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港区历史文化情况
【区情概况】 泉港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原系惠北地区。
1996年成立肖厝经济开发区,2000年12月28日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挂牌成立。
全区陆域面积3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5平方公里。
人口36.48万人,辖6个镇、1个街道、1个盐场,有96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
设区以来,泉港区充分发挥港口和石化优势,抓住炼化一体化项目启动的有利契机,着力实施“以港立区、石化强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四大战略,不断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最富活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新城。
【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2007年,泉港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12亿元,比建区前的2000年增长168.5%,年均增长1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8807元,增长238.6%。
2000年和2007年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12.8:67.0:20.1和7.6:66.1:26.2,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金融信贷支持有力。
几年来,财政收入随着石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快速增加。
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15亿元,比2000年的1.92亿元增加13.08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5.22亿元,比2000年的1.56亿元增加3.66亿元,增长达242.8%,年均增长19.3%。
其中:石化行业共缴税费2.92亿元,占地方级财政收入56%,比2000年增加2.17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3.9个百分点。
随着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全区财政支出达到了4.9亿元,增长226.7%,特别是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力度不断加大,七年累计投放资金9.65亿元,为推动全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中部沿海的湄洲湾南岸,东经118度25分,北纬24度50分,与惠安、仙游、莆田接壤,并与台湾隔海相望,北距上海港510海里,南望黄埔港540海里,东至基隆港174海里,是东南海上航线的辐射中心。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泉港区前身为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
肖厝管委会经福建省人民 *** 批准,于1996年4月21日正式宣告成立,同年7月11日正式挂牌对外办公,是泉州市人民 *** 的派出机构,为正县级行政单位,统一管理协调肖厝区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事务,并行使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辖山腰、后龙、南埔、涂岭、埭港、峰尾6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也是一座新兴的石化港口城市。
【面积与人口】辖区陆地面积3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5万人,动力13万人,居民除汉族外,还有 *** 、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自然环境】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28度,冬季平均气温摄氏11.4度,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相对温度77%,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南风为主,每年平均风速为7.15米/秒。
【人文环境】现有小学96所,中学22所;在校学生8万多人,教师4000多人;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全区有文化娱乐场所13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8个,医院6家。
文学创作、摄影、灯谜、琴棋书画、戏剧弹唱等不是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主要特点及优势地理位置特殊,开发前景广阔,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
开发区地处闽东南繁荣区域的中间地带,距台湾基隆港174海里,距高雄194海里,324国道、福厦高速公路贯穿全区,漳泉肖铁路直达港区,交通条件十分便捷,既是闽东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东南海上航道的辐射中心。
此地北上福州可达浙沪、南下厦门可出粤赣,乘火车经鹰厦线可通全国各地,海上船运可直达沿海各港口、台湾及亚太地区。
二是大港口优势。
开发区海岸线总长5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长11公里,可建万吨级至30万吨级泊位,码头线长。
5公里,相当于我国现有万吨级泊位岸线总长的1/5;良好的建港条件,被誉为"中国少有、世界不多"。
目前,已建有万吨级杂货码头,10万吨级原油码头,5千吨、3千吨和2千吨级成品油码头各1座。
肖厝口岸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口岸之一。
国家交通部规划将湄洲湾南岸建成全国四大国际中转港之一,目前南岸肖厝港区正在抓紧筹建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5万吨级煤码头、5万吨级粮食中转码头、10万吨级粮食码头、25万吨级油码头,这些项目一旦建成,肖厝不仅将拥有福建省最集中的深水泊位,而且将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港口。
三是大工业优势。
1992年,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飞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肖厝开发区内建成投产,成为建设肖厝石油化工基地的龙头企业。
至1997年4月,年加工能力已扩大到400万吨。
96年,国务院已批准新建一座年加工能力为800万吨的炼油厂。
至2000年飞机炼化公司将扩建年加工能力1200万吨,并将建设60万吨乙烯工程、30万吨聚丙烯、45万吨聚乙烯、30万吨氯乙烯、20万吨烧碱等一批石化中下游项目和4万吨环氧丙烷、4万吨聚醚等化工项目,肖厝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
96年,国务院又批准在肖厝兴建总装机180-19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这些项目的投资总额合起来将超过1000亿,是建国以来飞机最大规模的工业投资计划。
泉港,一个被誉为“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海港城市,是中国规划建设中的大型石化港口城市,是国家规划建设的湄洲湾石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石化工业龙头区域。
它以港口物流为依托,以石化产业为支撑,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八方客商纷至沓来。
随着总投资额达500亿元项目的建成投产,泉港的城市规划建设,又加快了步伐,它就是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这个500亿元的项目,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炼油、乙烯生产和成品油销售全面一体化的合资项目;2008年在泉港建成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预计可达212.81亿元,年利润25.12亿元。
根据国内在建同类项目情况分析,“一体化”这艘石化航母至少可产生1∶5的带动效应,即可带动1700亿元以上的产值,不仅将使海峡西岸形成千亿石化产业集群,而且将带动新型材料、轻工、纺织、电子、汽车、食品、配套产业、第三产业等关联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由此必然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流、物流、商贸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等。
仅目前,泉港就已经吸引了中石化、埃克森美孚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杜邦等30多家跨国集团以及150多家港台企业前来角力竞夺,可以看到泉港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
四是基础设施优势。
开发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码头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齐全。
疏港公路、连接国道324线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区内已有等级股总长近90公里。
已投入使用的有日供水9千吨、4万吨的两座水厂,总投资3.7亿元、日供水26-52万吨的湄洲湾南岸引水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97年将全线贯通供水。
开发区内有塘头万伏、仙境11万伏、炼化公司11万伏等变电站,电力供应充足。
通讯工程与泉州程控联网,建有4个程控模块局、2个电讯基站;已开通2.9万门程控电话,实现无线寻呼和移动通讯,可满足对外联络的需要。
五是政策服务的优势。
96年4月,开发区党工委经省、市批准宣告成立,作为泉州市委、市 *** 的派出机构,行使县一级党委、 *** 的职能,统一管理辖区经济、政治和各项社会事物,并享受省辖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享受泉州市赋予的10条优惠政策,可以在地价、项目报批、管理上为投资者提供更优惠、更灵活的服务,开发区管委会实行"小 *** 、大社会"体制,精简机构,高效运作,灵活方便,实行一条龙服务,以优质吸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