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2013-04-28
展开全部
其一,他激烈反对"独尊",诅咒专制皇帝为"民贱屠伯"。康氏指出,在太平之世,人人平等,没有什么臣妾奴隶,也没有什么君主统领,更没有什么教主教皇,人人和睦相处,过着平等而富裕的美好生活,差别虽有,可是并不悬殊。
其二,重视发展生产。康氏在《大同书》中描述了一个具有较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它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制,然后全部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和电气化,生产力高度发展。
其三,特别重视教育。在康氏看来,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是大同世界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他说:"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学、中学、大学,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人人皆无家累,人人皆无恶习,图书器物既备,语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养生又备,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学人之进化过今不止千万倍矣。"(《大同书》)
其四,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在《大同书》中所谓"专家界",就是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打破封建家族宗法关系和纲常名教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的人权、自由、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
其五,康氏主张废除国家,走向"去国界合大地"的盛世。他向往桃花源之世界:"大同无邦国故无有军法之重律,无君主则无有犯上作乱之悖事,无夫妇则无有色欲之争,奸淫之防,……无宗亲兄弟则无有望养、责善、争分之狱,无爵位则无有恃威、估力……佞谄之事,无私产则无有田宅、工商、产业之讼……"(《大同书》)
其六,在《大同书》中康氏把"人"摆在"天理"之上,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哲学上有所谓"理"、"欲"之争,其实质是人本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康氏在《大同书》中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和残忍性,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泛爱众"思想和佛家"慈悲"观念,举起了朴素的人本主义的旗帜。儒家"仁"的思想渗透在《大同书》的全部内容之中,康氏把"仁"与"人"糅合为一体,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也。""舍仁不得为人。"康氏的仁道主义是从反程朱理学的角度提出命题的,在《大同书》中他把"人"摆在"天理"之上,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这是十分可贵的。
其二,重视发展生产。康氏在《大同书》中描述了一个具有较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它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制,然后全部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和电气化,生产力高度发展。
其三,特别重视教育。在康氏看来,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是大同世界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他说:"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学、中学、大学,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人人皆无家累,人人皆无恶习,图书器物既备,语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养生又备,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学人之进化过今不止千万倍矣。"(《大同书》)
其四,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在《大同书》中所谓"专家界",就是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打破封建家族宗法关系和纲常名教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的人权、自由、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
其五,康氏主张废除国家,走向"去国界合大地"的盛世。他向往桃花源之世界:"大同无邦国故无有军法之重律,无君主则无有犯上作乱之悖事,无夫妇则无有色欲之争,奸淫之防,……无宗亲兄弟则无有望养、责善、争分之狱,无爵位则无有恃威、估力……佞谄之事,无私产则无有田宅、工商、产业之讼……"(《大同书》)
其六,在《大同书》中康氏把"人"摆在"天理"之上,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哲学上有所谓"理"、"欲"之争,其实质是人本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康氏在《大同书》中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和残忍性,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泛爱众"思想和佛家"慈悲"观念,举起了朴素的人本主义的旗帜。儒家"仁"的思想渗透在《大同书》的全部内容之中,康氏把"仁"与"人"糅合为一体,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也。""舍仁不得为人。"康氏的仁道主义是从反程朱理学的角度提出命题的,在《大同书》中他把"人"摆在"天理"之上,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这是十分可贵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