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焦虑,怎么办?

 我来答
dongshangsuo
2016-10-28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5万
展开全部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圈的扩大,身边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人,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也见识到很多牛人,会发现女神、男神层出不穷。这些偶像树立在我们面前,如何不让我们去学习、去模仿、去赶超?比如我参加了CIPMT的培训,就会想要成为女神培训师;看到简书平台上每日撰写文章的“剽悍一只猫”,粉丝量达到39681,就会想要成为那样的签约作者;看到公司的老板为了业务几乎没有休息日的忙碌,已经那么有资本还在拼搏,就会想要去模仿。有了这些榜样,真的不能让自己去懒惰,不能让自己成为那种拿着手机刷半天屏的人! 


     看着这些榜样,每天真的在很努力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往往也处于一种焦虑的情绪之中。记得孩子特别小的时候,那时候为了搞明白如何育儿,在各大育儿论坛是一条一条的翻帖子,学习别人的经验,把国内外所有的资源都下载下来,学习那些牛人的育儿方法。自己在经历过疯狂下载和翻贴的一段日子之后,发现那些资源只是在减少硬盘的存储空间,对于我自己和孩子来说其实是无用的。这是因为没有把使用者也就是我和孩子作为中心,我应该做的是结合自己家孩子的情况,去探询最合适的方法和应该使用的书籍。所以那时候貌似很努力,其实无用功没有产生有效地成果,所以更加焦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榜样也在更新换代,但是那颗努力的心依旧存在。那么如何努力就会变得超级重要。从来不要相信只要努力就好,只重视过程之类的话,凭什么自己要放弃休息时间在学习和工作呢?谁不想睡个懒觉、看个电影呢?努力就是要有结果,即使不是意料之中的结果,那也应该有意外收获。

努力和焦虑基本上是一同存在的,没有焦虑可能也不会有努力的那颗心。就好比从去年开始每周写文,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公众号,并且在各个平台的粉丝量不断增长之后,每到周五的晚上我就开始有一丝焦虑的情绪,生怕这周写不出来文或者写不出来好的书评,就是在这种压力下,我会去注重自己看书的质量,我会思考一些事情如何输出。除了自己生病的一段时间外,基本上每周都会更新我的文章。而且在这个坚持的背后,得到了各个平台编辑的认可,很多文章在简书、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都能置顶一小段时间。还有很多出版社的编辑私下与我联系,我也能够先人一步免费得到新书,而且我的书评也越写越好。这就是焦虑和努力相辅相成,所以有时焦虑不要害怕,要转变成动力,而不是陷入不知道怎么做的泥泞中。所以解决焦虑的第一种方法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去努力做一件事,记住要以自己为中心,也就是自己喜爱的、自己想要的、自己要做的,这样即使暂时没努力出什么成果,也会自己说服自己不要焦虑。


      越努力越焦虑这种情绪的出现,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去跟那些牛人比较,感觉自己怎么努力都追赶不上。例如,我看到自己喜欢的培训师李参在2016年出了一本书之后,心里真的有了一些焦虑。因为我也有出书的想法,上半年有编辑在约书,但是自己考虑了一下自身情况没有启动这项工作。其实这种有榜样的努力,也就是有参照物的努力,焦虑情绪更容易产生。分析一下有榜样的努力路径就是:模仿、积累、新的尝试、小成就、积累、成功。一开始的模仿和积累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有很多次失败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而且这个阶段的焦虑情绪也特别严重。因为完全不出彩,还生怕被别人说模仿,所以这个煎熬的时期是最考验努力者的。努力的同时产生焦虑情绪,说明还没有自信心确信自己能做好,当模仿和积累一段时间,自己做一些新的尝试,有了一些小成就之后,自信心逐渐建立,才能做下一步的积累,最终成功。


      我其实现在还处于模仿和积累的阶段,我的工作和写文都是有自己的节奏,所以分析我为什么焦虑,主要原因就是急于求成,而不是怎么怎么努力都追赶不上。我自己可以确信的是写书梦想实现的那一天是在未来的某一天。所以解决焦虑的情绪是要对自己进行很透彻的分析,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尤其不能做那种忽略主要矛盾的事情。就比如目前我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写文作为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直到自己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写那本书,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成功。


     当我们出现焦虑的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自己为什么焦虑,接纳自己这种焦虑,然后再努力,尤其要分析自己努力的方法是否正确,不要做那个连努力都不会的人。当努力和焦虑相辅相成的时候,成功也就不远啦!

