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关注幼小衔接孩子面临的变化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通常面临着下列五个方面的变化:
1、人际关系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变化上。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比方说: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老师像父母一样照顾孩子,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亲情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乐意与老师分享。另外,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不需要作业书写,孩子的学习活动非常轻松、愉快。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小学老师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她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较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也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很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另外,孩子进入小学后,与在幼儿园朝夕相处的同伴分离,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很多同学都不认识,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2、课堂教学的变化。
小学中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在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方式,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即使是正规的课堂教学,也是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去安排丰富有趣的活动方式。而小学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每天早上一到校的早读课,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必须上完40分钟。由于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性、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大多是以老师的讲解引导为主,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3、行为规范的变化。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在幼儿园,孩子有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而到了小学,学生的自选活动就很少,大部分时间必须服从统一的要求。
4、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玩好,学习好,与同伴相处好,我们所期望的是孩子活泼,快乐,健康。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习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5、学习环境的变化。
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老师支配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适应,那么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二、面对变化家长应该怎样去做
1、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孩子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孩子要上小学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和转折点。我们作为家长,除了在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外,还要特别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平时您可以在与孩子交流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看我们家的小学生,做起事情来就是不一样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感到自豪。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用的各种物品,可以带孩子走走去上学的路,您也可以经常抽空带着孩子到小学校园转一转,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比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您讲故事时,您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我们有的家长喜欢唠叨,望子成龙,“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名。”家长将这种渴望过多过早地转嫁给孩子,这样做会令孩子感到压力骤增,与幼儿园的“玩”反差太大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另外,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批评你!”“你玩不了几天了,上学了你就没时间玩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家长们应该避免这样的不当言行。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常常听到,孩子上学了,还要爸爸妈妈给他喂饭;让爸爸妈妈替他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像这样,我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而孩子也越养越懒了。如果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前具有一定的生活技能与自理能力,那么对其入学后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将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朋友们应该明白: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孩子入学以后,要让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品,每天做完家庭作业,自己收拾好书包,并根据课程表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早上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刚开始的时候,您要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应该怎么样摆放整齐。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您就可以慢慢放手了。再比如自己将衣物穿戴整齐,学会系鞋带,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都需要现在就开始培养。
