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让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 我来答
名成教育17
2022-06-16 · TA获得超过549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8万
展开全部

  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处处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下面是我为对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谦让

  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处处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主张谦让的人说“谦虚忍让不仅是修养好更是大智慧。”反对谦让的人说“谦让早就过时了。弱肉强食,竞争就该当仁不让。”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类似谦让的事情在你我身边似乎已很难发生了。无论是乘车、购物、排队、买票,还是与人合作、相处,优先考虑个人利益不仅是人性使然,也是现实生活所激发出的人生存的本能。梁实秋曾在一文中写道:“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难道谦让真的过时了吗?当然没有。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我们需要谦让精神,这个时代也呼唤谦让精神,今天,谦让不过时。

  清朝时,有一大户人家想垒一道院墙把自己与邻居家隔开。为墙基的位置,两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大户人家虽财大气粗却因不如邻家子孙繁盛而吃了眼前亏,深感面子不保,马上给在京城做大官的儿子写家书一封,细述了家中烦恼,要求儿子快返乡想办法整治邻居一下,为家族捞回面子。这位在京高官见信后迅速给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语重心长地说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并在信尾文采飞扬地写了四句话:“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大户人家见信后深受教育,迅速与邻家修好,并决定两家之间不再垒墙,永不隔心!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让不是吃亏,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有一则公益广告,除了人们拥挤在公共汽车门前,始终是画外音,一男一女为了自己能先挤上公共汽车而与对方大吵起来,一位老者则平心静气地劝告两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谦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一位为人极其乐观豁达的朋友讨论谦让的问题。她说谦让实际上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因为谦让有时不仅可以化解矛盾,还体现了为人的一种风度与涵养。“不争”就是心境方面的一种修养。现代社会要求人必须积极进取,没有人愿意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给别人。谦让并不是说不去面对真正残酷的竞争,这与个人能力无关,而是因为谦让寻求一种内心的平和,内心平和才会静,心静才能生出大智慧。抛开斤斤计较的睚眦必报,谦让展现出的气度与修养、个人魅力会增加自己的人缘,获得更多信任与好感,谁说不会给自己留有更多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让是一种美德

  在我的印象中,道德是拾金不昧,是让座,是帮助他人,是在别人受到挫折时安慰他,是遵守公共纪律······

  今天妈妈带我去参加一个夏令营的模拟活动,笑笑老师教我做了许多游戏:看看你的本领有多大、少力多次数、数字太极拳、力量传送带等。每个游戏都会给我一个深刻的启示。《看看你的本领有多大》告诉我:只要你善于钻研、前进,就能发现你自己还没有发挥出来的潜能。

  在做《少力多次数》时,我明白了道德是什么。笑笑老师和我的手握在一起,然后拉,把对方的手拉到自己的胯哪儿,谁的次数多,就谁赢。开始了,我们俩互不相让,你拉我拽,一分钟到了,我们俩筋疲力尽,笑笑老师问我:“你想想看,有没有办法用很少的力,但拉的次数却很多?”我一下有了疑惑:应该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拉的次数多。用很少的力量,拉得次数多,这怎么可能?笑笑老师望着我疑惑的脸,说:“不信?咱们试试?”“行。”我将信将疑。“你放松,不要使劲。”笑笑老师对我说。我照做了。笑笑老师往她那儿拉,又往我这儿推。我茅塞顿开,犹如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就是用最小的力量,而拉的次数多,也就是——谦让啊!笑笑老师告诉我:道德有时不一定是遵守纪律、拾金不昧、帮助他人,有时也是一种谦让。给别人生路,就是给自己生路!

  谦让原来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

  邻里之间需要谦让

  五年前单位分给我一套房子,这套平房位于市中心,位置不错,遗憾的是没有水。原来,当初安装自来水管道时,原住户与邻居闹矛盾,拒绝让自来水管道从自己家里经过,两旁的邻居绕过那套平房铺了管道,结果十几年来原住户只得四处讨水吃,因为水,与邻居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如今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又摆在了我面前。

  拿钥匙前,便有人对我说:两边的邻居是“刺头”,不好处……但我想:远亲不如近邻,再难处的邻居,也该跟人家处理好关系,况且,要解决水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与邻居的“对话”。

  西边的邻居是位年近八十的老大妈,听到要与我做邻居,表达了谨慎的欢迎,而我一提到要接水,老大妈便顾左右而言他。在老人躲躲闪闪的言谈中,我发现了症结所在:原住户盖的小房太高,极大地影响了老人房子的采光,两家为这打过吵过闹过,“结”越结越死,问题更得不到处理。于是,我当时就告诉老人,我搬来后,要拆掉小房,以实现“和平共处”。

  听了我的承诺,老人答应了接水问题,但提出了条件:须支付当年施工时的费用120元。我也满口答应了。

  水管终于接过来了,邻居大妈有些为难地征询我,可否帮她在院里接个龙头。我满口答应,很快接好了水龙头,老人一定要给10元钱的材料费,我说什么也不接受。老人感动之余,说:“你对大娘这么好,我怎么再好意思要你的钱。”结果,本来准备要的120元钱也被大娘免掉了。

  搬入新房的次年,我便履行了承诺,拆掉了小房,并准备将小房盖得低一些。这时恰好东边邻居也要盖小房,但由于他家的院子太小,便协商可否占我家一墙之地。当时,包括盖房的师傅在内都反对我的让步:在这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咱凭什么给他让?但我还是作了让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