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究竟是不是大宋灭亡的主要原因?
王安石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变法利国利民,北宋灭亡后南宋能够强撑一百多年,王安石功不可没,只是他的变法得罪了既得利益的权贵集团,支持他的神宗又是个短命帝王,才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
还有最有名的青苗法,幕义法。先后在司马光韩琦文彦博的反对下,神宗动摇了,特别是文彦博对神宗讲,是谁和先祖一起打江山,一起和你一起治理江山,是士大夫集团,为什么不能保证士大夫集团的利益。
王安石变法不成功主要是宋的政治体系所导致的,宋的皇权对朝廷影响力不够。臣可以左右很多事情,而且很多时候,皇权要做出妥协。
宋在防止亲戚干预政治方面做得很到位,就意味着把很多权利要给臣,但是却没有很好的制度防止臣结党。王安石变法,痛苦到什么地步,不仅仅保守派反他,有时候变法派也反他,他被贬之后,反他的人又有支持他变法的。也就是说制度大家心里明白,都是有利于国家的,但是就是反你王安石。
王安石得罪的是贵族大地主集团,新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焉有不反对之理。变法失败,不是新法没效果,而是这个效果是从贵族大地主利益中刮下来的。他们垄断市场、兼并土地、控制资源,而王安石要打破这一切,这是大公无私,为国为民。贵族大地主集团自私自利,只为自己,人品对比高下立判。
王安石的新法很超前,如果能一直执行下去,北宋不会灭亡,失败的原因就是那些地主乡绅,士大夫阶层的阻挠,他们才是历朝历代覆灭的罪魁祸首,而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一直没有实现法治,而是以“圣人之言”为最高准则,不靠法律约束,而是靠儒学教化人心,不知人性的贪婪自私,最终导致土地兼并,流民万千,朝代的反复兴亡。
王安石想变法没错,但是变法这东西要看这几点,一是不是合时宜,二是不是有足够的支持者,三是不是能保持住。秦商鞅变法,直至商君死而秦法不灭,王安石则急政了,募役法没有解决底层人民的困难,同时得罪了大批地主阶级,这在封建社会就是离心离德。
骂王安石的人有的只是为了甩锅,有的人别有用心,王安石变法跟戊戌变法一样,想法是好的,但是是不是合时宜?是不是有足够的支持者?是不是能保持住?政治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王安石是合格的思想家,但不是合格的政治家。
王安石变法不错,错在王安石少了几个心腹。任何改革触动的是集团利益,他们轻易不会放弃的。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存在着一个固化利益人群,改革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力度才能成功,象房价高企也是,简单的调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
北宋守旧势力过于强大,这些守旧势力大多是一些在文学上造诣很高的文人。碍于太祖遗训,无论是宋仁宗和宋神宗都没有对这些守旧势力进行无情的打击。这也就造成了无论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的变法都失败了。
别的不说,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的结局还算是比较好的,至少没有杀身之祸。
纵观中国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再到王安石变法和近代的戊戌变法,除了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原因没有被杀之外,哪个不是落得悲惨的下场?不过也真心佩服这些勇士,能顶住那么大的压力周旋在合个利益集团中间扛起大梁。
卫鞅,李鲤,吴起,王安石,张居正,邓公,都是真正的政治家,我佩服他们敢于在体制内推行变法,动当权者的利益。通过改朝换代来改变制度的的政治家又低了些,因为改朝换代往往是军事的流血牺牲才能得到,普通民众是最大的受苦者。
商鞅变法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变法中用战争增加了秦国的财富,封建社会以土地为主要的财富表现,在财富增加的情况下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就小,王安石变法在宋朝,变法是做财富再分配,在总体财富没有增加,甚至变少的情况下,肯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司马光一直是士大夫集团,动了他的蛋糕肯定是要反抗的。苏轼一开始是平民,非常支持变法,但是当他升到了士大夫集团,就开始反对变法了。
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神宗和王安石并不是嬴渠梁和商鞅。在变法改革方面司马光比王安石敏锐,更体察民情。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真知来自于实践。
没有调查民情民意,没有超前保护百姓利益的举措,这样的变法,改革必定失败,王安石变法时没想到基层官吏更聪明。基层官吏虽然不作为,但忽悠上级领导还是很有“方法”的。王安石的名声是从近代才有所改变的。
传统文人笔下的王安石形象一直都是不如司马光的。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地方,而且还会打乱已经长期被认为合理的节奏,又不能迅速建立起新节奏,这就是为什么每逢改革时期必定是混乱时期的原因。
笔者认为,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突破赵宋祖宗之法的局限,没有解决吏治也就是党争问题,各种措施零零碎碎、各自为战,如果采用耕战主义,打造大宋第三增长极,全国所有的经济政治军事法治建设都会拥有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如同五指聚合,形成拳头力量,打破积弊之局限。
都说王安石变法是大宋灭亡的主要问题,其实,实际上和王安石变法没有多大关系,纵观历史,有木有变法,对于大宋并没有根本变化,大宋亡于体制缺陷带来的三冗积弊,核心就是吏治,或者说是—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