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树立榜样,身先垂范
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做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可以用名人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如向学生介绍毛主席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不说谎话,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班上选出“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等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另外,教师本身更应该起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师学习。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比如要求学生书写工整,那么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字也一笔一画。我总对学生说:“你看老师每次写字都一笔一画,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写呢?”还有做广播体操,我每次都非常认真去做,所以学生做得也都非常认真。其实,老师就是学生一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就可以看到学生的一言一行。我做教师多年始终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得体,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二、常规教育,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小学生年龄小,耐力差,往往费了好大的劲才养成的好习惯,过一段时间就又回原来的样子了。所以就要反复训练,强化训练。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行规训练。如发现开学初一段时间,班级集队总是不够快,不够齐。于是我就利用下课进行训练,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站得整整齐齐。就这样反复训练多次,现在出操集队快多了。再比如学生在做作业时,我要求他们必须把字写工整,如果写不好,就要重写,我更多的是利用奖卡来激励学生,只要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的我都会毫不吝啬地奖给他们一张奖卡。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家校合作,同步培养
我们是全寄宿学校,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每月在家时间只有那么四五天。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也不能放松对学生习惯的教育。
往往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习惯,经过一个假期,不知不觉就丢失了,而
他们接触社会机会又不多,
可见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每次放月假时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嘱咐家长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比如写作业时坐姿是否端正;家里来客人时是否向客人问好了;吃饭时是不是只顾自己不顾长辈等。每次学生返校时,我都要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从而达到家校同步教育的目地。特别是每次家长会上,我都要讲孩子的习惯教育,你的孩子在习惯上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家长支持和配合的。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成为经常化制度化,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尤为重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小抓起,它需要学生长期的努力,也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这样持之以恒,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益终身。
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做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可以用名人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如向学生介绍毛主席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不说谎话,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班上选出“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等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另外,教师本身更应该起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师学习。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比如要求学生书写工整,那么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字也一笔一画。我总对学生说:“你看老师每次写字都一笔一画,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写呢?”还有做广播体操,我每次都非常认真去做,所以学生做得也都非常认真。其实,老师就是学生一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就可以看到学生的一言一行。我做教师多年始终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得体,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二、常规教育,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小学生年龄小,耐力差,往往费了好大的劲才养成的好习惯,过一段时间就又回原来的样子了。所以就要反复训练,强化训练。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行规训练。如发现开学初一段时间,班级集队总是不够快,不够齐。于是我就利用下课进行训练,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站得整整齐齐。就这样反复训练多次,现在出操集队快多了。再比如学生在做作业时,我要求他们必须把字写工整,如果写不好,就要重写,我更多的是利用奖卡来激励学生,只要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的我都会毫不吝啬地奖给他们一张奖卡。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家校合作,同步培养
我们是全寄宿学校,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每月在家时间只有那么四五天。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也不能放松对学生习惯的教育。
往往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习惯,经过一个假期,不知不觉就丢失了,而
他们接触社会机会又不多,
可见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每次放月假时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嘱咐家长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比如写作业时坐姿是否端正;家里来客人时是否向客人问好了;吃饭时是不是只顾自己不顾长辈等。每次学生返校时,我都要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从而达到家校同步教育的目地。特别是每次家长会上,我都要讲孩子的习惯教育,你的孩子在习惯上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家长支持和配合的。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成为经常化制度化,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尤为重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小抓起,它需要学生长期的努力,也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这样持之以恒,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益终身。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