3、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身。培养好的习惯,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习惯是经过反复增长、反复训练养成的生活方式。而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一二年级。所以,从现在开始,您就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握笔姿势:拇指食指执笔,中指托住笔。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首儿歌来帮助孩子记住握笔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留条小缝隙,指尖笔尖一寸长,老三身上架铅笔。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开始用笔在写写画画了,所以请家长朋友们回家一定注意看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因为错误的姿势一旦形成,再改就非常困难了。坐姿:头要正,腰挺直,脚放平,做到三个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书写要工整,横平竖直间架合理(依照书先看再描最后落笔)。要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例如在书写生字时,要求孩子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眼睛要看清字结构;心到,字形要牢记心中;手到,字写得正确美观。培养习惯要讲究措施,如:可以经常在家展出孩子写得漂亮的作业,在展出的作业上给他写出一些激励的评语,家里来了客人也让客人看一看,再积攒小星星, 告诉孩子攒多少颗小星星就可以向家长提一个合理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兴趣变得越来越浓。这样,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2)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我们建议孩子放学回家后,先喝点水,吃点水果,然后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搅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碰到不懂的问题,您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您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假如,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熟悉,您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等孩子完成作业以后,先让孩子自己检查,您一定要看孩子的作业,一看学习态度,看书写是否认真;二看答题情况,能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您不仅要检查孩子写的作业,还要重视读的作业。比如,有时老师会让孩子熟练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会认为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这样有的孩子也许会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慢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孩子轻松一下。
很多家长朋友工作很忙,没时间管孩子,但是,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在刚刚入学的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甚至是两年,我们都应该时时关注孩子的各种习惯的培养。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切进入正轨的时候,您就可以渐渐放手了。
(3)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在课余时间里,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鼓励孩子多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孩子思维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可选择逻辑性、说理性强的读物给孩子阅读。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让孩子阅读,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可以要求孩子为您讲解读书内容,既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也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文打基础。您可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加深感情。还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让他们自由选择书读。课外阅读对现在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收益无穷的事情,它将是陪伴孩子终身的朋友,孩子从书籍中学习词语用法,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写文章时就能运用自如。从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爱阅读并坚持阅读的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而且到二年级开始写话以后,孩子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妙语连珠,而有些孩子则无话可说,词汇量少得可怜。有些家长总这样抱怨,我也买了很多书给孩子看,可看了收获好像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有的家长只关注买书,没有关注看书的过程。孩子是静下心来看书,还是走马观花地翻阅?书本的选择也很重要,要让孩子广泛阅读。有的家长把孩子往图书馆或书店一送,至于孩子看什么书,怎么看就不管了,其实在一二年级,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孩子现在识字不多,我们先读书给孩子听,随着识字增多,再让孩子试着读给您听,不认识的字您教他。读完一本书,还可以进行一些亲子交流,仔细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故事内容有关的问题,或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也能提高孩子阅读的专注度。其实,阅读的好处很多,能够让孩子养成静下心来学习的习惯,也是识字的好方法。我们应坚持让孩子每天读半小时的课外书,要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
(4)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指安静地听、仔细地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进而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让孩子学会倾听,可以从了解倾听的礼仪和培养倾听的习惯两方面入手。
①了解倾听的礼仪,包括倾听时,眼睛看着对方;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插嘴、打断;把话听完并征得讲话人同意才适当插话;学会控制,让大家都有表达的机会。
②培养倾听的习惯,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方法。例如带着问题听;听最主要的或重点部分;听、记、说相结合等。
创设倾听的机会与环境。比如,经常让孩子有机会在家庭中表现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学习倾听。又如,让孩子听清任务并尝试完成之:“到隔壁阿姨家问问,今天来抄过煤气表了吗”。再如,经常做些“传话”、“找话语中的错误”等小游戏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进行积极的思考,训练他听的能力。
学会尝试和及时的表扬。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能满足孩子被肯定的需要,并激励他保持这种良好的倾听行为。如:“你听得这么认真,对我真有礼貌”“这么一小点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耳朵好棒”。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另外,倾听还与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独立生活能力等息息相关。所以,家长们要结合起来综合培养
(5)培养适宜的生活习惯
进入小学以后,早上七点五十到校,紧接着就是早读、早操,然后是上午三节课,下午也安排的是三节课,每节课中间有十分钟时间供孩子休息、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时间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很紧张,而且学校不准孩子带零食进学校,所以,让孩子养成适宜的生活习惯很重要。一是配合上学后的时间,开始准时一日三餐,中间不再让孩子吃零食。二是对孩子进行“坐得住”的训练,时间由少到多,帮孩子适应以后的课堂时间安排。三是加强身体锻炼,家长多让孩子玩一些体育游戏,比如溜冰、骑自行车、打球等。四是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晚上早一些入睡,早上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一般晚上八点半以前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保证孩子拥有十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例如周末带孩子看球赛,和好朋友来个家庭聚会等。为了孩子能够配合,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长还应该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晚饭后尽量少看电视,而是安安静静地看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上学后,很自然就习惯了晚上少看电视,坚持看课外书,按时入睡。
