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还会带来这3种后果

 我来答
你即来5344
2022-07-13 · TA获得超过619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6万
展开全部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身处社会之中,不可避免要与社会和其他人产生联系。个体与其他人交往,产生交际脉络,可以对他人施以援手,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这在社会上是很常见的。

因为人从古自今都是群居性动物,在心理上,会不可避免地渴望与社会产生联系。

但是,在社会中却有一种人仿佛游离在外,与社会几乎没什么联系。他们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愿意别人麻烦自己,只希望一个人在世界上孤单地活着。

拥有这样想法的人,其实体现了他背后的人格类型,不愿意麻烦别人,正是疏离型人格的典型表现。

在心理学上,疏离型人格是个体并不健康的一种人格类型,此类人格的典型特征就是疏离人群,情感冷漠,不愿意依靠他人做任何事情。这一人格的个体常常感情十分冷淡,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人的行为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只习惯性地处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也许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为什么心理学会把它设定为并不健康的人格类型?这就要从该人格的形成原因,和它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影响来来分析。事实上,当我们真正去思考疏离型人格的时候,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上面已经提到,疏离型人格的典型特征是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依靠别人完成任何事情,这听起来似乎是个体独立、自主性强的表现。但其实,这样的人格真正表现出来的是个体对他人的信任不足。

因为对身边人没有足够的信任感,所以不愿意麻烦别人;因为对社会和人际关系信任感不足,所以从来不依靠其他力量完成事情。

这样的想法和人格,会表现出一种个体与他人的交往障碍,而障碍产生的原因,要追溯到个体的童年时期。

心理学上认为,个体在婴儿时期与母亲存在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被称为“依恋”。

由于婴儿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是不一样的,所以产生的依恋关系也有所不同,心理学者把它们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抗拒型依恋三类。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后期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成长后多数成为乐观积极的健康人格,而回避型依恋和抗拒型依恋的幼儿,则会发展成多种类型的不健康人格,其中一种就是疏离型人格。

所以,疏离型人格其实是受到了个体早期依恋关系的影响,是由于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不健康发展导致的。

此类人格由不健康依恋发展而得,对于个体成长的发展也具有较多的消极影响。其中对个人,主要会产生以下三种不好的影响。

1.与身边人消极交往,无法获得真正的友谊

这一影响是于个体而言,最明显的影响。疏离型人格的个体常常处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麻烦别人。在与身边人的相处交往过程中,也是较为消极的态度,抱着一种不信任的心理想法,疏离性地与别人客套,这样的交往方式显然是很辛苦的,自己感受不到交往的乐趣,身边的人也无法感受到自己的真心。

所谓的友谊,在这样的交往方式下只是表面功夫,个体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友谊,也感受不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其实这种人在我们身边也并不少见,当相处双方并没有利益交互的时候,是最能体现真正交往态度的时候。注意观察就能够发现,有的人并不会主动与人交流,面对他人也常常是敷衍式的应对,在不必要的时候,更不会主动去麻烦别人或者帮别人的忙。

从他的每一个行为都能够感受出来,他和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是可以完全没有联系的两条平行线。这类人就是最典型的疏离型人格,不与他人和社会产生交集,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常常是独来独往的,跟身边的人难有真正的友谊。

2.难以融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有较大的麻烦

疏离型的人格不愿意麻烦别人,无法与别人产生有效交集,也就是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所谓社会正是一个群体,在群体之中必须要有交流,否则只能是游离在群体之外。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人公松子,在中晚年的时候就是表现出了疏离型人格的特征。

她压抑着自己爱和恨的情感,对于与人交往充满抗拒:在邻居跟她对话时,她是惶恐的,立马缩回了自己的小屋;在医院,好友泽村惠偶遇了落魄的松子,并大声叫着松子,松子却慌张地想要逃离。

因为松子已经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流,表现出极强的疏离性,以此保护自己。

但是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这样与社会隔离梳理的松子并不幸福。她像是把自己困在一个躯壳里,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对与一切人的交往都充满担忧害怕,难以融入社会;这样的松子没有办法进入社会中心,去人多的地方生活,可以说,她在社会中存在较大的生存麻烦。

3.情感缺失,无法感受到生活的暖意和乐趣

疏离型人格的个体,不爱不恨,无法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缺失了作为一个人所应该能感受到的情感。一个人孤僻孤单地活着,对于生活中的乐趣也常常难以察觉。

这样的人生是痛苦的,正如电影《灿烂人生》中的马迪奥,尽管他在电影中没有过多的戏份,但从短短的描述中,可以感觉到马迪奥的一生是不愉快的——他性格孤僻,遇事暴躁,容易情绪化。

在电影开头,他面对父亲是冷漠的,面对父母的吵架也是冷漠的,乃至后来开车路过自己的家,看到母亲搀扶着父亲,他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车,依旧表现的是冷漠。他对自己的父母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疏离感,无论是对父爱、母爱还是家庭的整体和谐温馨的氛围,他都没有感受到,这导致他缺失了与人交往的情感体验,缺失了幸福的情感获得。

马迪奥的一生与其他人都不一样,并不同于其他人的圆满幸福。马迪奥情感缺失,无法感受到世界上的暖意和生活的乐趣,显得悲苦。

也不免让人觉得可怜,他像是遗世独立的个体,与整个世界都是疏离的。

所以,尽管看起来疏离型人格是自立自主的类型,其实是情感缺失、难获幸福的危险人格。当意识到自己是疏离型人格的时候,也许要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可以良好地生活于社会之中。

尝试与身边人相处,感受交往带来的幸福感

疏离型人格需要做出改变,就需要与身边人相处,感受交往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满。从交往中获取满足,才能强化自己愿意与人交往的行为心理。

所以,疏离型人格的个体应当尽量尝试与身边人相处,不再敷衍式应付式地面对别人,尝试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建立人际关系,感受交往的乐趣。

尝试让身边的人帮助自己一些小事,麻烦别人才能与别人建立联系

与人交往的必要条件就是双方要有足够的交互联系。仅仅停留于打招呼的表面交往,不算是真正与人的联系,个体应当尝试让身边的人帮助自己一些小事,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想要麻烦别人才是卸下心防的开始,这时才能慢慢建立起自己对他人的信任感。

且在麻烦别人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才能与别人建立起联系,才算是有效良好的交往。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如果发现自己实在无法克服心理障碍,无法迈出交往的一步,并且认为疏离型人格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以选择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这并不是什么大的或是见不得光的疾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里的一道坎,愿意找寻帮助,改变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迈过那道坎,就是勇敢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当自身愿意去改变,那么疏离型人格带来的影响就已经被消退了一半,自己就能够克服疏离型人格带来的困扰,克服自身心理障碍。

人作为群居性动物,要在社会良好地生存下去,就要清楚认识自身,与他人产生交往脉络。不愿意麻烦别人,只会把自己放置在社会人际群之外,给自己带来并不完美的生活享受,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都有一定消极的影响。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对个体发展甚至存在阻碍。认清社会现实,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良好脉络,才是幸福生活的密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心理健康测试在多个方面都有其重要价值。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其次,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能够提供科学、客观的结果,有助于我们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在选择心理健康测试时,我们应注重其专业性...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