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做到哪四‘不’ 10
1、家庭成员卫生用品要分开
家庭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勤通风,勤晒衣被。每个家庭成员的毛巾、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要分开摆放。
居民要养成进门先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应用餐巾纸捂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
在家就餐时,家庭成员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吃饭时应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注意营养,适度运动,提倡“光盘行动”。不接触、不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2、烹饪食物,生熟要分开
厨房整体每天要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每日清洁,每周消毒1-2次,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同时,要重视分类存放,冰箱食材注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不提倡食用散装冷荤熟食。接触生鲜食材的容器、案板、刀具、水池和包装等,都要及时清洗,避免污染。
尽量不宰杀活畜禽,不要生食海(水)产品,肉、禽、蛋类烧熟煮透。购买和食用冷链生鲜食品,要通过正规渠道,确保生鲜食品来源安全。建议当顿食用,如果要继续冷藏或冷冻,食物要包装严密,避免互相污染。使用流动水清洗时,要缓缓冲洗,防止溅洒污染。
3、家庭消毒这些细节要关注
日常居家环境中,手机、鼠标键盘、电灯开关、水龙头、门把手、窗户把手等,都是经常触碰的地方,特别是马桶冲厕键,潜藏着间接传播病毒的风险,也是家庭日常消杀容易忽略的细节。
日常生活中,做好清洁工作是消杀的基础。餐饮具和茶具首选物理消毒,通过煮沸15至30分钟或使用高温消毒箱(柜)消毒即可。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卫生间保持通风良好,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合理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冲水时需盖上马桶盖,定期使用含氯泡腾片消毒马桶。要注意检查下水管道、卫生间地漏等的U型管水封,缺水时及时补水。
此外,环境消毒和清洁洗手是紧密结合起来的,在我们勤洗手的同时,也要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
应做到:
1、早晚各使用等渗盐水清洗干净鼻腔,清除鼻腔中的病菌、病毒,预防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在尘埃较重的环境中,佩戴口罩,避免过多粉尘进入鼻腔,削弱鼻腔生理功能。
3、避免抠鼻子损伤鼻腔黏膜。当存在鼻屎的时候,用清洗干净鼻屎,消除鼻腔炎症。避免鼻屎再度产生。
卫生习惯做到四勤四不:
四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
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刷牙漱口。
一、个人生活习惯方面应做到:
1、早晚洗脸、刷牙、清洗鼻腔。
2、勤洗澡、勤换衣物、勤剪指甲。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不随地吐痰。
5、用餐使用公筷;等等。
二、饮食卫生应做到:
1、生吃瓜果要洗净。
2、不喝生水。
3、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4、不挑食和偏食。
5、饭后不马上进行剧烈活动。
三、运动锻炼应做到:
1、坚持每天早起锻炼,呼吸新鲜空气。
2、每天应至少运动一小时,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四、勤洗手应做到:
1、饭前便后应洗手。
2、吃东西前应洗手。
3、劳动(干活)后应洗手。
4、做游戏后应洗手。
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
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
7、从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
五、用眼卫生做到:
1、看书写字时要注意姿势正确,光线适宜,眼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30—35厘米),时间不可过久。
2、走路乘车时不看书,不躺着看书。
3、坚持做眼保健操。
六、保护牙齿应做到:
1、吃东西后漱口。
2、早晚刷牙。
3、不咬过硬东西。
4、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
5、睡前不吃东西。
6、患牙病及时治疗。
7、不咬笔头和手指。
7、保护鼻腔应做到:
1、早晚各使用等渗盐水清洗干净鼻腔,清除鼻腔中的病菌、病毒,预防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在尘埃较重的环境中,佩戴口罩,避免过多粉尘进入鼻腔,削弱鼻腔生理功能。
3、避免抠鼻子损伤鼻腔黏膜。当存在鼻屎的时候,用清洗干净鼻屎,消除鼻腔炎症。避免鼻屎再度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