在涉故台塘钓的小苍兰
2016-11-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万
展开全部


推荐看一看温言的《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这本书。




这个世界,不缺成功的机会和梦想的大门。

这个世界,永远稀缺“怀才”并愿付诸努力的人。

 ——温言


这两天一直在看温言的《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这本书。


温言是谁?


讲真,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对她并不熟悉。阅读了她的文字之后,我深深被她的细腻和理智所打动。


她的文字仿佛是一剂拯救心灵的良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为引子,来治愈生活中迷茫的你,狂妄的你,焦虑的你。


也许你会说又是一锅鸡汤。如果你非要把那些随时提醒你,意图把你从生活的泥淖里拉上来的文字称为鸡汤,那随你吧。


不过温言说了,名人“鸡汤”里重要的不是所谓的“干货”,而是他们如何去思考和应对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穿越时间壁垒的万能药。


我深以为然。


同样的事情,为什么别人遇到的时候就能轻松面对,而我们则被折腾的死去活来,像是脱了几层皮。


扯了这么多,介绍下温言吧。看看她是何方神圣。


温言: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GRE近满分得主。


先后供职于埃森哲咨询公司、IBM等世界  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接受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青年报》和《瑞丽》等多家媒体采访。


定期为知名微信公众号供稿,多篇文章  被“罗辑思维”“清华南都”“鲁豫有约”金融八卦女”“人民日报”“十点读书”  等微信公众号转发全网累积阅读量过亿。


出版过豆瓣高评分作品《第2份工作》  《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这是简介里对温言的全部介绍。


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像温言这样的人,一边行走,一边思考,行走的是自己的人生,思考的是灵魂深处的东西。


她的文字,就是证明,特别适合生活中各种焦虑的你。


——明明拼命努力,却总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你;


温言说,抱怨世界不懂你之前,先把自己变得强大。要知道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怀才不遇,你现在的抱怨,只能说明你的能力还撑不起你的野心。


所以不要成天觉得自己还没成功是怀才不遇,不妨掂量一下:


你怀里抱的究竟是璞玉还是顽石?


你一直在守株待兔不遇,还是怀璧自荐不遇?


遇到岔路口的时候,是不是你自己主动放弃了那些可能的机遇,  而选择了更安全稳妥的道路呢?


——不甘心将就,却对目前生活仍然无所适从的你;


温言在《自我转型期,如何过上第二种人生》一文中写到:无论你是多么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年近三四十的时候,都不免生出“就这样一直为公司打工吗”的困惑,于是有人从大企业跳去新兴小公司;有人离开体制去创业;有人选择脱离常规生活轨道,通过学习和旅游对自己升级再造。


对比,温言建议从经验、知识、技能、资源四个维度去思考,在华丽转身前,就开发出自己的身份,并提供了开始建立“第二身份”的两个步骤:首先。要尽量成为节点之间的连接者。其次,还需要尽快制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套餐组合”,并且开始寻找渠道,把它传播出去。


最后说到,随着社会进步,我们留在职场上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长,困惑和迷惘在每个关键的年龄节点上都如影随形,然而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被“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最终你将驶向哪里,只会是打包了你内心最深处渴望及能力经验后的那个综合体。


——对未来很焦虑,却对未来方向感到无比迷茫的你。


温言说,世间最划算的事是把精力投入兴趣。而平常那些最折磨你的,恰恰是你内心真正所求。

因为越是折磨我们的,往往越是我们内心深处觉得有价值去投人的。潜意识里,当我们选择了去坚守某样事物的时候,尽管厌倦痛苦,它们却代表了我们内心深处真正希望坚守的某种信仰或品格:


——每天都不想上班,却没有一天放弃工作,坚持的意义是对自立人格的向往。


——一边和家里人吵架,却没有一日不回家,是因为心里恪守着对家庭的忠诚。


——抱怨孩子挤占了全部业余时间,却依然投入全部精力,是因为对孩子投入了时间,便收获了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的全心全意的爱。