4、需要让孩子知道一些基本信息。
孩子入学时要让孩子学会规范地写出自己的名字,能说出甚至写出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带领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进而能够自己上下学,是孩子小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如果家与学校离得很近,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行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几次,这样孩子才记得住。不过,现在小学一二年级是要求家长接送的。家长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家庭成员所有的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教育。
5、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让孩子学会合作。
“要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家长要教会孩子结交新朋友。”进入小学后,有的小朋友很可能班里一个同学也不认识。要让孩子早点融入这个集体,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如在报到的第一天,让孩子把周围同学的名字记住,然后慢慢地把其他同学的名字记住,并主动邀请同学一起玩。过段时间后,家长可以邀请一些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要鼓励孩子在上学后,结交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友谊,享受集体的生活。个人在集体中才会更快乐。
6、训练孩子有记住具体任务的方法和能力。
孩子入学后,每天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还经常会有班级、少先队分配的任务。六七岁的孩子,要记住这些任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可以交给孩子一些方法,任务单一的时候可以用脑子记,多想几次,把它记住。但是更好的是让孩子学会使用记事本,孩子小不会写字的时候可以用画画、符号或者拼音来记。要引导孩子在记录任务的时候要记清楚是什么任务、有什么要求和什么时间完成等三个要素。
7、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规则是世界与社会得以有序运行的根本,随着孩子升入小学,规则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孩子入学后违规现象经常发生,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懂规则,另一方面是自控能力较弱,这是影响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儿童适应学校的规则是有个过程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在学校里,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都是规则的具体体现,所以一定要教会孩子按时间表上学、放学、作息、按课程表准备上课资料。特别的,一定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出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损害公物赔偿制度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和要求,老师们会逐步给孩子们讲的)。
8、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里,家长朋友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不管条件如何,您需要在家中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吸引孩子喜欢并珍惜自己的小天地。其次,在人文环境方面,您的言语、举止、表情或方法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创造了学习气氛。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奖励表,积攒小星星,鼓励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
9、家长与老师要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效果才能更好。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整天在学校,学校和老师对家长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孩子回来说说就可以了;还有的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全部责任就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了。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因为,老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与每一位家长进行很好的交流。而孩子的传达是远远不能到位的。实事求是地说,有一些孩子,或者不愿将学校或老师的信息传达给家长,或者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或意见对老师说。这些都给老师带来了工作上的不便和沟通上的脱节。因此,家长和老师的直接沟通的作用是别的方式代替不了的。
家长朋友们还应该注意,要信任老师,一定要在孩子面前给老师树立威信。自古就有一句名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小孩子只有喜欢他的老师,才能最大程度的喜欢这个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实事求是地讲,老师们的工作不可能完全正确,不可能没有失误,教育方法也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孩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老师们都是希望学生成长得好。因此,当您对老师的的工作感到不理解或有不同的看法时,一定要找老师沟通、交流,从而达成共识。当然,老师也会经常性的、主动地与您联系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多夸夸他的老师和他的班级,孩子就会尊重自己的老师,喜欢自己的班级,更会听从老师的教诲,为自己的班级自豪。
10、注意学习用品的选择。
另外,为孩子选择学习用品也很重要,应遵循越简单越好的原则。现在的学习用品琳琅满目,各种式样的笔、橡皮、卷笔刀、尺子等,其实只要能用就可以了,不能选择花哨好玩的,要为孩子多准备铅笔,避免使用自动铅笔和功能多的文具,那样只会增加孩子在课堂上玩的机会。而且有的孩子看中了别人好看的文具,就会向家长吵着要。在课堂上,孩子也会更容易分心。
11、针对一年级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一年级教材是人教版的,就语文学科来说,一年级上册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几大板块。要求在一个半月左右完成汉语拼音教学,要求认识常用汉字250个,并会写100个。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所以,在暑假期间,要与孩子一起创设学习文字的环境,带孩子在玩耍中快乐识字。您可以和孩子一起为玩具、家里的物品贴上文字标签,在家多放些孩子爱看的故事书,从课外阅读的故事书中识字,带孩子上街,从广告牌、商店名中识字,从零食的包装袋上识字,从公交站牌上识字,从妈妈的化妆品上识字,从一起玩耍小朋友的名字中识字,等等。识字的课堂无处不在,家长朋友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也有的家长这样认为,我的孩子现在就是快乐玩耍的时候,等到一年级再学。我现在所带的学生中,就有几个孩子的家长曾是这种想法,结果在一年级上学期,他们的孩子学得特别累。其实我们所说的认识汉字是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和敏感,既让孩子玩了,又学了一些知识,又减轻了一年级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让孩子课外认识汉字是很有必要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要从周围生活中引导孩子对数数、形状、数量关系等的感知和学习。您可以利用超市的排队长龙、屋顶的模样、就餐前餐具的摆放等事情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兴趣和探究的冲动。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通常面临着下列五个方面的变化:
1、人际关系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变化上。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比方说: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老师像父母一样照顾孩子,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亲情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乐意与老师分享。另外,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不需要作业书写,孩子的学习活动非常轻松、愉快。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小学老师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她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较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也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很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另外,孩子进入小学后,与在幼儿园朝夕相处的同伴分离,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很多同学都不认识,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2、课堂教学的变化。
小学中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在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方式,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即使是正规的课堂教学,也是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去安排丰富有趣的活动方式。而小学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每天早上一到校的早读课,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必须上完40分钟。由于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性、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大多是以老师的讲解引导为主,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3、行为规范的变化。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在幼儿园,孩子有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而到了小学,学生的自选活动就很少,大部分时间必须服从统一的要求。
4、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玩好,学习好,与同伴相处好,我们所期望的是孩子活泼,快乐,健康。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习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5、学习环境的变化。
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老师支配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适应,那么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二、面对变化家长应该怎样去做
1、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孩子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孩子要上小学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和转折点。我们作为家长,除了在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外,还要特别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平时您可以在与孩子交流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看我们家的小学生,做起事情来就是不一样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感到自豪。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用的各种物品,可以带孩子走走去上学的路,您也可以经常抽空带着孩子到小学校园转一转,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比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您讲故事时,您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我们有的家长喜欢唠叨,望子成龙,“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名。”家长将这种渴望过多过早地转嫁给孩子,这样做会令孩子感到压力骤增,与幼儿园的“玩”反差太大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另外,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批评你!”“你玩不了几天了,上学了你就没时间玩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家长们应该避免这样的不当言行。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常常听到,孩子上学了,还要爸爸妈妈给他喂饭;让爸爸妈妈替他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像这样,我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而孩子也越养越懒了。如果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前具有一定的生活技能与自理能力,那么对其入学后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将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朋友们应该明白: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孩子入学以后,要让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品,每天做完家庭作业,自己收拾好书包,并根据课程表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早上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刚开始的时候,您要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应该怎么样摆放整齐。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您就可以慢慢放手了。再比如自己将衣物穿戴整齐,学会系鞋带,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都需要现在就开始培养。
