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曹操文韬武略,为何在《三国演义》中却被贬低?
首先必须要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三国的正史是《三国志》作者为陈寿,而《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根据一部分史实经过更通俗易懂的方式编撰出来的小说。根本上来说,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的,陈寿就如何去刻画他的形象,而对于一本小说的《三国演义》来说,其作者罗贯中可以全凭心意的修改历史人物形象。
对于正史中的曹操,陈寿这样评价到“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说的就是曹操不仅可以治理国政、还会遣兵用将,再者就是极尽人臣之风,是个乱世枭雄。当然,正史中也记载了诸如曹操杀害智囊杨修的史实,显得他小气无能。
但似乎陈寿并不是十分在意此事,所以对曹操评价褒大于贬。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却不这么认为,曹操虽然到死也没有称帝,由于并非正统,罗贯中可能不太认可曹操夺权以及其子称帝的做派。有意地将他在崛起时的种种或有或无的经过放大,也就是说,在出现曹操人生污点的时候,执笔时有意夸张其行为,为的就是让读者也跟着讨厌这个人,把他的智慧描黑成取巧和奸略,让他得不到读者的认可,为众人所诟病。
总之,无论怎么贬低,那也只是罗贯中的一厢情愿,曹操无论是在为政还是做人上其实还是值得人们去尊重和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