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数据库?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现在被誉为工业社会的“石油”。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 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被存储在磁盘或者内存当中。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产物。数据管理是数据库的核心任务,内容包括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数据库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
A.人工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是指计算机诞生的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后期之前),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硬件看,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从软件看,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1. 数据不保存
该时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只是在计算某一课题 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后不保存原始数据,也不保存计算结果。
2. 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程序员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还要在程序中设计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因此程序中存取数据的子程序随着存储的改变而改变,数据与程序不具有一致性。
3. 没有文件的概念
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 一组数据对应于一个程序,数据是面向应用的
即使两个程序用到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各自组织,数据无法共享、无法相互利用和互相参照,从而导致程序和程序之间有大量重复的数据。
B.文件系统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是指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还大量用于管理数据的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在硬件方面,外存储器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称为文件系统。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1. 数据需要长期保存在外存上供反复使用
由于计算机大量用于数据处理,经常对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所以数据需要长期保留,以便于反复操作。
2. 程序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和访问文件的存取方法,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数据存取的接口,程序可以通过文件名和数据打交道,不必再寻找数据的物理存放位置,至此,数据有了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区别,但此时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立性尚还不充分。
3. 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由于已经有了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文件也就不再局限于顺序文件,还有了索引文件、链表文件等,因而,对文件的访问可以是顺序访问,也可以是直接访问。
4. 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利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操作起来会十分痛苦: 开发人员需要熟悉操作磁盘文件的方法、必须编写复杂的搜寻算法才能高效的把数据从文件中检索出来、当数据格式发生变化时,需要编写复杂的文件格式升级程序、很难控制并发修改。所以我们有了数据库,对数据统一进行管理,并且针对数据的类型划分成不同的种类。。
C.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是从60年代后期开始的。在这一阶段中,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是面向某个应用或某个程序,而是面向整个企业(组织)或整个应用的。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是:
1. 采用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存取路径来实现的。
2. 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和程序彼此独立,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尽量不影响用户程序的使用。
3. 最低的冗余度
数据库系统中的重复数据被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在有限的存储空间内可以存放更多的数据并减少存取时间。
4. 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的安全性,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被非法使用;具有数据的完整性,以保护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具有数据的并发控制,避免并发程序之间的相互干扰;具有数据的恢复功能,在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时刻的正确状态。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人工智」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5789269/article/details/105009313
数据,现在被誉为工业社会的“石油”。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 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被存储在磁盘或者内存当中。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产物。数据管理是数据库的核心任务,内容包括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数据库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
A.人工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是指计算机诞生的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后期之前),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硬件看,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从软件看,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1. 数据不保存
该时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只是在计算某一课题 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后不保存原始数据,也不保存计算结果。
2. 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程序员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还要在程序中设计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因此程序中存取数据的子程序随着存储的改变而改变,数据与程序不具有一致性。
3. 没有文件的概念
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 一组数据对应于一个程序,数据是面向应用的
即使两个程序用到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各自组织,数据无法共享、无法相互利用和互相参照,从而导致程序和程序之间有大量重复的数据。
B.文件系统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是指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还大量用于管理数据的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在硬件方面,外存储器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称为文件系统。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1. 数据需要长期保存在外存上供反复使用
由于计算机大量用于数据处理,经常对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所以数据需要长期保留,以便于反复操作。
2. 程序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和访问文件的存取方法,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数据存取的接口,程序可以通过文件名和数据打交道,不必再寻找数据的物理存放位置,至此,数据有了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区别,但此时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立性尚还不充分。
3. 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由于已经有了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文件也就不再局限于顺序文件,还有了索引文件、链表文件等,因而,对文件的访问可以是顺序访问,也可以是直接访问。
4. 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利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操作起来会十分痛苦: 开发人员需要熟悉操作磁盘文件的方法、必须编写复杂的搜寻算法才能高效的把数据从文件中检索出来、当数据格式发生变化时,需要编写复杂的文件格式升级程序、很难控制并发修改。所以我们有了数据库,对数据统一进行管理,并且针对数据的类型划分成不同的种类。。
C.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是从60年代后期开始的。在这一阶段中,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是面向某个应用或某个程序,而是面向整个企业(组织)或整个应用的。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是:
1. 采用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存取路径来实现的。
2. 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和程序彼此独立,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尽量不影响用户程序的使用。
3. 最低的冗余度
数据库系统中的重复数据被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在有限的存储空间内可以存放更多的数据并减少存取时间。
4. 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的安全性,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被非法使用;具有数据的完整性,以保护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具有数据的并发控制,避免并发程序之间的相互干扰;具有数据的恢复功能,在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时刻的正确状态。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人工智」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5789269/article/details/105009313
展开全部
您好,使用数据库可以高效且条理分明地存储数据,它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和方便地管理数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可以结构化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方便用户进行有效的检索和访问。
数据库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保存,并且能够提供快速的查询。例如,我们平时使用百度搜索内容时,百度也是基于数据库和数据分类技术来达到快速搜索的目的。
2) 数据库可以有效地保持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降低数据冗余。
可以很好地保证数据有效、不被破坏,而且数据库自身有避免重复数据的功能,以此来降低数据的冗余。
3) 数据库可以满足应用的共享和安全方面的要求,把数据放在数据库中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例如,如果把所有员工信息和工资数据都放在磁盘文件上,则工资的保密性就无从谈起。如果把员工信息和工资数据放在数据库中,就可以只允许查询和修改员工信息,而工资信息只允许指定人(如财务人员)查看,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 数据库技术能够方便智能化地分析,产生新的有用信息。
例如,超市中把物品销售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每个月销售情况的排名决定了下半月的进货数量。数据库查询的结果实际上产生了新的数据信息。
1) 数据库可以结构化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方便用户进行有效的检索和访问。
数据库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保存,并且能够提供快速的查询。例如,我们平时使用百度搜索内容时,百度也是基于数据库和数据分类技术来达到快速搜索的目的。
2) 数据库可以有效地保持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降低数据冗余。
可以很好地保证数据有效、不被破坏,而且数据库自身有避免重复数据的功能,以此来降低数据的冗余。
3) 数据库可以满足应用的共享和安全方面的要求,把数据放在数据库中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例如,如果把所有员工信息和工资数据都放在磁盘文件上,则工资的保密性就无从谈起。如果把员工信息和工资数据放在数据库中,就可以只允许查询和修改员工信息,而工资信息只允许指定人(如财务人员)查看,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 数据库技术能够方便智能化地分析,产生新的有用信息。
例如,超市中把物品销售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每个月销售情况的排名决定了下半月的进货数量。数据库查询的结果实际上产生了新的数据信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之所以要有数据库,是因为需要存储信息,比如大家的留言,答案,文章内容等等,都需要存到数据库中,因此必须要有数据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东西。应用了,运行了,有上传下送等这些动作和数据,就会产生数据,以后要用到查询到这些数据,就要找地方存放,就有了数据库。如果都不要了,以后出了问题,要查询这些,就无法查询运行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