3、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身。培养好的习惯,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习惯是经过反复增长、反复训练养成的生活方式。而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一二年级。所以,从现在开始,您就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握笔姿势:拇指食指执笔,中指托住笔。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首儿歌来帮助孩子记住握笔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留条小缝隙,指尖笔尖一寸长,老三身上架铅笔。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开始用笔在写写画画了,所以请家长朋友们回家一定注意看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因为错误的姿势一旦形成,再改就非常困难了。坐姿:头要正,腰挺直,脚放平,做到三个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书写要工整,横平竖直间架合理(依照书先看再描最后落笔)。要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例如在书写生字时,要求孩子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眼睛要看清字结构;心到,字形要牢记心中;手到,字写得正确美观。培养习惯要讲究措施,如:可以经常在家展出孩子写得漂亮的作业,在展出的作业上给他写出一些激励的评语,家里来了客人也让客人看一看,再积攒小星星, 告诉孩子攒多少颗小星星就可以向家长提一个合理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兴趣变得越来越浓。这样,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2)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我们建议孩子放学回家后,先喝点水,吃点水果,然后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搅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碰到不懂的问题,您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您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假如,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熟悉,您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等孩子完成作业以后,先让孩子自己检查,您一定要看孩子的作业,一看学习态度,看书写是否认真;二看答题情况,能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您不仅要检查孩子写的作业,还要重视读的作业。比如,有时老师会让孩子熟练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会认为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这样有的孩子也许会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慢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孩子轻松一下。
很多家长朋友工作很忙,没时间管孩子,但是,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在刚刚入学的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甚至是两年,我们都应该时时关注孩子的各种习惯的培养。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切进入正轨的时候,您就可以渐渐放手了。
(3)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在课余时间里,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鼓励孩子多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孩子思维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可选择逻辑性、说理性强的读物给孩子阅读。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让孩子阅读,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可以要求孩子为您讲解读书内容,既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也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文打基础。您可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加深感情。还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让他们自由选择书读。课外阅读对现在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收益无穷的事情,它将是陪伴孩子终身的朋友,孩子从书籍中学习词语用法,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写文章时就能运用自如。从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爱阅读并坚持阅读的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而且到二年级开始写话以后,孩子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妙语连珠,而有些孩子则无话可说,词汇量少得可怜。有些家长总这样抱怨,我也买了很多书给孩子看,可看了收获好像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有的家长只关注买书,没有关注看书的过程。孩子是静下心来看书,还是走马观花地翻阅?书本的选择也很重要,要让孩子广泛阅读。有的家长把孩子往图书馆或书店一送,至于孩子看什么书,怎么看就不管了,其实在一二年级,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孩子现在识字不多,我们先读书给孩子听,随着识字增多,再让孩子试着读给您听,不认识的字您教他。读完一本书,还可以进行一些亲子交流,仔细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故事内容有关的问题,或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也能提高孩子阅读的专注度。其实,阅读的好处很多,能够让孩子养成静下心来学习的习惯,也是识字的好方法。我们应坚持让孩子每天读半小时的课外书,要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
(4)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指安静地听、仔细地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进而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让孩子学会倾听,可以从了解倾听的礼仪和培养倾听的习惯两方面入手。
①了解倾听的礼仪,包括倾听时,眼睛看着对方;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插嘴、打断;把话听完并征得讲话人同意才适当插话;学会控制,让大家都有表达的机会。
②培养倾听的习惯,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方法。例如带着问题听;听最主要的或重点部分;听、记、说相结合等。
创设倾听的机会与环境。比如,经常让孩子有机会在家庭中表现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学习倾听。又如,让孩子听清任务并尝试完成之:“到隔壁阿姨家问问,今天来抄过煤气表了吗”。再如,经常做些“传话”、“找话语中的错误”等小游戏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进行积极的思考,训练他听的能力。
学会尝试和及时的表扬。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能满足孩子被肯定的需要,并激励他保持这种良好的倾听行为。如:“你听得这么认真,对我真有礼貌”“这么一小点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耳朵好棒”。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另外,倾听还与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独立生活能力等息息相关。所以,家长们要结合起来综合培养
(5)培养适宜的生活习惯
进入小学以后,早上七点五十到校,紧接着就是早读、早操,然后是上午三节课,下午也安排的是三节课,每节课中间有十分钟时间供孩子休息、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时间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很紧张,而且学校不准孩子带零食进学校,所以,让孩子养成适宜的生活习惯很重要。一是配合上学后的时间,开始准时一日三餐,中间不再让孩子吃零食。二是对孩子进行“坐得住”的训练,时间由少到多,帮孩子适应以后的课堂时间安排。三是加强身体锻炼,家长多让孩子玩一些体育游戏,比如溜冰、骑自行车、打球等。四是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晚上早一些入睡,早上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一般晚上八点半以前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保证孩子拥有十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例如周末带孩子看球赛,和好朋友来个家庭聚会等。为了孩子能够配合,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长还应该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晚饭后尽量少看电视,而是安安静静地看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上学后,很自然就习惯了晚上少看电视,坚持看课外书,按时入睡。
