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2,OC=6,在OC上取点D将△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2,OC=6,在OC上取点D将△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处,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顶点P从D点出发沿...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2,OC=6,在OC上取点D将△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处,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顶点P从D点出发沿线段DA→AB移动,且一直角边始终经过点D,另一直角边所在直线与直线DE,BC分别交于点M,N.(1)填空:D点坐标是( , ),E点坐标是( , );(2)如图1,当点P在线段DA上移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设P点坐标为(x,2),记△DBN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随x增大而减小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展开
(1)(2,0),(2,2)。 (2)存在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M点的坐标为:(2,0),(2,4),(2, ﹣4)。 (3)S随x增大而减小时,0≤x≤2或4≤x≤6。 |
试题分析:(1)根据△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处,得到∠OAD=∠EAD=45°,DE=OD,求出OD=2,得出D点的坐标,再根据DE=OD=2,求出E点的坐标: ∵将△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处, ∴∠OAD=∠EAD=45°,DE=OD,∴OA=OD。 ∵OA=2,∴OD=2。∴D点坐标是(2,0),DE=OD=2。∴E点坐标是(2,2)。 (2)由翻折可知四边形AODE为正方形,过M作MH⊥BC于H,先求出∠NMH=∠MNH=45°,得出NH=MH=4,MN= ,再根据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依题意得MN∥OE,设MN的解析式为y=x+b,根据DE的解析式为x=2,BC的解析式为x=6,得出M(2,2+b),N(6,6+b), ,CN=6+b,MN= 。分CM=CN,CM=MN, CM=MN三种情况分别求出点M的坐标。 (3)根据题意先证出△PBN∽△DEP,得出BN的值,求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题意得: 当0≤x≤2时, ∵∠BPN+∠DPE=90°,∠BPN+∠EPD=90°,∴∠DPE=∠EPD。 ∴△PBN∽△DEP,∴ ,即 。∴ 。 ∴ 。 当2<x≤6时, ∵△PBN∽△DEP,∴ ,即 。∴ 。 ∴ 。 ∴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根据①当0≤x≤2时,S=x 2 ﹣8x+12=(x﹣4) 2 ﹣4,②当2<x≤6时,S=﹣x 2 +8x﹣12=﹣(x﹣4) 2 +4,即可得出答案。 解:(1)(2,0),(2,2)。 (2)存在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翻折可知四边形AODE为正方形, 过M作MH⊥BC于H, ∵∠PDM=∠PMD=45°, ∴∠NMH=∠MNH=45°。NH=MH=4,MN= 。 ∵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依题意得MN∥OE, ∴设MN的解析式为y=x+b, 而DE的解析式为x=2,BC的解析式为x=6,∴M(2,2+b),N(6,6+b)。 ∴ 。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CM=CN时,4 2 +(2+b) 2 =(6+b) 2 ,解得:b=﹣2, 此时M(2,0)。 ②当CM=MN时,4 2 +(2+b) 2 =( ) 2 ,解得:b 1 =2,b 1 =﹣6(不合题意舍去), 此时M(2,4)。 ③当CM=MN时,6+b= ,解得:b= ﹣6, 此时M(2, ﹣4)。 综上所述,存在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M点的坐标为: (2,0),(2,4),(2, ﹣4)。 (3)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①当0≤x≤2时,S=x 2 ﹣8x+12=(x﹣4) 2 ﹣4, 当x≤4时,S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0≤x≤2; ②当2<x≤6时,S=﹣x 2 +8x﹣12=﹣(x﹣4) 2 +4, 当x≥4时,S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4≤x≤6。 综上所述:S随x增大而减小时,0≤x≤2或4≤x≤6。 |
收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