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自律”和“省察克治”是一个概念吗
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慎独自律:指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不做坏事,就是做到“慎独自律”。
所谓“省察克治”,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并进行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
/iknow-pic.cdn.bcebos.com/83025aafa40f4bfbb90409b90d4f78f0f636180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3025aafa40f4bfbb90409b90d4f78f0f636180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3025aafa40f4bfbb90409b90d4f78f0f6361802"/>
扩展资料:
慎独自律偏重指在一个人独处时管住自己不做坏事,不让坏事发生;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省察克治偏重反省自己,发现已有的不良倾向和坏习惯并进行克服。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慎独”和“自省”,注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修身之道。比如儒家强调内心的反躬自省,《论语》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在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自律,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省察克治,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一套修身养性的方法,指每时每刻思考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通过反省检查出自己行为思想的问题并克服去掉自己的坏毛病。
综上所述:慎独自律是按照既有的要求在一个人的时候严格要求自我,省察克治是通过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进行自省而发现问题并整治。
扩展资料
《中庸》之慎独另解: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记录的孔门心法,首句言性、言道、言教,说的是修性修道的方法,可惜孟子之后渐渐流为学问之说,离其真意甚远了。
其中“君子”和“慎独”两个概念,与原意大相径庭,是理解原意的关键。《中庸》里的君子,指的是依道受教、修行身心的人。慎独,指的是谨慎地保有(自己在修道中得到的)独特的见解。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道,是生命中不可须臾离开的生起心念的那个能力,凡是生命可以离开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道。(每个人从不间断的思维作用、心念活动,就是道在人的生命中的体现。生起思维和心念的就是道、是天命、是生命的本源。)
所以,依照道来修行的人,对自己不能耳闻目睹的事物,应该保持慎重的戒心和畏惧的恭敬态度。虽然人的耳目感知有其局限性,但是依道修行的人,还是能够在最隐秘的地方和最细微之处,感知到普通人无法感知的东西,所以修行人应该谨慎地保持其(在修行中获得的)独有的知见。
2013-05-06
慎独自律:指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不做坏事,就是做到“慎独自律”。
所谓“省察克治”,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并进行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