被迫率儿侄首领等500余骑出迎,行俭遂尽俘都支等人。
然后,传其契箭,悉召诸部酋长前来听命,一并执送碎叶城。同时派出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进袭李遮匐。
途中恰遇李遮匐使者,即令其返回劝谕其主子,并讲明都支被擒等情况。李遮匐计穹,被迫投降。于是裴行俭遣波斯王子,自行还国,留副使王方翼于安西,加筑碎叶城。亲自押俘都支与李遮匐返回长安(今西安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战争
2013-04-22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不够力量,于是向邻国寻求援助,分别与唐朝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最后形成了以高句丽、百济、日本为一方,新罗、唐朝为另一方的政治局势。百济于660年向新罗进攻。新罗向唐告急,乞求唐朝出兵救援。唐高宗让苏定方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余,从成山(今山东荣城)渡海击百济。在唐军南北夹击之下,百济军队很快溃败。接着,唐军与新罗联兵向百济都城泗沘进军,不到十日,便灭亡了百济。唐在百济故地设置都督府,以大将刘仁愿率兵留守。
唐军灭了百济之后,原百济将领福信遣使至日本,向日本乞求援师。为了保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日本天皇任命阿昙比罗夫、阿倍比罗夫、秦田来津分率前军、后军和别动队,组成了一支远征军。此前,因驻守百济的唐军刘仁愿部被福信的百济军围困在熊津府城内,故唐高宗急调刘仁轨率军渡海增援,府城之围遂解。4月,唐军四万四千人以水陆两路向高句丽发起进攻。7月,唐军进至平攘,因久攻平攘不下,乃于次年2月撤军。百济发生内讧,福信被杀,百济力量因此严重削弱。
日本天皇令毛野稚子等率两万七千余人663年6月向新罗发起进攻,切断了唐军与新罗的联系。不久,由孙仁师率领的七千名唐朝援军也渡海到达熊津,与刘仁轨会师。刘仁轨与诸将制定了进攻周留城的计划。刘仁愿和孙仁师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率军从陆路进攻;刘仁轨,杜爽则率领唐水军并新罗水军由熊津江入白江口,溯江而上,从水上进攻。
随即唐新联军从陆路三面围攻周留城,百济和日本守军相继投降。日将庐原君臣领军万余越海而来,准备自白江口登陆。周留城即建筑在白江河口上游不远处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峻溪隘,易守难攻。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日本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因此,白江成为维系周留存亡的生命线,两军都誓在必争。
唐新水军首先到达白江江口。27日,日本水军也从海上抵达白江,两军遭遇。从当时双方的实力来看,唐朝水军七千余人,一百七十艘战船;日本水兵万余,一千多艘战船。日本虽然在人、船数量上有优势,但唐朝水军船坚器利,武器装备优于日本。对于这次战斗,《旧唐书.刘仁轨传》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
由上可知,此战唐将刘仁轨首先采用以逸待劳的战略战术,以旺盛的士气,率战船阵列于白江,因而在第一次较量中,轻而易举地就使日本“不利而退”。接着在次日的战事中,又利用唐军之战船高大坚固的优势,将日本的船只左右夹住,使其不得回旋,再施以火攻战术,焚日本之战船四百多艘,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战争战争至此结束,日本势力彻底退出了朝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