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
1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方法很多:
1.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
2.增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
3.提高孩子口算的兴趣
因为把枯燥的口算变得有趣味,让孩子们喜欢、感兴趣对于孩子们练好口算是很重要的.
4.适当的口算方法
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
5.持之以恒地训练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不懈地、有计划的进行.
1.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
2.增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
3.提高孩子口算的兴趣
因为把枯燥的口算变得有趣味,让孩子们喜欢、感兴趣对于孩子们练好口算是很重要的.
4.适当的口算方法
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
5.持之以恒地训练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不懈地、有计划的进行.
展开全部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所以分析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 6”,“+”看成“-”等。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过繁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比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 的加法后,家长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接着又问学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凑成了10。”这样的融会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凑十法”;b、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迁移。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小2了……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比如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 6”,“+”看成“-”等。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过繁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比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 的加法后,家长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接着又问学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凑成了10。”这样的融会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凑十法”;b、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迁移。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小2了……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比如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 接影响以后各年级计算能力的提高,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认识 10 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让 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 数一数每小组的人数, 帮助学生强化数感。 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如:1-10 的分成让学生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要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在掌握10 以内各数的同时,为口算10 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为学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每天都利用 2-3 分钟的口算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化,推理过程 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 口算速度。
三、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 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 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 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 想的,先算 10-7=3,再算 3+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 16- 6=10,再算 10-1=9。 ”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 把 16 记在脑子里,伸出 7 个手指头,从 16 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 15、14……结果是 9。 ”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 9+7=16,所以 16-7=9” ;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四、注重算法多样化,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 20 以内退位减法时,有些学生喜欢用“破十减” 、有些喜欢用“做减想加” 。这时,在体会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教师切不可“一刀切” ,不然会适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减法时, 总喜欢扳手指,我想改掉他这个“毛病” ,于是利用休息时间个别对他进行“破十减”指导,结果越发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错误率更高,还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在 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 发展。
五、细水常流,稳步提高 先抓好基础,1—10 之内的加减法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练习一个阶段后,要筛选难度比较大或经常出错的题目,如 17-9,15-8,14-6 等,做成卡片,反复练习,细水常流,稳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六、对症下药,逐个过关在口算训练中, 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特别对哪些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小朋友,首先要 弄清他们的问题所在,是算理不清,还是反应迟钝,然后针对问题想 办法,还需要对他们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育周围的同学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感,从而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七、争取家长,共同配合,一节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光凭老师埋头苦干还不行,要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共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开学初我明确地向家长们提出:这学期的重点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口算方面都能过关,因此,希望家长在家能坚持每天挤一定时间陪孩子练一练口算、听算。家长的力量,对老师而言是宝贵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就能被我们所用。
八、互相协作,共同提高 我们班有些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他们根本没有能力 、和精力辅导学生;还有部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差,讲了忘,算了错,怎么办?老师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的抓。所以在训练中,我不断发现好苗子,于是便让这些小朋友当小老师,也就是每个组选一个小组长,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学生慢慢提高,慢慢地缩小了差别。
总之要提高小朋友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只要对你的学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认识 10 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让 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 数一数每小组的人数, 帮助学生强化数感。 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如:1-10 的分成让学生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要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在掌握10 以内各数的同时,为口算10 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为学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每天都利用 2-3 分钟的口算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化,推理过程 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 口算速度。
三、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 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 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 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 想的,先算 10-7=3,再算 3+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 16- 6=10,再算 10-1=9。 ”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 把 16 记在脑子里,伸出 7 个手指头,从 16 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 15、14……结果是 9。 ”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 9+7=16,所以 16-7=9” ;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四、注重算法多样化,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 20 以内退位减法时,有些学生喜欢用“破十减” 、有些喜欢用“做减想加” 。这时,在体会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教师切不可“一刀切” ,不然会适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减法时, 总喜欢扳手指,我想改掉他这个“毛病” ,于是利用休息时间个别对他进行“破十减”指导,结果越发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错误率更高,还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在 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 发展。
五、细水常流,稳步提高 先抓好基础,1—10 之内的加减法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练习一个阶段后,要筛选难度比较大或经常出错的题目,如 17-9,15-8,14-6 等,做成卡片,反复练习,细水常流,稳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六、对症下药,逐个过关在口算训练中, 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特别对哪些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小朋友,首先要 弄清他们的问题所在,是算理不清,还是反应迟钝,然后针对问题想 办法,还需要对他们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育周围的同学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感,从而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七、争取家长,共同配合,一节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光凭老师埋头苦干还不行,要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共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开学初我明确地向家长们提出:这学期的重点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口算方面都能过关,因此,希望家长在家能坚持每天挤一定时间陪孩子练一练口算、听算。家长的力量,对老师而言是宝贵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就能被我们所用。
八、互相协作,共同提高 我们班有些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他们根本没有能力 、和精力辅导学生;还有部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差,讲了忘,算了错,怎么办?老师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的抓。所以在训练中,我不断发现好苗子,于是便让这些小朋友当小老师,也就是每个组选一个小组长,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学生慢慢提高,慢慢地缩小了差别。
总之要提高小朋友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只要对你的学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作为家长必须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看成“-”等。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过繁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
的加法后,家长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接着又问学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凑成了10。”这样的融会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凑十法”;b、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迁移。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小2了……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我的做法就是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大多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看成“-”等。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过繁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
的加法后,家长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接着又问学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凑成了10。”这样的融会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凑十法”;b、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迁移。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小2了……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我的做法就是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大多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