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问题
1个回答
2013-04-24
展开全部
一、知识点解读
1.命题:初中给命题下的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而高中教科书中的定义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判断其真假,也就是判断其是否成立,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就不能叫命题.
2.全称量词:
①.全称量词的定义:在语句中含有短语“对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短语“所有”在陈述中表示数量,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全称量词用符号“ ”表示
常用的全称量词有“所有”“任意”“一切”“每一个”“任给”“凡是”等等.
②.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全称命题的符号记法:
一般地,设 是某集合 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或都不具有的性质,那么全称命题就是形如“对 中的所有 , ”的命题,用符号简记为: .
3.存在量词:
①.存在量词的定义:在语句中,短语“有一个”或“有些”或“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也表示数量.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存在量词通常用符号“ ”表示.常见的存在量词有“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存在一个”“对某个”、“有的”等.
②.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的符号记法:
一般地,设 是某集合 的有些元素 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性质,那么存在性命题就是形如“存在集合 中的元素 , ”的命题,用符号记为:
4.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
①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要结合真值表加以理解.另外,结合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来理解联结词,它们的定义分别用“或”、“且”、“非”等联结词.
②对于复合命题的理解要注意“由简单命题与…”,其中我们只注意“联结词”,而不注意“命题”.如x>2或x<-2就不是复合命题,因为它不是命题,因此,不要认为凡是含有联结词的语句就是复合命题.
③对于三个真值表可做如下理解
ⅰ)“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
ⅱ)“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时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ⅲ)“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时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真值表是我们判断真假命题的直接依据.
5.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与互为逆否命题都是说两个命题的关系,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时,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6.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若ab=0,则a=0”是假命题.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它的否命题“若a≠0,则ab≠0”是假命题.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为真命题,它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是真命题.
7.充要条件
(1)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
①如果由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如果由q p,则p是q的必要条件
③如果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
(2)充要条件的判断.
①直接用充要条件定义判断
②借助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间接判断,如所给命题的条件不易判断,我们可以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条件,因为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即同真或同假.反证法就是一种间接法.
二、方法、技巧、规律小结
(1)命题的概念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学习时应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它的含义.可以判断真假是命题的特征.
(2)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但不能同时既真又假,也不能模棱两可,无法判断其真假.
(3)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就是含有全称量词,存在性量词的命题,学会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
(4)同一个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由于自然语言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5)在解决有关充要条件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特殊情况;当有关命题的真假直接判断比较困难时也可考虑其逆否命题;含有逻辑连结词的命题的否定形式,逻辑连结词也要跟随着改变.
三、高考考点解读
考点1 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2006年山东高考题)设 ,则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 化简得 : .
,化简得 : 或 或 .
作数轴易得 但 推不出 ,故选A.
评注:“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高考常设置选择题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进行考查.对于充分和必要的理解,还可通过下面的实例来体会:小明从家去上学有以下几种方式:①骑自行车;②坐公交车;③步行,现在问骑自行车是小明从家去学校的什么条件?显然骑自行这个条件是去学校充分的但不必要的条件.
考点2 考查复合命题真假判断
例3(2004年福建高考题)命题p:若 、 ∈R,则 是 的充要条件. 命题q:函数 的定义域是(—∞, ∪[ ,+∞ 则()
(A)“p或q”为假 (B)“p且q”为真 (C)p真q假 (D)p假q真
解析:由三角形不等式 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为假命题;由 可得 或 ,即 为真命题.故选D.
评注:对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可利用真值表进行.真值表可简要地描述为:“非 ”命题的真假与 命题的真假相反;当命题 、 中一个为真时则“ 或 ”真命题;当命题 、 中一个为假时,则“ 且 ”为假命题.
考点3 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
例4(2001年全国新课程试题)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解析:①的逆命题为:若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则这四点不共面.显然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不共线但共面,故其其正确;②的逆命题为:若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则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由异面直线定义知,异面直线没有公共点,故②的逆命题为是真命题.
评注:当直接判断命题真假比较困难时,可转而考虑其逆否命题.
