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主要治疗哪方面的?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7-01
展开全部
该类药物是最早合成的人工合成抗菌药,首次用于临床的是百浪多息(prontodil,1935)。随着低毒高效的新的抗菌药的出现,磺胺类药物应用逐渐减少,但对某些感染仍列为首选(如流脑)。
优点:1.抗菌谱较广
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伤寒(SMZ+TMP)
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CNS不良反应
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耐药性
(一)磺胺药的分类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
短效(t1/2< 10 h):
磺胺异恶唑(SIZ) 4次/d 磺胺二甲嘧啶(SM2) 4次/d
中效(10-24 h):
磺胺嘧啶(SD) 2次/d 磺胺甲恶唑(SMZ) 2次/d
长效( t1/2>24 h ):
磺胺多辛(SDM) 1次/3-7d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
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
磺胺米隆(SML)、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银(SD-Ag)
(二)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
1.敏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2.次敏感: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布鲁、流感、伤寒(SMZ)、绿脓(SML、 SD-Ag);沙眼衣原体;疟原虫(SDM)
3.无效:G+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

选择性:
SD——脑膜炎球菌 SDM——疟原虫(麻风、结核)
SMZ——伤寒 SML、SD-Ag——同铜绿假单胞菌
(三)抗菌作用原理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磺胺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二氢叶酸的前体物对氨苯甲酸(PABA)相
似,二者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细菌合成二氢叶酸受阻,抑制DNA、蛋白质的合成,为抑菌药。
细菌对磺胺存在交叉耐药性
耐药机理:(1)酶提高识别力——与磺胺亲和力下降
(2)细菌改变代谢途径:自身制造PABA,增加酶量,利用外源叶酸等
(四)临床应用
1.流脑 首选SD,PNCG,次选氯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2.呼吸道感染 选用中、短效,如SD,SMZ+TMP
3.尿路感染 SIZ,SMZ+TMP
溃疡性结肠炎——SASP
4.肠道感染 肠炎、菌痢——SMZ+TMP
伤寒——SMZ+TMP
5.外用 (1)创面感染(化脓、铜绿)、烧伤等选用SML,SD-Ag(后者强、刺激性小、兼有收敛作用)。
(2)眼部感染 SA
6.疟疾预防 SDM(为防疟片2号的组分:SDM+乙胺嘧啶)
(五)不良反应 较多见
1.肾损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结晶,刺激肾,致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多见
(1)多饮水:大于1.5l/d,增加尿量、降低药浓
(2)碱化尿液(NaHCO3);预防结晶尿
(3)老年、肾功能不全慎用
2.过敏反应:皮疹、固定型药疹、药热等,注意用药史
3.造血系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缺G-6-PD可致溶血性贫血
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饭后服减轻
5.神经系统:头晕、乏力,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驾驶员、高空作业及新生儿不宜用
匿名用户
2013-07-01
展开全部
过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01
展开全部
糖尿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