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材料三:(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卫青少时尝为平阳公主家骑奴……元光六年(前129年),拜车骑将军北击匈奴有功,赐爵关内侯。——《史记》材料四: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材料五:(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一《唐摭言》材料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日知录》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在材料三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什么?(3)根据材料四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4)材料五中的制度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与材料三相比,如何理解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的人才?(5)据材料六,分析明朝实行科举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综合上述材料,选官制度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展开
展开全部
(1)制度:世官制。 标准:血缘、门第、等级。 (2)观点:不论贵贱,选贤用德(或尚贤)。 史实:卫青以家奴的身份而能凭借才能拜车骑将军。 (3)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方式:考试。材料三:推举方式选拔官吏立足于对推举者的长期观察和考核。材料五: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看重的是被选拔者的学识,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制度上可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操作程序,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 (5)影响: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6)君主专制日益得到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走向衰落。 |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理清这样一条线索: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引导学生注意两大环节:审题要仔细、答题要完整。第(1)问关键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意审题“选拔的标准”;第(2)问关键理清材料,并注意回答史实的完整性,切勿忽略材料中卫青的“家奴”身份;第(3)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但要注意回答完整性;第(4)问理清科举制的特点,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更具有公平、公正;第(5)问注意审题,理清材料表达科举制的消极影响;第(6)问注意从整体角度思考,注意抓住材料是关于选官制度演变的过程,认识到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从而得出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落的结论。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