1.命题:初中给命题下的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而高中教科书中的定义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判断其真假,也就是判断其是否成立,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就不能叫命题.
2.全称量词:
①.全称量词的定义:在语句中含有短语“对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短语“所有”在陈述中表示数量,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全称量词用符号“ ”表示
常用的全称量词有“所有”“任意”“一切”“每一个”“任给”“凡是”等等.
②.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全称命题的符号记法:
一般地,设 是某集合 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或都不具有的性质,那么全称命题就是形如“对 中的所有 , ”的命题,用符号简记为: .
3.存在量词:
①.存在量词的定义:在语句中,短语“有一个”或“有些”或“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也表示数量.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存在量词通常用符号“ ”表示.常见的存在量词有“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存在一个”“对某个”、“有的”等.
②.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的符号记法:
一般地,设 是某集合 的有些元素 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性质,那么存在性命题就是形如“存在集合 中的元素 , ”的命题,用符号记为:
4.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
①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要结合真值表加以理解.另外,结合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来理解联结词,它们的定义分别用“或”、“且”、“非”等联结词.
②对于复合命题的理解要注意“由简单命题与…”,其中我们只注意“联结词”,而不注意“命题”.如x>2或x<-2就不是复合命题,因为它不是命题,因此,不要认为凡是含有联结词的语句就是复合命题.
③对于三个真值表可做如下理解
ⅰ)“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
ⅱ)“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时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ⅲ)“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时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真值表是我们判断真假命题的直接依据.
5.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与互为逆否命题都是说两个命题的关系,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时,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6.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若ab=0,则a=0”是假命题.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它的否命题“若a≠0,则ab≠0”是假命题.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为真命题,它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是真命题.
7.充要条件
(1)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
①如果由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如果由q p,则p是q的必要条件
③如果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
(2)充要条件的判断.
①直接用充要条件定义判断
②借助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间接判断,如所给命题的条件不易判断,我们可以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条件,因为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即同真或同假.反证法就是一种间接法.
二、方法、技巧、规律小结
(1)命题的概念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学习时应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它的含义.可以判断真假是命题的特征.
(2)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但不能同时既真又假,也不能模棱两可,无法判断其真假.
(3)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就是含有全称量词,存在性量词的命题,学会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
(4)同一个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由于自然语言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5)在解决有关充要条件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特殊情况;当有关命题的真假直接判断比较困难时也可考虑其逆否命题;含有逻辑连结词的命题的否定形式,逻辑连结词也要跟随着改变.
三、高考考点解读
考点1 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2006年山东高考题)设 ,则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 化简得 : .
,化简得 : 或 或 .
作数轴易得 但 推不出 ,故选A.
评注:“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高考常设置选择题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进行考查.对于充分和必要的理解,还可通过下面的实例来体会:小明从家去上学有以下几种方式:①骑自行车;②坐公交车;③步行,现在问骑自行车是小明从家去学校的什么条件?显然骑自行这个条件是去学校充分的但不必要的条件.
考点2 考查复合命题真假判断
例3(2004年福建高考题)命题p:若 、 ∈R,则 是 的充要条件. 命题q:函数 的定义域是(—∞, ∪[ ,+∞ 则()
(A)“p或q”为假 (B)“p且q”为真 (C)p真q假 (D)p假q真
解析:由三角形不等式 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为假命题;由 可得 或 ,即 为真命题.故选D.
评注:对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可利用真值表进行.真值表可简要地描述为:“非 ”命题的真假与 命题的真假相反;当命题 、 中一个为真时则“ 或 ”真命题;当命题 、 中一个为假时,则“ 且 ”为假命题.
考点3 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
例4(2001年全国新课程试题)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解析:①的逆命题为:若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则这四点不共面.显然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不共线但共面,故其其正确;②的逆命题为:若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则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由异面直线定义知,异面直线没有公共点,故②的逆命题为是真命题.
评注:当直接判断命题真假比较困难时,可转而考虑其逆否命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