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 我来答
育儿黄大夫
2023-01-22 · TA获得超过33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9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76.2万
展开全部
【 #教育# 导语】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操作,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儿童脑中的智力活动。以下内容是 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从培养学生动手的兴趣开始

  兴趣是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没有情感和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是贯彻“情境---体验”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操作*。学生们对探究学习内容的操作产生极大的兴趣后,会迅速地进入操作状态。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指导学法,赋予动手参与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进行创造。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气氛,尽可能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小实验或小制作中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让学生探索研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生在操作中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猜想、推导、验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主动参与。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注意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可提高学生手、脑、眼、口结合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

  总之,手脑并用,让学生动手,应该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重要措施,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复杂的,它需要长期发展。有些人总希望能总结出一些很具体的内容,以为只要教了这些具体内容,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提高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能力“知识化”了,把动手能力的培养简化成知识的“背诵”。这样做,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当然是有限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