如果总想着用“独处”和“出走”来对抗或者超越这平凡甚至庸常的生活,反而越对抗越绝望,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无法真正隔离出独处和逃避的时间。


正因为无法清清楚楚地画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刻,还不如就利用操作家务的智慧、全心陪伴孩子的快乐、专心工作时的热情来感受种种逃避不开的“义务”中的享受,再从这种感受中支取快乐,来面对每天循环的生活。与其看到自己消磨时光,不如多想想所守护东西的价值,既不是试图去“战胜”生活,也不是“屈服”于什么,而是在每一个时刻都与自己和身边的一切善意相处。


要知道,好的生活不是在市井中梦想着桃源,而是日常柴米油盐中守得住窗前的明月,还有心力去寻远山之灯。


最后想说,如果你正值焦虑,那不妨打开这本书,也许你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老钟说说
2017-03-29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万
展开全部



文/老钟说说

关键词:

焦虑 方向 能力 价值

导读:

焦虑一是因为举手抬足却没有方向,结果是四处碰壁。第二个原因就是没有核心技能,所有的认知和能力都是入门级,谈不上专业水准,因而在竞争中败多胜少,信心不足,焦虑重重。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参与的分工等级越高,投射在自身的回报就越大,彰显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理论如此,但我们参与社会活动分工的基础是什么呢?为什么不是活动的频率,而是分工的等级呢?我们该如何形成竞争力,不断向前呢?

焦虑的源头和背后的隐秘

我们从中规中矩的校园生活中走出,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三点一线中解放出来,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份工作,我们面对个性化的角色,没人准确告诉我们的角色定义是什么?面对新岗位,我们来自校园的知识明显不足,只能拼命学习,可大部分情况,都没人告诉我们该学什么,该做什么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也许好的公司和平台会对一个岗位该具备的能力进行详细描述,但具体该如何达到这个能力,需要学什么、怎么学,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却罕有人告诉你,大多的还是自己苦苦摸索。

这时的你,犹如手拿短刃,面对精钢铁骨的残暴敌人。这种状况,除了徒增烦恼,还能如何呢?

检视自身的处境,我们焦虑不安,有人说我们的迷茫来自于缺少高人指点,没有发力方向;有人说我们曾经错过沉淀的机会,使得现在没有一技之长,缺少竞争力;还有人说,我缺少的只是一点点机会,为什么我们的前辈们那么轻易的获得了成功,而我们只能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

其实,我认为,我们的焦虑都来自内心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我们在学习掌握认知世界的符号系统时,我们是否被知识体系所欺骗,误以为看见了就能掌握符号系统的奥秘?




文/老钟说说

不被内心欺骗,认知清晰准确,从这个点出发,我们才知道自己站的位置,周边的环境有什么特点,个人在这其中是什么角色,能够做到什么样的定位。心理学巨匠詹姆士曾提出过一个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前人在描述这一公式时指出,要想获得成就感,成功的价值越大,可能性越高;我们的抱负越现实,我们获得自尊的成就就越高。

站在我的角度理解:是否成功,成功的大小本身就取决于个人对结果的认定。我们对结果越肯定,越能给予积极的正面回应,他给我们带来的心理价值就越大;其次,我们内心足够的务实,将抱负和自身的现实及想要去的方向做了充分的梳理,那么我们也容易从小成就中产生自我满足和成就感。

总结

重新梳理这个公式,想要说明的一个重点,你身处的环境,你是否明白?作为个人,是否能将自己融入其中逐渐培养发挥自身优势?

不论何时、何地,你找到它时,当你注意力在那里时,当你时间在那里时,你的目标也会在那里,你还会焦虑吗?




文/老钟说说

当然找到切入点,看似只是这个动作的开始,但背后隐藏的符号和秘密值得我们后续更深入的探讨、交流。

以上是自己一点心得体会,欢迎您的指导和吐槽,真诚的老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大白说
2020-02-25 · 加油,我爱你们
个人认证用户
大白说
采纳数:453 获赞数:3638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很多时候慢慢来比较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硬核大掌柜.
2020-06-10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704万
展开全部

付出努力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容易让人焦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