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饱,刚刚好」,告诉你怎么吃才叫七分饱
民间一直有一种「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而现代科学也证明吃七分饱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并长期坚持七分饱,不有助于控制体重,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明朝太医就在研究「七分饱」
我们常把「七分饱」挂在嘴边,其实一般人并不了解「七分饱」的状况。明朝的太医刘纯提出了「七分饱」的实证。刘太医是明成祖的亲戚,活到120岁,在世期间,曾经进行一项中国历史上最残酷、最不人道,历经66年的集体人体试验,提出长达20册「三分治,七分养」的报告。「七分饱」是七分养其中的一个观念,是指不要吃得太多。
七分饱到底是什么感觉
根营养师的说法,所谓的「七分饱」,形容的感觉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饱足感区分等级 看看你是哪一级
而专家也从「五分饱」到「十分饱」等不同层次的「饱足感」做出分类,提供大家比较,看看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属于哪一种。
一、 五分饱 (低于五分饱,都不像是饱)
就是已经不觉得饿,感觉胃里比较平和了,但是对食物还有比较高热情。如果这时候撤走食物会有没吃饱的感觉,还没到下一餐的时间就已经饿得受不了。
二、六分饱 (想要减重就要做到六分饱)
就是撤走食物之后,虽然不觉得饿,但也会觉得不满足。在下一餐之前会饿得比较明显。
三 、 八分饱
就是感觉已经饱了,但是如果要再吃几口也不难受。
四 、 九分饱
就是还能勉强吃进去几口,但是每吃一口都是负担,会觉得胃里已经胀满了食物。
五 、 十分饱
就是一口都吃不进去了,再吃一口都会痛苦,想吐。
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吃七分饱是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方法之一,这些慢性疾病的产生,都和吃太饱脱离不了关系;而对年轻人而言,七、八分饱的饮食习惯,才是保持合理体重的最好方法,不用等到体重大幅上升,发现肥胖所带来的健康困扰之后,才开始想做减重计画。
吃饭吃到七分饱的四个绝招
面对满桌美食,一般人难免都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与食欲,所以如果想要养成只吃「七分饱」的习惯,专家特别传授你四招:
一、吃饭前先喝一碗汤 :
吃饭前先喝碗汤,可以让胃里提前感受到「满」,饱胀的感觉让你不容易吃过量。
二、吃菜顺序先素后荤 :
在菜肴有荤有素的情况下,选择先吃蔬菜,主食尽量选择一些粗粮,因为这些食物热量低且饱腹感很强,吃下去就会产生饱足感,又不会增加太多热量。
三、用餐时细嚼慢咽 :
在我们的大脑和胃之间,大脑作出「吃饱了」的反应,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
所以要细嚼慢咽、细细品味食物的味道,让大脑有时间充分感受胃部的变化。
四、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 :
少吃多餐就是限制食量,限食减慢了新陈代谢的速度而使心、脑、肺、肝、肾等主要脏器保持较为年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