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如何更好发展
1、农村网民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宽带网络环境,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2019年,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农村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将加速完善,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也将不断缩小。
2、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连年上升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连年上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5.9个百分点。
3、中国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7%
国家邮政局于2014年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6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快递服务深入农民生活,呈现出准公共服务的属性。2019年,中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工程持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不断提升,快递服务遍布城乡并开始向村一级延伸。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55.6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提前一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邮目标;农村地区快递网点超过3万个、公共取送点达6.3万个,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递超过150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20%以上,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8700亿元。
截至2020年9月,全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快递网点,快递网点已覆盖3万多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点”。
4、农村居民网购消费能力有所提升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较为低廉的物价水平、生活成本,使当地人群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财产,城乡收入差距正逐渐缩小。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其中,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在此因素带动下,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9.9%,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快2.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2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47元,下降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430元,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2%。
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农村地区网购消费增速也明显快于城市。同时,随着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大量触网,农村网购规模持续扩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截至2020年3月,三线及以下市场网购用户占该地区网民比例较2018年底提升3.9个百分点;农村网购用户规模达1.71亿,占网购用户比例达24.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网购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5、农村网络零售额加快上升 东部地区表现亮眼
2019年,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商扶贫等工作深入推进,中国农村电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村网络零售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电商扶贫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电子商务积极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中国农村电商经历了前期市场培育,正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19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6.1%,较上年略有提升;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国网络零售2.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3320.9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8.0%,同比增长21.2%。
2020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7668.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6999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684.8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速高8.3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
分地区看,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6.6%、12.0%、9.4%和2.0%,同比增长分别为19.8%、17.1%、17.6%和10.2%。
分省份看,2019年,我国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和山东农村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五,合计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比重为73.6%,零售额前十位省份合计占比为87.2%(见图3-6)。从增速来看,福建、西藏、甘肃、江西、重庆零售额同比增速位列前五,增速均在20%以上。
6、下沉市场崛起 推动农村电商市场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下沉市场”成为电商增量来源。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地理范围大且分散,传统方式的流通服务成本相对较高,是电商平台发挥作用的重要区域。
伴随着下沉市场成为网络消费重要增量市场,根据MobTech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下沉市场网购用户保持快速增长,为网络消费提供了用户基础。2019年“下沉市场”电子商务活跃用户规模接近4亿人,占移动电子商务活跃总数的57.4%,日均使用时长突破1小时。
电商平台通过下沉市场进行有效获客和渗透的同时,持续深耕新零售和本地生活等,不断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麦肯锡《2019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趋势报告》显示,小镇青年电商购买力超过一线城市,他们正在以品质消费追求生活调性的平权。相比于大城市消费者,中小城市的消费者的价位敏感度更低。下沉市场消费者关注的并不只是折扣商品,价位较高的奢侈品、较难买到的特供和限量产品反而更受青睐。
据麦肯锡机构预测,未来中国中产及富裕家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预计2022年到81%。其中,三四线城市群体,将增长最快。到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将从2016年的29.6万亿元增长到65.3万亿元,超66%的增长来自于下沉市场。
随着中央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低线城市及农村居民拥有了日益强大的消费能力,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预期的新亮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销售增势强劲,成为近几年农村消费的突出亮点,未来十年内,农村电商市场有望反超城市。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1-11-26 广告
农村电商面临三个“基础缺失”
近几年,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途径,农村电商普遍被看好。数据显示,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在京东、阿里等电商企业参与下,同时期全国建成了40多万个乡村电商服务点,快递乡村覆盖率达到80%,带动农村就业超2000万人。从起步建设至今,农村电商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副总经理郑威告诉记者,农村电商面临着三个基础的缺失,“农村电商其实就是一个基础电商,既然是基础电商,它就面临着很多基础的问题,常说的三个基础缺失是:基础意识、基础设施和基础人才缺失。”
物流成本成农村电商“痛点”
谈到基础意识,郑威说,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已经意识到要发展农村电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能做什么”。
有了政府的积极配合,农村电商所需的基础设施也需要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建起来。业内人士认为,物流成本是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方面的最大痛点。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对此深有体会:农村的物流成本非常高昂,农产品60%的成本付给了物流和渠道方,净利润可能只有10%。
面对农村物流上的困难,企业也在想办法。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副总经理郑威说,为了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农村淘宝跟中小物流企业合作,每单给予补贴,让老百姓不用额外产生物流费用。刚开始落地的时候物流成本是一件5块7,如今,物流成本压缩到了两块到三块之间。”
需培养更多农村电商人才
人才方面,此前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数百万人返乡创业就业,其中近半数人使用了电商为主的互联网手段。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华茜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她加入了农村淘宝,成为了一名农村淘宝合伙人。她说,刚开始的时候找不到能干电商的人。后来,她陆续开办了电商服务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妇女创业孵化中心,通过免费给返乡青年分享电商创业感想、教授创业创新经验,目前大概带动3000人从事农村电商。(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