4、需要让孩子知道一些基本信息。
孩子入学时要让孩子学会规范地写出自己的名字,能说出甚至写出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带领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进而能够自己上下学,是孩子小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如果家与学校离得很近,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行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几次,这样孩子才记得住。不过,现在小学一二年级是要求家长接送的。家长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家庭成员所有的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教育。
5、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让孩子学会合作。
“要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家长要教会孩子结交新朋友。”进入小学后,有的小朋友很可能班里一个同学也不认识。要让孩子早点融入这个集体,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如在报到的第一天,让孩子把周围同学的名字记住,然后慢慢地把其他同学的名字记住,并主动邀请同学一起玩。过段时间后,家长可以邀请一些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要鼓励孩子在上学后,结交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友谊,享受集体的生活。个人在集体中才会更快乐。
6、训练孩子有记住具体任务的方法和能力。
孩子入学后,每天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还经常会有班级、少先队分配的任务。六七岁的孩子,要记住这些任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可以交给孩子一些方法,任务单一的时候可以用脑子记,多想几次,把它记住。但是更好的是让孩子学会使用记事本,孩子小不会写字的时候可以用画画、符号或者拼音来记。要引导孩子在记录任务的时候要记清楚是什么任务、有什么要求和什么时间完成等三个要素。
7、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规则是世界与社会得以有序运行的根本,随着孩子升入小学,规则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孩子入学后违规现象经常发生,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懂规则,另一方面是自控能力较弱,这是影响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儿童适应学校的规则是有个过程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在学校里,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都是规则的具体体现,所以一定要教会孩子按时间表上学、放学、作息、按课程表准备上课资料。特别的,一定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出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损害公物赔偿制度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和要求,老师们会逐步给孩子们讲的)。
8、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里,家长朋友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不管条件如何,您需要在家中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吸引孩子喜欢并珍惜自己的小天地。其次,在人文环境方面,您的言语、举止、表情或方法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创造了学习气氛。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奖励表,积攒小星星,鼓励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
9、家长与老师要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效果才能更好。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整天在学校,学校和老师对家长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孩子回来说说就可以了;还有的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全部责任就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了。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因为,老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与每一位家长进行很好的交流。而孩子的传达是远远不能到位的。实事求是地说,有一些孩子,或者不愿将学校或老师的信息传达给家长,或者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或意见对老师说。这些都给老师带来了工作上的不便和沟通上的脱节。因此,家长和老师的直接沟通的作用是别的方式代替不了的。
家长朋友们还应该注意,要信任老师,一定要在孩子面前给老师树立威信。自古就有一句名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小孩子只有喜欢他的老师,才能最大程度的喜欢这个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实事求是地讲,老师们的工作不可能完全正确,不可能没有失误,教育方法也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孩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老师们都是希望学生成长得好。因此,当您对老师的的工作感到不理解或有不同的看法时,一定要找老师沟通、交流,从而达成共识。当然,老师也会经常性的、主动地与您联系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多夸夸他的老师和他的班级,孩子就会尊重自己的老师,喜欢自己的班级,更会听从老师的教诲,为自己的班级自豪。
10、注意学习用品的选择。
另外,为孩子选择学习用品也很重要,应遵循越简单越好的原则。现在的学习用品琳琅满目,各种式样的笔、橡皮、卷笔刀、尺子等,其实只要能用就可以了,不能选择花哨好玩的,要为孩子多准备铅笔,避免使用自动铅笔和功能多的文具,那样只会增加孩子在课堂上玩的机会。而且有的孩子看中了别人好看的文具,就会向家长吵着要。在课堂上,孩子也会更容易分心。
11、针对一年级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一年级教材是人教版的,就语文学科来说,一年级上册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几大板块。要求在一个半月左右完成汉语拼音教学,要求认识常用汉字250个,并会写100个。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所以,在暑假期间,要与孩子一起创设学习文字的环境,带孩子在玩耍中快乐识字。您可以和孩子一起为玩具、家里的物品贴上文字标签,在家多放些孩子爱看的故事书,从课外阅读的故事书中识字,带孩子上街,从广告牌、商店名中识字,从零食的包装袋上识字,从公交站牌上识字,从妈妈的化妆品上识字,从一起玩耍小朋友的名字中识字,等等。识字的课堂无处不在,家长朋友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也有的家长这样认为,我的孩子现在就是快乐玩耍的时候,等到一年级再学。我现在所带的学生中,就有几个孩子的家长曾是这种想法,结果在一年级上学期,他们的孩子学得特别累。其实我们所说的认识汉字是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和敏感,既让孩子玩了,又学了一些知识,又减轻了一年级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让孩子课外认识汉字是很有必要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要从周围生活中引导孩子对数数、形状、数量关系等的感知和学习。您可以利用超市的排队长龙、屋顶的模样、就餐前餐具的摆放等事情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兴趣和探究的冲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