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根据玄奘的哪两部作品编写的?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
吴承恩是在历代民间传说和无名作者创作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改造,最后写出这部绚丽多彩的神话小说的。
而吴承恩这个人到底存在不存在,到底写没写西游现在都是未知。
因为现在的史料关于吴承恩写西游,源于一篇县志。
后世考证西游记出自山阳县。地方考证是谁写的,但无人得知。
唐贞观年间,青年玄奘一个人赴天竺国取经。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回国,口述历史,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他有个徒弟叫慧定,主持写了本《大唐大慈恩寺之芷法师传》,记述唐僧西行取经事迹,为宣传佛教和颂扬师傅。
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扩展资料
现实版唐僧:取经之后确实收过三个徒弟
西游记中的徒弟是唐僧取经之初收的,现实中的徒弟却是在取经之后收的。第一个徒弟是在唐僧回来的途中收的,据说是一个西域神童,聪颖绝伦,过目不忘。第二个徒弟是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侄子——窥基,出身将门,熟读兵书……
第一个徒弟是在唐僧回来的途中收的,据说是一个西域神童,聪颖绝伦,过目不忘,记忆力几乎没人能比得过他。这跟孙悟空很相似,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相对于大唐来说本来就是异族人了,而且神通广大和唐玄奘的神童大弟子的身份也十分相符。
第二个徒弟是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侄子——窥基,出身将门,却自幼通学儒典,熟读兵书。窥基当和尚有三个条件:“不断情欲;准吃荤血之物;过午能食”。
因此他最初出去讲经一般都是准备三辆车,一辆载佛经,一辆载酒肉,一辆载家仆妓女,因此被称为三车和尚,这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很是相似。
第三个徒弟,应该是圆测大师,新罗国的王子,也是个外国人,也是学术渊博,与窥基大师齐名。圆测中规中矩,从事佛经的弘扬,并且是贵族出身,跟西游记中的沙悟净也很相似。
《西游记》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的。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玄奘冒险西行取经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26岁的玄奘为寻求佛法真理,决定西行取经。但由于当时唐朝基业初创,疆域未定,所以朝廷严禁百姓私自出入境。当年闹旱灾,玄奘冒险随着逃荒的人群混出长安城,一路经过秦州、兰州。到达凉州时,朝廷捉拿玄奘的“牒文”也随之到达。当都督李大亮要派人缉拿玄奘时,凉州寺院的慧威法师得知了这一消息,就派两个弟子秘密护送玄奘西行。三人昼伏夜出,风餐露宿,经过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辗转到了瓜州,玄奘在阿育王寺,也就是后来的瓜州塔尔寺讲经说法一个多月。他一边打探西行的路程,一边做西行的各种准备工作。
后来告别了李昌,玄奘一路向西,来到了锁阳城。这天清早,玄奘在寺庙礼佛时,一位石磐陀(即胡人信徒)虔诚地礼佛,并请求受戒。交流中,石磐陀表示愿意跟随玄奘西行取经,玄奘便收他为徒。一路艰辛,经过一次次生死考验,师徒二人走出了西域,到达天竺佛国,也就是今天的印度,研读佛学,带回657部经卷。
其中《玄奘取经图》中的玄奘,基本上根据《大唐三藏法师自传》的记载,是真人真事在壁画上的再现,反映的是玄奘取经途中,在瓜州收徒、买马、夜渡葫芦河的场景……。”
《西游记》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的。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
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
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